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集备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集备计划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安排,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加强大家协调作战,集思广益,坚持“集体备课,同年级的老师要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

备内容、备教法、备练习。

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努力提升教学境界,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语文教师的全面素养。

二、工作目标
1、备课:开学初,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熟悉把握好新教材的知识点、技能和教学重难点,制定实用的教学计划。

在借鉴他人优秀教法的同时,能自己独立思考、研究,根据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实际,修改好适用自己班级的教案,注重对二年级学生主动探究、想像、思维、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课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分析,按新标准理念评析,有相应的方法措施,并及时服务、运用于实践。

2、上课:认真对待每一节课,重视对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现代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努力使组员上的每节随堂课成为“高效能”的课。

3、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求让每个孩子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本学期,要着重端正学生每一次的做作业态度。

作业格式正确规范、簿本整洁。

老师批改及时认真。

针对新教材,加强口头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4、研究课题:根据学校省级课题的开展,结合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如何实施,为教学积累新鲜经验,让阅读成为我们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任务,把课内和课
外打通。

首先,抓住有利的契机,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对学生的阅读的引领。

鼓励教师要教“厚”一本语文书,从一篇课文的教学带出一本书,引发出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从一篇课文的教学带出带出一个主题的阅读,从一篇文章,能够带出一个系列活动,让学生就这一篇文章,去表达,去表演,去做一些社会的更广泛的实践活动,来配合语文的学习,这样就使得语文书籍变的更丰厚了。

其次,尝试灵活地调节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更好地用学生的阅读提供时间的保证。

一篇课文的教学,他的时间划分,应该是很自由的。

应该是根据事件的需要来安排,应该是一个弹性的。

再次,安排阅读指导,我们不能代替孩子的阅读,而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相互交流基础上,让孩子在没有拥有这本书的前提下,不丧失掉一个阅读的机会,仍然有一份阅读的收获,”
三、研究重点
1、备课、上课:面对新教材,不断钻研,尽早熟悉,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结构。

每课备好训练点,注重各种能力培养。

上课教学方法多样,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地、主动地、探究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学习素质。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

(2)爱护学习用品。

3、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激发学生有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具体措施
1、备课:认真备好每堂课,备课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能体现个人的教学观点和风格,多独立思考、多互相学习探讨。

每课巧设训练点,特别是识字的方法要多样、有趣、有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研究出一套新教材语文教学的模
式。

使我们的语文课更加生动、新颖、高效,富有时代气息。

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为今后的教学积累宝贵经验。

2、上课: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展讨论学习,学会借鉴。

认真对待每节随堂课,上好研究课与公开课。

每节课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

课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奖券激励,言语鼓励,肯定评价等),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喜欢识字。

课上要加大容量,加快节奏,精讲多练,注重知识的拓展,保证学生识字、读书、思考的时间,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

3、作业:
(1)书面作业: 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

写字时,老师加强指导与巡视,对姿势端正、作业端正、漂亮的学生多表扬,对态度不端正者或不符合要求的常抓不懈。

(2) 阅读:每周读一定量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会看书、爱看书,增加阅读量,在阅读中识字,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

5、研究课题: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多注重平时的研究积累,多翻阅些相关的文,资料,教学中有理念意识指导。

6、听课:备课组内教师每人上“互观课”,组内教师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珍惜每次的听课机会,听后要有随感,写好优缺点及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