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大众传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疑与否定的态度:
垄断资本和特权人物的舆论工具;心理战和宣传战的新型武器;煽动 民族仇恨和法西斯动员的可怕武器;煽情、浅薄、低俗导致人类 理性的衰退和道德的退化
我们的观点:
拒绝简单和片面的结论
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关系
在具体历史和社会条件中的大众传播
返回
17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五)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拟态环境与人的信息行为
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麻醉作用 课题:日益开放的信息社会与相对封闭的视 听环境
15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四)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课题:媒介对人的长期潜在力量-媒 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本书观点:认为大众传播以19世纪30年代 大众报纸的出现为标志.
6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大众报刊 电报、电影、广播 电视 网络 思考:
各媒介的优势与劣势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7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一)
大众传播的功能理论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赖特的“四功能说”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环境监测功能(雷达功能) 社会协调(联系)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社会遗产传递功能) 娱乐功能
13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影响(二)
大众传播的功能失调现象 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 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 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 娱乐的功能失调 思考:功能失调可能引发的社会不良后果
14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影响(三)
8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
环境监视功能 社会协调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9
赖特的“四功能说”
《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
环境监视
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信息
解释与规定 社会化功能----“教育功能” 提供娱乐
10
观点:电视是一个娱乐主导性的媒介
每天告诉我们什么 每天告诉我们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每天输入给我们什么样的观点态度
16
每天教给了我们什么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性质的不同观点
乐观主义的肯定态度:
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反映社会意见的“测风标”, 报刊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而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在 民主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报刊造就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 的‘公众’而非‘乌合之众’,从而使公众意见具有政治上的正 当性和合理性。
思考:拟态环境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
返回
20
日本学者(1968年)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 化。
1、大众传媒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现实有很大差 距。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消息来认知和作用于 环境,使得现实越来越具有拟态环境的特点。
例证:大众媒介与社会流行产生 最初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未必是主流信息,
大众传播
1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概念与特点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大众传播的功能理论 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拟态环境与人的信息行为 对大众传播影响的几点总结
对三类传播类型的比较与总结 2
一、大众传播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 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 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返回
19
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 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对拟态环境的理解:
构成要素:信息符号 传达内容:消息(知识)+观念(价值) 形成规模: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
拟态环境与社会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李普曼《舆论学》
人类社会的三种环境学说
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 组织,或在复杂的机 构中运作,因而可能 需要巨大开支。
媒介由“稀有资源” 转为“丰富资源”
从大众化的广播转向 对群体或个人需求量 身订做的“窄播”
从单向传输变为互动
5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施拉姆的观点:认为大众传媒诞生于15世纪 40年代----50年代.其标志是德国工匠古登 堡发明印刷机和金属活字技术,成功地印刷 出第一批油印<圣经>
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者是专业化媒介组织。 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 公开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信息兼具商品和文化属性 单向性 制度化
3
解析:“大众”的概念
指一切通过媒介间接联系起来的个人与群体所构成 的未组织起来的社会集团
“大众”与“公众”和“群体”
“大众”与“网民”
“网民”: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一个小时以上的公 民
两者区别
单向与双向、集合与分众化、现实与虚拟
思考:大众传播的“窄众化”现象与传统“大众”
的概念
返回
4
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特点
以往对大众传播的理解 新媒介环境的特点:
直接面对相对广大的、 以前截然分开的印刷
异质的匿名受众
和广播技术出现融合
消息公开传播,通常 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 众为目的,其特征是 稍纵即逝
人与环境在社会中的互动 大众传播的“隐功能”-拟态环境
资料:日本的信息行为研究 课题:网络虚拟空间与人的数字化生存
18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 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
信息声势 信息特性
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直达性
但是经过传播以后,会造成普遍的流行。(广 告、新闻)
21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与影响(六)
对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几点总结: 大众传播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媒介现实的塑造来
实现的 这种媒介现实来源于客观现实,却不完全等同
于客观现实 媒介现实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的
22
观点:当今媒体环境中大众传播社 会功能的变化
25
课堂讨论:
总结视频中所出现的传播类型 任选其中一种类型用所学知识进行传播特点
分析
26
媒体特性 对人们业余时间的占据 思考:
娱乐引导是电视的必然属性? 电视的教化功能的缺失 电视媒体如何在特性引导和社会职责中生存?
11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传播学概论》,(1982)
政治功能 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 递
经济功能 一般社会功能
12
关于大众传播的四种主要社会功能
正面功能
告知作用 控制与引导作用 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化 创造社会媒介环境,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负面功能
23
对三类传播类型的比较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手段(媒介) 人自身(谈话、人自身+机械化、机械化、电
表情、动作等)电子化媒介 子化媒介
规模
少数人
特定、较多数人 不特定、多
空间


数人
周期
不规则
较规则
规则
角色
随时交替 有所规定
固定
反馈
灵活
有点困难
十分困难
信息(表达) 不规范
较规范
规范
24
本节复习题:
名词解释:大众传播 拟态环境 简答: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 论述
1、试述大众传播的四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含义及影响 2、试述功能失调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3、试述关于传播功能的不同代表性观点之间的侧重点 4、试论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应用 运用实例分析大众传播的功能与功能失调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