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8期2020年4月No.08April,2020
1 PBL应用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工程在农业、教育、医学等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软件工程学科涉及软件开发的技术、方法、工具、项目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其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认识软件在大型系统中的设计和应用;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所需
要的专业能力[1]。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强调知识的学习,学生机械听讲,并未对知识加以思考,难以学以致用。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同学分析真实的问题来学习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
能力[2]。

这与“软件工程”的培养目标契合,因此文章尝试将PBL 教学模式应用于“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设计中。

2 PBL教学模式的内涵
PBL 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者。

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研究性学习,它把教学内容化作具体问题,通过问题设计、学生分组、各组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教师点评、多样化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反馈等多个关键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3]。

教师不
再单方面传授知识[4]
,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并对学生进行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

PBL 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

3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软件工程”课程的必要性3.1 “软件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而讲授式教学不再适用,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软件工程”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参与实践。

第二,在讲授式教学中,学生机械听讲、应付作业,没有
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PBL 教学模式下教学的特点和优势3.2.1 PBL 教学模式的特点
(1)重视能力的培养。

PBL 教学模式将学习任务与问题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

PBL 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由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和评价者。

(3)系统性。

在PBL 教学模式中,学习者需要自主搜集资料、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建构起相互联系的课堂知识。

(4)情感性。

不同的教学活动能够形成不同的教学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活动较为压抑,不利于学生的表达,而PBL 教学模式强调师生平等交流,课堂氛围活跃。

3.2.2 PBL 教学模式的优势
PBL 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充分表达观点的同时也易获得来自同伴和老师的反馈。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PBL 教学模式中,首先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个人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等,进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在PBL 教学模式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目标,促进了集体意识的形成。

3.2.3 PBL 教学模式应用于“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必要性
通过对“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并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而PBL 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等。

所以将PBL 教学模式应用于“软件工程”教学很有必要。

4 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软件工程”的途径和方法
基于PBL 教学模式“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理念,结合其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出“软件工程”课程的PBL 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作者简介:赵静静(1992— ),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摘 要:由于学科特性与教学要求,“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对实践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极高。

PBL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自主式教
学的新型模式,在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文章基于PBL 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结合“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趋势及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主要困境,系统分析了PBL 教学模式应用于“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途径,以期为促进“软件工程”的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提高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软件工程”;教学应用PBL教学模式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赵静静,袁 博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无线互联科技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第08期2020年4月
No.08 April,
2020
图1 PBL教学模式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流程
在进行PBL教学之前,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
则进行分组。

分组过程中需要注意:(1)每组成员为4~6人
以保持良好的组间协同性。

(2)尽量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分
组,便于组内交流[5]。

(3)尽量综合考虑学生差异。

分组后,
开始进行教学设计。

第一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创设的情景
应与当前知识接近,把学生引到具体的问题上,真实的问题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软件工程”课
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销售系统”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了
解软件定义的相关知识,掌握软件定义的工作流程。

教师在
这一环节组织学生提出和梳理问题,询问学生是否有不熟悉
的概念定义。

学生则找出感兴趣的问题,提出问题和发表对
问题的理解与看法。

第二步,各小组确定问题并定义。

教师询问每个小组成
员对问题的界定,并给出指导意见;学生要界定问题,并且听
取其他小组和老师的意见。

例如,在“教材销售系统”情境
中,可以引导学生以图表的形式表征“人工教材销售的系统
流程图”和“计算机教材销售的系统的流程图”。

这一步主
要是让学生了解问题和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升学习兴趣和独
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小组讨论。

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解决问题所需
的知识。

例如“教材销售系统”这个情境中,需要学生画出相
关流程图,教师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发言,并把小组讨论分析
的内容带到下一个环节。

学生需要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言。

第四步,深入分析,提出假设。

教师需要确保每个小组
提出的问题都经过了严谨的分析,再通过提问和讨论与交流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学生需要积极配合。

第五步,确定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材销售系统”这个情
境中,学生要对销售系统的流程进行细化和完善,就要学习
如何细化流程图,这就确定了学习目标。

教师需要了解各小
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答疑,检查学习目标中是否包括了所有
成员的意见,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同意本小组的学习目标。

学生需要积极讨论以确定学习目标。

第六步,学生自学。

小组成员为解决问题通过各种途径
进行学习、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在达成目标的同时锻炼查阅
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七步,展示最终作品、提交学习报告,包括对问题的
解答和针对该问题的文献综述。

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学生
则进行自评和互评。

5 结语
在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软件工程”课程
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亟待新的变革。


章根据“软件工程”特点及教学要求,将PBL教学模式应用
于教学中,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从多个角度展开学
习,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探究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及综合能力发展。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l in the teaching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Zhao Jingjing, Yuan Bo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and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the teaching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courses has extreme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practicality and system. As a new model of self-help teach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teaching reform trend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the main dilemmas in teaching practic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the teaching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Key words:problem-based learn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参考文献]
[1]刘强,陈越,骆斌,等.“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1(2):41-44.
[2]陈丽虹,周莉,吴清泉,等.PBL教学模式效果评价及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1):70-73.
[3]宋先海.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地震勘探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24):230-232.
[4]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5):55-58.
[5]王素芬.基于“项目导向”的“软件工程”教学与实践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72-375.
无线互联科技·数字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