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过关选练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过关选
练题含答案
专题: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一、选择题
1、现有室温下的四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同体积的③、④溶液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③>④
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
D.V a L ④溶液与V b L 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V a+V b) L],若混合后溶液的pH=4,则V a∶V b=11∶9
解析:选C C项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顺序是c(NH+4)>c(Cl-)>c(OH-)>c(H+)。
2、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
合:c(Na+)+c(H+)=c(OH-)+c(HC2)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解析】H2S中存在两步可逆电离,c(H+)=1×10-5 mol·L-1>c(HS-),A项错误;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促进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OH-)减小程度小于10倍,即a<b+1,B项错
误;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C2)+2c(C2),C项错误;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pH相等时,其浓度越小,HC对应的弱酸是H2CO3,D 项正确。
【答案】D
3、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解析】A项,图中曲线上的点代表某温度下的水的电离平衡,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发生改变,所以升温不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错误;B项,b点对应的
c(H+)=c(OH-),K w=c(H+)·c(OH-)=1.0×10-14,错误;C项,Fe3+水解显酸性,而图中a
点:c(OH-)<c(H+),正确;D项,c点和d点对应的温度不同,所以稀释溶液不会引起由c向d的变化,错误。
【答案】C
4、已知温度为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
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解析】A项,因酸碱的强弱未知,a=b只能说明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但若为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则溶液不呈中性,错误;B项,因温度未知,则pH=7时溶液不一定为中性,错误;C 项,混合溶液中,c(H+)=mol·L-1,根据c(H+)·c(OH-)=K w可知,溶液中c(H+)=c(OH-)= mol·L-1,溶液呈中性,正确;D项,任何溶液都存在电荷守恒,c(H+)+c(B-)=c(OH-)+c(A-),但不能由此确定溶液的酸碱性,错误。
【答案】C
5、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下表中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装置均正确的是()。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①明确酸式、碱式滴定管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②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液,指示剂应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的酚酞或甲基橙,不能选用石蕊。
【答案】D
6、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常温下,在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B.浓度为0.1 mol·L-1的NaHCO3溶液:c(H2CO3)>c(C)
C.25 ℃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溶液的pH均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在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5.0×10-14
mol·L-1<,A项正确;浓度为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c(H2CO3)>c(C),B项正确;温度不变,AgCl固体的溶度积不变,C项正确;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醋酸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D项错误。
【答案】D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
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Y
B.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Q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D.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联想NH3极易溶于水,可知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说明Z为铝元素,W为硫元素,因为铝在常温下能溶于稀硫酸,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Q只能为氯元素。
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Z(Al)>W(S)>Q(Cl)>X(N)>Y(O),故A项错误;氯气能与氨气反应得到氮气和HCl,属于置换反应,故B项正确;N元素与O元素可以形成N2O、NO、N2O3、NO2、N2O4、N2O5,故C项正确;非金属性Cl>S,故Cl元素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更强,故D项正确。
【答案】A
8、在含有Ag+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NH4Fe(SO4)2作指示剂,用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Ag+。
已知:AgSCN (白色,s)Ag++SCN-,K sp=1.0×10-12;Fe3++SCN-FeSCN2+(红色),K=13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边滴定,边摇动溶液,首先溶液变红色
B.当Ag+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配合物,即滴定终点
C.上述实验可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标准溶液滴定Ag+
D.滴定时,溶液pH变化不会影响终点的观察
答案 B AgSCN的溶度积常数很小,边滴定,边摇动溶液,溶液中首先析出AgSCN白色沉淀,故A错误;Fe3++SCN-FeSCN2+(红色),K=138,正向反应容易进行,故当Ag+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配合物,且半分钟不褪色时即滴定终点,故B正确;硫氰化钾和铁离子形成红色溶液,氯化钾和铁离子不反应,故不能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标准溶液滴定Ag+,故C错误;铁离子易水解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因此,滴定时要控制溶液的PH,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一)为研究HA、HB溶液和MOH溶液的酸碱性的相对强弱,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室温下,pH=2的两种酸溶液HA、HB和pH=12的碱溶液MOH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pH的变化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所给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HA为(填“强”或“弱”,下同)酸,HB为酸。
(2)若c=9,则稀释后的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用酸、碱的化学式表示)。
将稀释后的HA溶液和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溶液中c(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M+)。
(3)若b+c=14,则MOH为(填“强”或“弱”)碱。
将稀释后的HB溶液和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混合溶液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解析】(1)pH=a的强酸,稀释10n倍后,溶液的pH=a+n;pH=a的弱酸,稀释10n倍后,溶液的pH介于a和a+n之间。
据此可确定HA是强酸,HB是弱酸。
(2)pH=9的MOH溶液中,c(H+)水=1×10-9 mol·L-1;pH=5的HA溶液中,c(H+)水=c(OH-)水=1×10-9 mol·L-1;pH=b的HB溶液中,c(H+)水=c(OH-)水<1×10-9 mol·L-1。
将稀释后的HA溶液和M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A-)=c(M+)。
(3)若b+c=14,则b=14-c,在pH=c的MOH溶液中,c(OH-)=10c-14mol·L-1=10-b mol·L-1,即c(OH-)=10-2 mol·L-1的MOH稀释103倍后,c(OH-)≠10-5 mol·L-1,所以MOH是弱碱。
因为同温下,HB和MOH的电离能力相同,所以将稀释后的HB溶液和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答案】(1)强弱
(2)HA=MOH>HB等于
(3)弱等于
(二)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相似,毒性较强。
(Ⅰ)查阅资料:K a(HNO2)=5.1×10-4。
请设计最简单的方法鉴别NaNO2和NaCl两种固
体:。
(Ⅱ)某化学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制备亚硝酸钠,并测定其产品的质量分数。
已知:①2NO+Na2O2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和NO2均能与Mn反应生成N和Mn2+。
(1)以题图中方式使用铜丝的优点是。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是(填序号)。
①浓硫酸②NaOH溶液③水④四氯化碳
(3)该小组取5.00 g制取的样品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①第一次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②酸性KMnO4溶液滴定亚硝酸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为。
③该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Ⅰ)分别取两种固体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为NaNO2
(Ⅱ)(1)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
(3)①bc ②6H++2Mn+5N2Mn2++5N+3H2O ③69%
解析(Ⅰ)NaNO2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NaCl为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
可利用二者溶液的性质不同进行检验。
(Ⅱ)(1)A 装置中铜丝可以抽动,这样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装置A中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装置B中发生反
应:3NO2+H2O2HNO3+NO。
(3)①第一次实验数据中“消耗KMnO4溶液体积”偏大,b、c操作均能使V(KMnO4溶液)偏大,a 操作对V(KMnO4溶液)无影响。
②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NO2溶液时,N被Mn氧化成
N,Mn被还原成Mn2+,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配平即可。
③据离子方程式:2Mn+5N+6H+2Mn2++5N+3H2O可知,n(NaNO2)=n(KMnO4)=0.1
mol·L-1×0.02 L×=0.005 mol,则样品中含0.005 mol×=0.05 mol NaNO2,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1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