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一、填空题
1、放线菌的代表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病毒可分真病毒与亚病毒两大类。

从组成的化学本质来划分,真病毒至少含有______
和______两种成分;亚病毒中的______只含______, ______只含______或______,而______则
只含______。

3、TCA循环是指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循环式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______、
______和______的过程。

4、化能异养菌以______获得能量,以______作为碳源,并将其还原为新的有机物。

5、叶绿体的构造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6、人类对微生物的发现和认识,比对动、植物晚得多,其原因是微生物具有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特点。

7、通常按工业发酵中菌种是否被载体固定,人为地分为______发酵和______发酵。

8、无菌动物在生理上有几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等。

9、近年来对微生物基因组序列的测定表明,能进行独立生活的最小基因组是一种______,只含473个基因。

10、按照现代免疫概念,免疫的功能包括三方面,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
11、和动植物一样,细菌细胞也会经历由小长大的过程,因此,在相同情况下应选择成熟
的细菌而非幼龄细菌进行显微镜观察,这样可以看得更清楚。

()
12、只有营养物质的吸收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而代谢产物的分泌则不涉及到物质
的运输这个问题。

()
13、参与呼吸链的泛醌(CoQ),是一类存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水溶性氢载体。

()
14、当前在人类的传染病中,病毒性病原体已占70%~80%,故它是人类健康的重大敌人。

()
15、担孢子是担子菌亚门的有性孢子,外生。

()
16、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故在《系统手册》中归属于缺壁型门中。

()
17、在丝状真菌的生长曲线中,也存在指数生长期。

()
18、微生态制剂是一类根据微生态理论制成的有益菌制剂,可以不含活菌。

()
19、具有前β噬菌体的白喉棒杆菌是无毒株。

()
20、移植排斥反应是变态反应中过敏型疾病的一种。

()
三、选择题
21、下列()物质不是大肠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A.肽聚糖
B.脂蛋白
C.外膜
D.磷壁酸
22、同型乳酸发酵中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是()。

A.EMP途径
B.HMP途径
C.ED途径
D.WD途径
23、指出错误的回答,丝状真菌的无性繁殖方式很多,主要有
()。

A.菌丝断裂
B.芽殖
C.裂殖
D.分生孢子
24、NPV是()。

A.核型多角体病毒
B.质型多角体病毒
C.颗粒体病毒
D.非包涵体病毒
25、微生物细胞中的C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A.10%
B.30%
C.50%
D.70%
26、以下突变中哪个很少有可能产生回复突变?()A.点突变
B.颠换
C.转换
D.染色体上三个碱基的缺失
27、要对土壤中放线菌孢子进行计数最好使用()。

A.浇注平板法
B.划线平板法
C.涂布平板法
D.弹土平板法
28、工业微生物所用菌种的根本来源是()。

A.向生产单位购买
B.从科研单位索取
C.自然环境
D.购买专利菌种
29、目前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自动化分析中,广泛地采用的免疫学技术是()。

A.DNA探针
B.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C.DNA芯片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30、一类可充分发挥秸秆等生物物质中蕴藏的饲料、燃料和肥料潜能的方法是()。

A.燃烧发电
B.填埋肥田
C.堆肥利用
D.沼气发酵
四、名词解释
31、真细菌
32、溶源性周期
33、非循环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34、质粒消除
35、外毒素
五、简答题
36、简要说明真核微生物“9+2”型鞭毛的构造和生理功能。

37、封闭系统中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经历哪几个生长时期?各期有何特点?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指导工业生产?
38、简述单个细菌细胞的生长与细菌群体生长的区别。

39、为什么说在污水治理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是借助于微生物的处理法?
40、16S rRNA被公认为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分子尺”,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六、论述题
4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链霉菌属;小单孢菌属;诺卡菌属;放线菌属
2、【答案】核酸;蛋白质;类病毒;RNA;拟病毒;RNA;DNA;阮病毒;蛋白质
3、【答案】CO2;H2O;NADH2
4、【答案】氧化有机物;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
5、【答案】叶绿体膜(外被);类囊体;基质
6、【答案】个体微小;外貌不显;杂居混生;因果难联
7、【答案】游离;固定
8、【答案】免疫功能低下;营养要求提高;抗病原菌能力下降
9、【答案】生殖道支原体
10、【答案】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
12、【答案】错
13、【答案】错
14、【答案】对
15、【答案】对
16、【答案】错
17、【答案】错
18、【答案】错
19、【答案】错
20、【答案】错
三、选择题
21、【答案】D
22、【答案】A
23、【答案】C
24、【答案】A
25、【答案】C
26、【答案】D
27、【答案】C
28、【答案】C
29、【答案】D
30、【答案】D
四、名词解释
31、答:真细菌是指除古细菌以外的所有细菌,多数为单细胞,呈球状、卵圆形、杆状或螺旋状,有的含细菌色素,具有坚韧的细胞壁,外形较固定。

其内没有分隔小室,有一条主要的环状染色体。

有非运动型或极生鞭毛和周生鞭毛运动型。

如链球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乳杆菌等。

32、答:溶源性周期是指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并不立刻进行增殖,而是将它们的遗传信息整合到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宿主细胞进行多轮的复制,一些环境信号或者预置的遗传信号会激活“沉睡”的病毒遗传信息,随后病毒的遗传信息就会接管宿主的各种装置,开始制造新的病毒的这一周期。

33、答: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是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所共有的利用光能产生ATP
的磷酸化反应。

其特点为:①电子的传递途径属非循环式的;②在有氧条件下进行;③有PSⅠ和PSⅡ两个光合系统,PSⅠ含叶绿素a,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P700”,有利于红光吸收,PSⅡ含叶绿素 b,反应中心的吸收光波为“P680”,有利于蓝光吸收;④反
应中可同时产生ATP(产自PSⅡ)、还原力[H](产自PSⅠ)和O2(产自PSⅡ);⑤
还原力NADPH2中的[H]来自H2O分子的光解产物H+和电子。

34、答:质粒消除是指含质粒的细胞在正常的培养基上受吖啶染料、丝裂霉素C、紫外线、利福平、重金属离子或高温等因子处理时,由于其复制受抑制而核染色体的复制仍然进行,从而引起子代细胞中不带质粒的现象。

35、答:外毒素是指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可属于酶、酶原或毒蛋白,它们可以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其毒性作用强。

五、简答题
36、答:(1)真核微生物“9+2”型鞭毛的构造
真核生物细胞鞭毛呈“9+2”型,由伸出细胞外的鞭杆、嵌在细胞质上的基体以及把这两者相连的过渡区共3部分组成。

鞭杆的横切面呈“9+2”型,即中心有一对包在中央鞘中的相互平行的中央微管,其外围被9 个微管二联体围绕一圈,整个微管由细胞质膜包裹。

基体的结构与鞭杆接近,但在电镜下呈“9+0”型,其外围是9个三联体,中央则没有微管和鞘。

(2)真核微生物鞭毛的生理功能
①真核生物的鞭毛以拍打式运动帮助其游动,不像原核生物的鞭毛以旋转式运动。

②某些真核生物,特别是许多原生动物具有较短的,数目更多的,作为运动结构的纤毛。

37、答:(1)封闭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经历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4个生
长时期。

(2)各时期特点如下:
①迟缓期: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内RNA、蛋白质含量增高,合成代谢活跃,细菌对外界
不良条件反应敏感。

在迟缓期细胞处于活跃生长中,但分裂迟缓。

在此阶段后期,少数细
胞开始分裂,曲线略有上升。

②对数期:细菌以最快的速度生长和分裂,导致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细胞内所有成分以
彼此相对稳定的速度合成,细菌为平衡生长。

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环境
变化等,群体的生长逐渐停止,生长速率降低至零,进入稳定期。

③稳定期:活细菌数最高并保持稳定,细菌开始储存糖原等内含物,该期是发酵过程积累
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

营养物质消耗和有害物的积累引起环境恶化,导致活细胞数量下降,进入衰亡期。

④衰亡期:细菌代谢活性降低,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菌体细胞
呈现多种形态,细胞大小悬殊。

(3)根据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提高工厂生产效益:
①在工业发酵和科学研究中迟缓期会增加生产周期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采取必要措施
来缩短迟缓期。

②对数期的培养物由于生活力强,因而在生产上普遍用作“种子”,对数期的培养物也常
常用来进行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③稳定期是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如某些放线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就在此时期,因此
如果及时采取措施,补充营养物或去除代谢物或改善培养条件,可以延长稳定期以获得更
多的菌体或代谢产物。

38、答:生长分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两类,个体生长是指微生物细胞因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的速度,造成原生质总量不断增长的现象;群体生长是指某一微生物群体中因个体的
生长、繁殖而导致该群体的总重量、体积、个体浓度增长的现象。

单个细菌细胞的生长与
细菌群体生长的区别表现为:
(1)单个细菌细胞的生长,是细胞物质按比例不可逆地增加使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
(2)细菌群体生长,是细胞数量或细胞物质量的增加。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两个过程很难
绝对分开,接种时往往是接种成千上万的群体数量,因此,微生物的生长一般是指群体生长。

39、答:用微生物处理、净化污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污水处理装置这一小型人工生态系统内,利用不同生理、生化功能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而进行的一种物质循环过程。

其成
为水处理中最根本、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原因如下:
(1)废水是经家庭或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含有大量有机物或无机物的下水,而
污水则是指受人畜粪便污染过的废水。

污水中主要是微生物的污染,所以借助微生物的生
化处理法是根本,治理源头。

(2)在工业有毒污水中所含的农药、炸药、多氯联苯(PCB)、多环芳烃、酚、氰、丙烯腈和重金属离子等都属剧毒物质或“三致”(致癌、
致畸、致突变)物质,若不加处理,则社会后果极其严重。

利用某些特定的分解菌的作用,将有害物质降解,达到的污水处理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效果。

40、答:16S rRNA被公认为是一把好的谱系分析“分子尺”的主要依据
(1)rRNA具有重要且恒定的生理功能。

(2)在16S rRNA分子中,高度保守、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适用于进化距
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3)16S rRNA分子量大小适中,在细胞中含量大(约占细胞中RNA的90%),便于
分析。

5S rRNA(约含120个核苷酸)、16S rRNA(约含1540个核苷酸)、23S rRNA(约含2900个核苷酸)。

(4)16S rRNA(18Sr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因此它可以作为测量各
类生物进化的工具(分子尺)。

六、论述题
41、答:(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的主要类型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等五大类,大部分以无机
或有机物的形式为微生物所利用,也有一些以分子态气体方式供给。

(2)各营养物质的作用
①碳源
自养微生物以CO2,CH4等一碳化合物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合成细胞物质;异养微生物
则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主要有单糖、寡糖、多糖、有机酸、醇、脂肪或芳香烃类化
合物、纤维素甚至人工合成的一些有机高分子材料及有毒有害化合物(如黄曲霉毒素)等,许多微生物在利用碳源的同时获取了能量。

②氮源
从分子态氮、无机态氮到复杂的含氮有机物,都可被不同的微生物所利用。

③无机盐
无机盐也是微生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钠、钾、钙、镁、铁化合物及磷酸盐、硫酸盐等无机盐和一些需求量为10-6~10-8mol/L微量元素。

无机盐的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调节细胞渗透压、氢离子浓度、氧化还原电位等。

某些无机盐(如亚铁盐、硫代硫酸盐等)还可作为一些自养微生物的能源。

④生长因子
有些微生物在正常生活时,除必须由外界供应一定的碳、氮、无机元素等营养外,还需要一些微量的特殊有机物,统称为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的作用主要是构成酶的辅酶或辅基参与新陈代谢。

⑤水
水是微生物体内、体外的溶媒,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都需要水的介导;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有效地吸热和散热,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