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第二单元第7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第二单元第7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自学文章。
2.读文探究——难句质疑——链接生活。
读、悟、品、联相结合。
3.培养关爱动物的感情,明白生命是平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为保护丹顶鹤而献身的故事。
故事告诉我们应爱护野生动物,应与它们同在一个蓝天下,和谐相处、共创美好家园。
二、自读文章,积累探究
1.读准字音。
缄(jiān)默雾霭(ǎi) 窥(kuī)探
滑翔(xiáng)顾忌(jì) 狩(shòu)猎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3.读出情感。
抒情性: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
他为大雁归来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声由衷喜爱,为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感情。
三、自选难句,品味含义
1.如何理解“它的来临,伴随着一位切断了其后路的先知的坚定的信”。
明确:“坚定的信念”就是经过迁徙、到达目的地之日,准是春回大地了。
“先知”指大雁。
它对季节的判断是如此准确。
“切断了后路”指大雁一旦迁徙,是有进无退的。
2.“向我们农场宣告不同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
明确: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
因此大雁在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
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侧重抒情的散文。
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
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
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
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鸣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尊重它们,平等相处,这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四、迁移联想,看图说话
要求: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这幅画面。
示例:
一只仙鹤带着一个孩子在蔚蓝的天空中尽情遨游,仙鹤亲切温和、小心翼翼,孩子神态自如、安静惬意。
这是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读读写写”栏目下的生字词一遍,并记忆。
2.阅读《沙乡年鉴》,摘抄语段并写读书笔记
3.自然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大雁归来就是他谱写的一曲“野性的诗歌”。
现在请同学们也用你的笔,来抒写一首和谐自然的赞歌吧。
【提示:从文中选取你最欣赏的词语、句子,发挥想象,适当添改,组成一曲和谐自然的诗意赞歌(展示老师示范作品)。
】
自然之歌
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 /大雁,从远方归来 /抖落香蒲身上的冬
天 /前方,是春的光彩
沙锥鸟舞动翅膀 / 白头翁花处处盛开 / 春天的乐章已经奏响
六、板书设计
知识性
大雁归来抒情性保护动物,珍爱动物
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