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cycle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九个周期:1991—1999年。
• 1991年,经济回升。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 “又快又好”。
• 第十个周期:2000—2009年。
• 从2000年起,进入第十个周期,到2007年,经济增长率 连续8年处于8%以上至14%的上升通道内。2008年,经济 增长率回落到9.6%。2009年,回落至9.2%,完成第十个 周期。 • 2 0 1 0年 ,G D P增 长 率 回 升 到10.3%,高于2009年, 从而进入新一轮即第十一轮经济周期
• 第六个周期:1977—1981年。
• 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全国上下 “大干快上”的热情很高。1978年G D P增长率上升到 11%以上,有些“过热”。
• 第七个周期:1982—1986年。
• 1984年,在农村改革、城市改革推动下,G D P增长率上 升到15%左右。为治理“过热”,1986年经济增长率又回 调。这是第七个周期。 • 第八个周期:1987—1990年。 • 1987年、1988年,经济增长率又上到11%以上。同时,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上升到18.8%。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物价上涨的第2个高峰。随后,治理整顿,G D P增长率 回调到1989年的4 .1%和1990年的3%左右。
Business cycle
经济周期的定义
•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 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 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 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 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1.两阶段法 • 2.四阶段法
• 第二个周期:1958—1962年。
• 第二个周期,是一个典型的“大起大落”,形成一个深深 的“大峡谷”。
• 第三个周期:1963—1968年。 • 调整之后,1964年经济增长又出现18%左 右的高峰。1967年、1968年又陷入低谷, 出现负增长。形成第三个周期。
• 第四个周期:1969—1972年。 • 国防建设进入后期高潮。标志性事件如1969年3月中苏边境的珍宝岛 自卫反击战。 • 1970年,经济增长再次冲高到19%左右。1972年又回落下来。形成 第四个周期。 • 第五个周期:1973—1976年。 • 随后,进入“文化大革命”的后期。1973年,经济增速略有回升, 1974年又掉下来(1974年1月,批林批孔),1975年略有回升(1975年 邓小平主持工作),1976年又掉下来,为负增长。1976年初,反击 “右倾翻案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 革命”。这两个小波动组成第五个周期。
30年“高位平稳”发展的中国经 济
• 那么总的看,改革开放30年多来,中国经 济增长与波动呈现出一种“高位平稳型” 的新态势。
•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济周期理论
• 特征: • 第一,强调经济行为人的目的是在现行资源约 束条件下实现个人效用或利益的最大化,从微 观个体的理性行为推导出集体总量的行为方程, 因此这一理论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 第二,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研究对象, 假设经济行为人掌握的信息是对称的,也是完 全的,能够形成“理论预期。
两阶段法
• 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 个阶段。
•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 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 • 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是宏观经济环 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
四阶段法 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 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几十种。
• 第五,假定工作和闲暇时间具有高度替代 性,就业波动反映了人们自愿工作时间的 变化。 • 第六,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的变动对 经济没有实际意义。
案例分析
我国的经济周期
• 第一个周期:1953—1957年。 • 1953年是“一五计划”的第一年。
• 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很大,经济增长速度很高(G D P增长率达 15.6%),立即遇到供给面的三大“瓶颈”制约: • 一、生产资料供给紧张; • 二、工业消费品的供给紧张; • 三、自然灾害严重,粮食供给紧张。 • 由此,经济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1954年、1955年经济增长减速。 1956年经济增长再次加速(G D P增长率达15%),再次受到三大“瓶 颈”制约,1957年又不得不减速。
• 第三,价格可以灵活的调整,能够确保市 场持续出清,因此,均衡是经济的常态, 在经济中通常站统治地位,经济波动是理 性经济行为人面对外来冲击自我调节,从 一个均衡状态到达另一个均衡状态的过程。
• 第四,总产量、就业的波动是由生产技术 较大的随机变化引起的,是经济行为人面 对技术冲击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