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旅游区规划》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旅游区规划》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风景旅游区规划》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模块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风景旅游区建设事业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自然与人文风景资源有较高层次的认识;初步掌握风景名胜资源的调查、分类及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与保护策略;基本掌握风景旅游区总体布局的原则与方法,以及风景旅游区规划编制程序与规划成果表达方式。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以讲授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原理和方法要紧密结合国内外旅游景区规划实践进行讲解。
2.在理论讲授中,应充分利用实例精讲基本内容,应阐明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突出经典规划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3.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充分利用实验课程强化学生对风景旅游区规划基本方法的应用能力。
4.在应用本大纲进行教学时,应保证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而对体系安排、课时分配、章节划分及教学方式等则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实验教学;以教师引导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
考查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风景旅游区调查与评价
1、旅游区的概念与类型;
2、风景区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3、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
4、国外风景旅游区规划与主要思想;
5、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内容、方法;
6、环境调查与分析评价;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7、调查报告编写。
说明与要求:
1、熟悉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基础理论;
2、掌握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基本内容;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和内容;掌握风景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第二章风景旅游区规划技术分析与景点设计
1、风景旅游区范围确定;风景旅游区区位分析与定位;
2、风景旅游区环境容量分析;
3、客源市场调查与分析;风景旅游区游人量预测;
4、风景旅游区性质与规划目标;
5、分区、结构和总体布局;
6、风景旅游区景点设计。
说明与要求:
1、熟悉分区、结构和总体布局;熟悉风景旅游区景点设计;
2、掌握景区划分与功能分区。
第三章风景旅游区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规划
1、服务设施类型与分级;
2、服务设施地选择与控制;
3、服务设施布局;
4、标识系统规划;
5、游览线路组织;
6、风景旅游区交通规划;
7、风景旅游区给排水规划、供电规划、通讯与广电规划。
说明与要求:
1、了解服务设施地选择与控制;了解服务设施布局;了解风景旅游区给排水规划;了解风景旅游区供电规划;了解风景旅游区通讯与广电规划;
2、熟悉服务设施类型与分级;熟悉游览线路组织;熟悉风景旅游区交通规划;
3、掌握标识系统规划。
第四章风景旅游区专项规划与效益分析
1、保护培育规划;
2、环境保育规划
3、典型景观规划
4、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5、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6、风景旅游区发展规划;
7、风景旅游区建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评价。
说明与要求:
1、了解保护培育规划;了解环境保育规划;了解土地利用协调规划;了解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了解风景旅游区建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评价;
2、熟悉典型景观规划;
3、掌握风景旅游区发展规划。
第五章风景旅游区分类规划
1、风景名胜区规划;
2、森林公园规划;
3、自然保护区规划;
4、主题公园规划;
5、旅游度假区规划;
6、民俗旅游区规划。
说明与要求:
1、熟悉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主题公园规划;
2、掌握旅游度假区规划、民俗旅游区规划。
三、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陈永贵、张景群.风景旅游区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
2. 丁文槐.风景科学导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
3.风景名胜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年.
4. 张国强,贾建中.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制定人:审核人:
制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