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华东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浦区202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学业质量调研
历史卷子
本卷子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 202X年5月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卷子总分值150分。
2.本考试设卷子和答题纸两局部,卷子包含真题与答题要求;全部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卷子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卷子在真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以下史诗中,描写爱琴海附近海域发生战争的是
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
2.“秦皇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是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初
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3世纪末
3.①屋大维以恺撒养子的身份,继承了恺撒的政治遗产。
②屋大维生前并未公开称帝,而是自称为“第一公民〞或“元首〞。
③他还保存了罗马共和国的机构和官职。
④但他仍旧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如果说有致命的一击,那么一击是在1204年,那时帝国的范围仍旧从亚得里亚海延伸到了叙利亚门户,而不是1453年,那时君士坦丁堡落入了庞大帝国,就像过于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
〞这段话中出现的两个“帝国〞指的是
A.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B.都为拜占庭帝国
C.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 D.都为奥斯曼帝国
5.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时,中国正处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中世纪后期,德意志汉萨同盟大多数成员都采纳的《律贝克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每个城市都要强化防备海盗和其他破坏者,以使航海商人自由进行贸易。
〞此处所谓“其他破坏者〞主要包含
A.国王 B.领主 C.农奴 D.市民
7.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表达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开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韩非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荀子、董仲舒
9.“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假设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这里的“大炮〞是指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10.“孝宗〔1162年—1189年在位〕即位,诏求直言。
先生上封书事: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此段文字中所提到的“先生〞是指
A.王安石B.程颢 C.程颐D.朱熹
1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同意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强化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12.“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
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13.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汉朝Array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
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
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开发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根本未变
15.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全部以前消逝的自由科
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ZJ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庞大
16.英国荣耀革命前后国王权力的变化主要表达在
A.权力的种类 B.权力治理的领域
C.权力的来源 D.行政权力的大小
17.正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时,一位思想家提出,国家的总揽者具有绝对的权力,人民应
该对他无条件的服从,因为他是契约的产物,如果反对他,就是反对自己。
这位思想家
应该是
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卢梭
18.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开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进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19.“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以下文献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法国民法典》的公布 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20.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
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A.英国“荣耀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21.《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见右图〕是列宾在
1870-1873年间对伏尔加河纤夫进行深刻
考察后的作品。
它反映了当时的俄国
A.国内还没有使用蒸汽轮船
B.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C.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十分落后
D.仍旧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社会
22.19世纪前期,由于工业革命,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开展迅速,与此有直接关系的是A.怀特尼创造轧棉机 B.富尔顿创造蒸汽船
C.铁路促进西部开发 D.标准化生产提高效率
23.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
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酬劳
24.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25. 1916年,一位学者说:“〔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缺乏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心愿 D.根本上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26.“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X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孙文:《<民报>发刊词》〕。
〞为预防重蹈西方覆辙,文章作者觉得必须实行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27.右图是一张革命运动中的
临时兑换券,它颁发于
A.二次革命时期
B.文学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中华民国十五年印〞〕
28.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马上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
舒曼再次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 D.排除贸易壁垒
29.当今世界一些顶尖科学家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大约100年后,世界很多地方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人类生存面临危机为此,人们所做的努力有
A.组织“七十七国集团〞 B.签订《京都议定书》
C.大力开展互联网经济 D.组建世界贸易组织
30.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下表显示了X学者吴虞1918年在X和1923年在X时的消费情况。
依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A.当时X的城市化水平比X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开展不平衡
C.吴虞到X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X的享受型消费园地过少
以下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正确一项
.....,多项选择不得分。
31.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总揽阶级利益 B.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开展的特性C.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32.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
他认为,预防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以权力制约权力 B.以教化制约权力
C.以民意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
33.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假设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
……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峻后果
B.促使光绪帝效仿法国大革命
C.坚决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D.阐述立宪是世界潮流所向
34.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中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平安之举动。
〞条约反映的核心思想和实质目的是A.反映了美国“门户放开〞的主张
B.须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操纵中国的局面
C.真正维护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完整
D.不同意日本独占中国的状况连续下去
35.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
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
〞对他的话最精确的理解是
A.经济危机是希特勒上台的唯一原因
B.经济危机导致了右翼极端势力突起
C.经济危机严峻地动摇了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经济根底
D.经济危机使各国都需在传统资本主义模式外寻觅新的出路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十二铜表法
问题:〔12分〕
〔1〕以上材料集中反映了法律对人们哪方面权利的爱护?〔2分〕
〔2〕上述第五条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你如何认识以上条文所反映的罗马的法律?〔6分〕
37.董仲舒的思想
问题:〔13分〕:
〔1〕以上材料表现了董仲舒的哪些主要思想?〔6分〕
〔2〕结合材料,评析董仲舒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总揽的影响。
〔7分〕
38.19世纪的中英贸易
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1764年,哈格里夫斯成功制造出能够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织机,并用女儿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珍妮机〞。
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9世纪初,曼彻斯特已经成为著名的“棉都〞。
材料二:英国对华输入商品〔不包含鸦片〕
——苑书义:《新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中国丝、茶向外国〔主要是英国〕输出量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问题:〔12分〕
〔1〕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4分〕
〔2〕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中的中英贸易,谈谈你对19世纪中期世界经济的认识。
〔6分〕
39.20世纪世界秩序的挑战者和失败者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德国、日本、苏联是既有世界秩序的三个主要挑战者,也是失败者。
请表达三国挑战“既有世界秩序〞的过程。
(13分)
40.印度人笔下的英国殖民总揽
1871年,瑙罗吉〔1825—1917印度棉花贸易商人、民族解放运动早期最著名的活动家〕就英国在印度的总揽进行了评述。
•废除了寡妇自焚和杀婴制度。
•教育,包含男子和妇女教育。
……复兴了印度光芒的文学。
但它所做的比应该做的要少。
•和平和秩序。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平安,使人民免受压迫之苦。
它本许诺给予印度人公平合理地参与国家高级行政治理的时机,但它一
再失言……完全无视了印度人的感情和看法。
•为铁路和灌溉工程贷款。
一些有价值的产业逐渐开展,如蓝靛、茶叶、咖啡、丝绸等。
出口增加。
电报事业开展。
造成了贫困化。
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的问题〔25分〕:
〔1〕瑙罗吉从哪些角度对英国的殖民总揽进行了评述?〔4分〕
〔2〕瑙罗吉认为英国的殖民给印度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
〔3〕你如何理解瑙罗吉对英国在印度殖民总揽的评价?〔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