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念奴娇”、“轻罗小扇”、“夜市”、“夜游”等。

(3)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苏轼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课文《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意境。

2. 教学难点:
(1)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理解。

(2)对苏轼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的了解。

(3)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记承天寺夜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

(2)简介苏轼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念奴娇”、“轻罗小扇”、“夜市”、“夜游”等。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意境,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示范:
(1)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古汉语词汇和句式。

(2)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5. 练习与巩固: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表现,鼓励积极参与的学生。

2. 课后作业评价:
(1)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关注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展示《记承天寺夜游》的图片和相关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古典诗词鉴赏教材:提供相关的古典诗词鉴赏教材,帮助学生提高欣赏能力。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教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

通过逐句讲解、示范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朗读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评价,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体来说,本教案旨在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策略
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记承天寺夜游》的历史背景和苏轼的生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发现: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课文的美,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韵律。

3.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内容
1. 课文《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与背诵。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念奴娇”、“轻罗小扇”、“夜市”、“夜游”等。

3. 理解课文中的意象和意境,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八、教学方法
1. 讲授法: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古汉语词汇和句式。

2. 示范法: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九、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记承天寺夜游》的历史背景和苏轼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意境。

4. 讲解与示范: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5. 练习与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十、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终结性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十一、教学拓展
1. 比较学习:让学生选取其他描写夜色的古诗文,如《夜泊牛渚怀古》、《夜雨寄北》等,进行比较学习,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描写夜色的古诗文,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十二、教学总结
本节课通过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使学生了解了苏轼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合作探讨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均表明,他们对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三、课后作业
1. 朗读和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 选取一首描写夜色的古诗文,进行比较学习,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手法。

3. 尝试创作一首描写夜色的古诗文。

十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教师要耐心解答,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十五、教学计划
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分为五个部分: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与示范、练习与巩固。

在的教学中,教师应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和连贯。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的重点是《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与背诵,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以及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难点则在于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以及对苏轼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的了解。

教师应通过逐句讲解、示范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念奴娇”、“轻罗小扇”、“夜市”、“夜游”等。

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