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4月
近年来,心理疾病在所有疾病中所占比例逐年上涨,越来越多的人被心理危机引起的“痛苦”而困扰。

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也未能幸免,其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迄今为止仍无统一的标准。

本文现依据不同研究者对于心理健康的观点,作出如下总结: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全的人格;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正常的智力。

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段不同,而且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一)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集中在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期望值及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

父母关系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紧张的父母关系很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如果这种冲突关系再进一步发展为离婚,极易使学生形成反面的情绪与认知,甚至会使其过早地对人际关系失望,从而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

此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然而,对孩子期望过高或过低都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亦很大,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使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自立自信;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使子女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个性意识,善于与人交往和取悦他人[1]。

此两种是比较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二)学校因素
教师和学校环境都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其中教师的语言、行为等对学生心理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师在教育学生时会考虑学生的自尊,妥当使用语言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此外,小学生的心理还深受学校心理环境的影响。

学校心理环境是指良好的校风、班风[2]。

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反之会使人情绪低落,心理压抑,师生关系紧张。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班集体中若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

(三)社会因素
社会有关部门缺乏监管,致使大众传播媒介中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腐化堕落的信息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

而此时,社会舆论却并未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导致学生出现心理、行为上的障碍。

更重
要的是,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忽视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未完善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以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缓慢。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学校层面
学校要加强校风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同时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及时遏止并纠正不良的班风。

此外,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缺乏密切相关,因此,国家要完善心理健康师资培养体系,对小学教师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培训。

在教育人才引进上,也需要招收受过高等教育的心理学、教育学专业人才,同时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评价考核体系。

(二)家庭层面
家长要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同时,要理性对待孩子的发展状况,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听之任之”。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也和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关,因此,家长要自觉了解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制定适当的目标,多鼓励和表扬孩子的进步,允许学生犯错误,善于引导从错误中成长。

学校或社区还可以为家长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社会层面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媒体的重视。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考核范畴,并制定相关的制度,推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其次,社会媒体平台要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做好正面引导。

最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逐级建立“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留守儿童互动会等,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密切相关。

只有多方努力,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才能避免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黎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吴晓娟.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139-141.
作者简介:曾世浩(1965—),男,汉族,甘肃平凉人,一级教师。

摘要:
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然后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最后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咨询室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9)08-0094-01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曾世浩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潘城小学,甘肃平凉,744028)
DOI :10.16681/ki.wcqe.201908057
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