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
随着煤矿开采数量的增加、工作面的深入,煤矿顶板事故
也越来越多。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维护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转,煤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
支护质量观测
支护质量观测是维护煤矿安全运转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
对支护的观测,可以识别出支护部位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充或者改进。
观测方法
支护质量的观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接观测法:对支护进行目测观察,查看支架的稳定性,有无损伤、松动、移位等情况。
•测量仪器法:使用支护质量测量设备,对支护进行测量,得出支护的数据信息,再进行分析。
•特殊试验法:使用特殊的试验方法进行支护质量的测试,例如:支架负荷试验、挤压试验等。
观测内容
支护质量观测的内容主要包括:
•支护稳定性:观测支架有无松动、移位等不稳定情况;
•负荷均衡:观测支架在弯曲荷载作用下是否均衡;
•支护密实度:观测支护密实程度,主要依据支架之间的间隙大小查看;
•支护密度:观测支护的密度。
支护质量的观测频次应该视煤矿的开采情况、工作面深度和支架的使用寿命而定。
一般情况下:
•日常观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3个小时;
•特别观察:支架出现异常情况或任务过于繁重,应当及时进行观察,观景时间不应超过1个小时。
顶板动态观测
顶板动态观测主要是为了根据顶板的动态变形情况预判顶板事故的可能性,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煤矿的生产安全。
观测方法
顶板动态观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视察法:在进风井和出风井视察煤巷顶板的裂隙、下陷以及皮带、管道等设施的变形情况。
注重顶板变形的观测和动态监控。
•测量仪器法:使用顶板变形测量仪测量顶板的变形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顶板变形的情况状态。
观测内容
顶板动态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顶板下陷量和区域:观测顶板下陷量,一般应该控制在安全限度内,注意控制顶板下陷的区域位置;
•沉降特征:观测顶板的沉降特征,例如,在顶板下陷区域不断产生新的裂缝。
•变形思路:通过对不断变形的顶煤、顶矸岩体,确定变形和震荡的思路;
顶板动态观测的频次应该视煤矿的开采情况、工作面深度
和顶板的稳定性而定。
一般情况下:
•日常观测:顶板变形测量1~3次/天;
•特别关注:煤层变形严重时,应增加观测频次,密切关注顶板下陷速度和变形运动规律。
顶板事故应急处理
煤矿顶板事故一旦发生,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
员安全。
应急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危险区域:在顶板崩塌发生后,应当立即观察、
分析,确定崩塌范围和危险区域;
2.采取应急措施: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和宣传,确认
其他工人已撤退到安全区域;
3.密切观察:对周边地形和地质进行观察,注意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4.应急处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遏制和清理措
施等,保障人员安全。
5.事故调查:及时开展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处
理措施。
结语
煤矿的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对于
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矿应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完善的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观测、分析、处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