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通信经济学-ppt大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能量为主要基础的经济向以信息和知识 为主要基础的经济转化的过程 ● 社会生活信息化
③ 如何实现信息化 ●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特别要重视信息产业
中软件业、电信运营业、信息咨询和信息服 务业的发展
第三节 通信经济的职能
一、通信的军事职能和社会职能 1.通信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实现国家 管理职能不可缺少的技术装备 2.通信是传播、普及推广社会文化以及科 学技术的桥梁 3.通信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劳动力素质 的必要条件
● 通信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对象范围是整个通信部 门,是狭义的通信业,但不是某一具体的通信 专业和通信企业
● 必须将通信业放在国民经济大系统的总体运动 中去加以研究
② 研究任务 ③ 教学目的
二、通信经济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通信经济学是部门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是宏观范围的基础理论经
● 信息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如何以比较经济的成本获取信 息,以及市场信息如何帮助经济决策主体消除经济运行中 的不确定性,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的这样一门新兴学科
● 两者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信息经济学站在信息应用者的 角度研究经济主体信息获得的低成本和信息对资源配置和 决策支持的高效率;通信经济学站在信息传递部门的角度, 研究如何以经济高效的手段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
四、通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 模和速度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的信息 化水平
1.信息产业是信息经济的主导性产业 ● 物质型经济:社会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的产品的主导成分是物质产品 ● 信息型经济:社会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的产品的主导成分是信息产品 ● 信息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产业(主导性产业 的含义)
应用作为标志 ② 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果:3A(FA、OA、HA)和3C
(Computer 、Control 、Communication);为信息 社会通信提供物质技术基础 ③ 信息技术革命给信息社会通信带来的深刻影响 ● 带来通信技术的创新 ● 带来通信业务的创新 ● 带来通信制度的创新:市场结构从垄断转向竞争;“三
2.邮驿通信(BC221—AC1844) 有组织的通信 3.现代邮电通信(AC1844——1940)
蒸气机的发明运用
电的发明运用
提高了邮政生产力水平 促进了邮政组织管理方式的进步 从事通信的部门逐渐走向独立 电 报 电话 无线电
邮驿通信 现代邮政通信 电信通信
4.信息社会通信(1940—) ① 以信息技术革命作推动,以电子计算机在通信领域的广泛
2、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通信经济理论
① 强调宏观理论对通信经济的指导 ② 强调以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协作的
经济理论为出发点和归宿 ③ 强调商品经济规律的作用 ④ 阐明通信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和实

3、通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教学目的 ① 研究对象:通信部门的经济运行规律,即通信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趋势。
2.邮电通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
① 信息产业包括的具体行业和部门: 九大重要分支
﹡信息源——信息的创造(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言论、 写作和文艺节目制作)、信息产品的生产和复制、信息处 理(计算、系统化)。
﹡信息服务——建立各类数据库,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信息。 ﹡咨询业——根据客户要求代客户手机信息处理信息并得出
☆ 关于授课计划安排 总课时:40 上课周次:1—8周 周课时:5
☆ 关于答疑、考试和成绩评定
答疑:周一上午10:00—10:40,圆楼409 考试: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30%,末考70%
第一章 通信业的地位和职能 第一节 通信的产生和发展 一、什么是邮电通信
1.构成条件 ① 要有发信人和收信人 ② 传递的是信息 ③ 信息传递要符合一定的时限要求 ④ 信息传递过程由邮电通信部门直接或间接
济学,是一切部门经济研究的理论基 础
2、和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 两者都是应用经济学,其研究都要以政治 经济学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基础
● 产业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各种产业发展运 行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
● 通信经济学是部门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 在通信部门的具体延伸
●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 通信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在通信部门的具 体化,其研究必须以产业经济学为理论指 导
﹡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处理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
﹡软件研制与系统集成业。
② 通信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 ● 前向关联:指某一产业的产品被其他产业利用而形成的
产业关联(该产业作为上游产业为下游产业提供生产资 料或中间产品) ● 后向关联:指某一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其他产 业的产品所引起的产业关联(该产业作为下游产业为向 它提供生产资料或中间产品的上游产业创造需求)
结论提出建议和方案(政治、经济、法律、其他)。
﹡信息中介——信托业、经纪人产业及各种代理人产业。 ﹡互联网内容提供。 ﹡信息传递——通信,一般为点对点(有时为一点对多点)、
交互反馈方式。
﹡信息传播——宣传、教育、文艺、出版发行、广播电视、 报刊杂志、广告等。信息传播一般为一点对多点或点对面 的形式(多数为单向无反馈)。
二、通信的经济职能 1.通信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① 直接经济效益,即企业经济效益,它是从生产
者、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全网; 企业) ● 指标:产值、利润、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 资金利润率、人均盈利、销售收入等
② 间接经济效益,即社会经济效益,它是从全社会 的用户,从消费者,从整个国民经济及其他经济 部门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
㈡ 影响通信发展的供给因素 • 人力资源、资金、科学技术
第二节 通信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一、通信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农业社会:气候和土壤 工业社会:矿产资源 工业社会后期 :交通条件 信息社会:信息和通信
二、通信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 ● 基础设施:社会上所有的为商品生产和人民生活
1994
2019
邮电业务 总量增长
31.4
42.3
59.0
50.2
42.2
GNP增长
7.0
12.8
13.2
11.8
10.8
几组相关指标:
●工业增长倍数和电话增长倍数
● 邮电业务总量与GNP及工业总产值 ●人均GNP与话机普及率(每百人所拥有的电话机部数)
㏒10QT = —3.353 + 1.3031㏒10X QT = 10-3.353·X1.3031 令:A = 10-3.353 B = 1.3031 则:QT =A·XB (B﹥1)
5、和通信企业管理学及各通信专业 课程的关系
●宏观与微观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专业基础课
6、和通信技术类学科的关系
三、通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意义 1.研究方法 ① 系统分析方法 ② 实证分析方法 ③ 动态分析方法 ④ 定性分析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 ⑤ 比较分析方法
2.研究、学习通信经济学的意义
① 为国家管理通信经济提供理论基础 ② 为通信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思想 ③ 为通信经济类、管理类学科提供理论
基础
☆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通信业的地位和职能 第二章 通信业的产业属性与经济特征 第三章 通信市场 第四章 通信企业 第五章 通信产品与通信质量
第六章 通信产品成本与价格 第七章 通信收入的形成与分配 第八章 通信业投资 第九章 通信管理体制
在社会分工系列中的地位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国家统治的附属物
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产业
部门
三、影响通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㈠ 影响通信业发展的需求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 (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3.对外关系 4.经济体制 5.人口城市化程度、人口集中程度和人口流动性 6.人均受教育程度 7.收入分配结构(差距适度;过大;过于平均) 8.其他因素
GNP 130 260 600 70 220
工业 120 360 1420 80 300
建筑业 邮政业 电信业
70
440 560
230
590
900
1020 550 1100
590
180
360
240
630
900
我国邮电业务总量与GNP增长率比较(%) (1991——2019)
年份
1991
1992
1993
● 而产业经济学由西方经济学衍生而来 ● 产业经济学和通信经济学的研究都要借鉴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4、和信息经济学的关系 ● 两门学科的研究都与“信息”范畴有关 ● 信息的定义:信源(信息发出者)向信宿(信息接受者)
所发出的能够消除信宿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东西,是使 信宿对事物的认识由未知到已知转变的必要条件
生产总值(GDP)增加的倍数 该方程揭示了话机普及率的增长对人均GDP的影响
M 1.0 0.8 0.6 0.4 0.2
20 40 60 80 100 TEL
2.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表现
①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信息传输保障 ② 加速商品周转和货币流通的基本工具 ③ 能为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全面的节约 ④ 是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重
网融合”
④ 信息社会的通信是广义的
从邮电通信产生、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
① 通信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水平
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② 随着通信产生、发展阶段的演变,通信对社会发
展影响和作用的侧重点在变:
政治工具 社会生产的一般条件
社会基础设施
伴随着这种演变,从事通信的组织机构和部门,其
③ 生产节奏快慢有别 ④ 生产要素密集的程度不同
邮政:劳动密集型产业 电信: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⑤ 各有优势 电信:速度快;即时交互性 邮政:安全保密;能使收件人更完整、真实、全面地获取信息
联系: ① 相互替代 ② 相互补充和促进
二、通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1.古代通信(BC13—BC11) “烽可遥见,鼓可遥闻”, 原始的光声通信
● 优化经济运行,节约时间、节约费用,缩短空 间,沟通生产和销售,加速资金循环周转,提高 劳动生产效率
● 刺激、诱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 通信的间接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
④ 通信的间接经济效益的量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安德鲁·哈迪教授1983年提出的量化方程:
M = 0.009/TEL0.991 TEL:每百人拥有的电话机部数,即话机普及率 M:每百人增加一部电话即话机密度提高1%使人均国内
美国等国家工业与电话发展比较(1949—1975)
国家
工业增长倍数
电话增长倍数
美国 法国 西德
1.9 2.7 4.8
2.7 5.0 8.3
日本 印度
21.0 3.4
30.4 13.2
美国等国家GNP、工业、建筑业、邮政业及 电信业增长率比较(%)(1950—1975)
国家 美国 西德 日本 英国 法国
提供基本服务的那部分结构或成分,是国民经济 中工农业生产等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 物质条件,是运输通信系统、动力系统、给水、 排水系统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
1.通信是社会生产的一般条件 2.通信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支撑系统
三、通信部门是社会先行发展的经济部门之一 1.应先搞起来,先行发展起来 2.发展速度应高于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速度
组织并促使其完成
2.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① 传递的对象物不同 邮政:实物载体,是有形的 电信:非实物载体,是无形的
② 信息传递方式不同 邮政:借助于运输工具,使对象物完成从发方到收方空间位置的转换 电信:传输手段是线路(有线和无线) 信息传递过程:用户提交原始信息的处理、传输、复制和还原
● 通信业的前向关联产业:信息服务、信息咨询、广播电视、电子商 务、电子政务、数字内容产业等
● 通信业的后向关联产业:建筑施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通信设备制 造、电力供应、软件工程、系统集成等
通信业的产业关联
后向关联
建筑施工 通信设备制造 电力供应 软件工程 系统集成 ……
通信业
前向关联
信息服务 广播电视 数字内容产业 电子商务/政务 社会各种产业 ……
3.包括邮电通信业在内的信息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 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源泉
4.通信业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发 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 信息作为超越传统资源概念的一种新的资源, 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信息服务业高度发达 与完善
② 信息化包括的两大主要内容 ● 国民经济信息化:国民经济由以有形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