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杨氏之子应对的巧妙,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第三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三单元导读,快速阅读,然后,告诉老师,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2.生读后,反馈。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杨氏之子》,一起体会其巧妙的语言。

师板题,生齐读。

4、解题及作者简介。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把握停顿和节奏。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3.师生共同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4.听课文录音,标划节奏。

5.指名按节奏读文。

三、研习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每组可任选一句话,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你是如何知道的。

2.小组交流讨论。

3.反馈。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梁国:汉朝的诸侯国,在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甚:很。

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拜见。

其:他的。

乃:就,于是。

(3)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放;摆设。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示:给……看曰:说。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没有闻:听说。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家/禽:×××家的家禽。

4.通过学习,我们学习古文的方法有哪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们高兴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看一看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之处。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此是君家果
《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1)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2)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
(1)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

(2)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

(3)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4)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5)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三、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