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万盈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万盈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4周假
期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

(38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6分)
(1)海市蜃.楼()(2)翌.日()(3)宽宥.()(4)阐.释()
(5)ráo有兴味()(6)惊chà()(7)可望不可jí()(8)jiǒng()然不同
2、默写(13分)
(1)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2)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3)?其真不知马也。

(4)见怪不怪,_________________。

(5)故园渺何处?。

(6)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

(7),寻常百姓家。

(8)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9)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无欲则刚。

(11)苔痕上阶绿,。

(12),对此可以酣高楼。

(13)浊酒一杯家万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4、名著阅读。

(6分)
读精彩片段回答问题
_____在黑影里叫说:"保正快走!我在这里等你多
时。

"晁盖那里听得说,同公孙胜舍命只顾杀出来。

他虚闪一闪,放开路让晁盖走。

晁盖却叫公孙胜引了庄客先走,他独自押着后。

他使步弓手从后门扑入去,叫道:"前面赶捉贼人!"
5、文章空白处的人物名为 _______
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写作手法?突出了上题所说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二、阅读理解(62分)
(一)诗歌鉴赏:回忆《渔家傲》,完成7-9题。

(9分)
7、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限2个字)。

(2分)
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9、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4分)
(二)文言文阅读:回忆《活板》,完成下列各题。

(32分)
7、解释句中加点字词。

(16分)
(1)又为.活板()(2)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火.烧令坚()(4)用讫再火.()
(5)以纸帖.之()(6)每韵为一帖.()
(7)字平如砥.()(8)第二板已具.()
8、翻译下列句子。

(8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3)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4)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石油”的记载,回答问题。

(8分)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①之,用采入缶中。

颇似淳漆,然②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注释:①甃(zhòu),井壁。

文中用作动词,围拦。

②然,同“燃”
9、这段记载说明了石油的哪些作用?(4分)
10、沈括认为石油作为资源有什么优越性?你认同他的看法吗?为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一则说明文,完成相关题目。

(21分)
逐梦(金红柳)
①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伴随人的一生。

梦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梦既虚无飘渺,又真实可见。

②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色彩。

大脑到底是如何形成那些无拘无束的梦呢?迄今为止,众说纷纭。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从生理上看,人的睡眠总是处于有规律的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的交替之中,梦是快波睡眠的一种表现,人在此阶段,供给大脑皮质的血流量增加,耗氧量也增多,这时不仅呼吸加快,心跳和血压也出现波动。

这说明此时人虽处于睡眠状态,但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仍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梦就发生在这“动乱”之际。

从心理上分析,就如古人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的确,梦的内客与白天发生的事情有关系,但梦决不都是日常生活的翻版,而是生活内容经过“改装”后的产物。

比如,梦见从山上掉下来,可能预示着害怕失败或者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

但要记住梦是经过“伪装”的,现实只是梦形成的基础。

③梦,正是囤为它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现实性”和“理想性”,广大文人志士乐于用梦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追求。

李白借用“忽复乘舟梦日边”,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朝乐府《西洲曲》吟出“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感叹“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游子的思乡之苦黯然销魂,也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

甚至毛泽东都感叹“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④梦,它不仅让我们充满希望,更激发我们的斗志与追求。

如今一个响亮的词汇——“中国梦”,正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千百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着我们不停地在寻梦、追梦。

他们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 A ,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B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 C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大平”。

⑤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不懈追求和美好的向往!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世界必将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11、仔细阅读文段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梦形成的原因。

(4分)
12、文段②为了说明梦的形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说说其作用。

(列举出两种即可)(6分)
13、文段③中画横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14、“悲壮与豪迈”“浩然之气”“使命与责任”“一腔情怀”四个短语,是从文段④中抽出来的。

请根据文意,将他们还原到文中的A、B、C、D处。

(8分)
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