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标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幻灯片1
雷达标绘
●雷达标绘与作图的用途
●通过雷达标绘与作图,可以充分发挥雷达在避碰中的作用,确保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安全航行。
在避碰
中雷达标绘与作图有如下作用:
●能获得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
●能准确获得两船的最近会遇距离和会遇时间;
●可精确求得来船的航向和航速;
●可求出本船有效的避让措施;
可判断来船的行动及双方避让行动是否有效。
幻灯片2
碰撞案例分析
幻灯片3
碰撞案例分析
●碰撞危险判断:
S
HAPE\*MERGEFORMAT
幻灯片8
舰操绘算图
●使用舰操绘算图作相对运动图,具有标绘迅速、方便等优点。
图上印有等距离圈、方位圈、比例尺及对数比
例尺等,可以直接使用。
幻灯片9
一、求来船的运动要素(航向与航速)
●作出本船航向线。
●根据两次观测得来的来船的方位和距离,在舰操绘算图上标出第一次的A点和第二次的C点,连接AC
并延长。
如果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为t,则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为矢量。
●
●根据我船的航向和航速,过A点作我船航向的反航向线,截取(V0为我船的航速),连接BC,则矢
量即为来船的航向和航速。
BC的长度为来船在时间间隔t内的航程,来船航速为。
将矢量平移至原点O,在方位圈上读取的度数即为来船的航向。
幻灯片10
一、求来船的运动要素(航向与航速)
●例题1:设本船真航向010°,航速12节,雷达观测来船回波资料如下:
●1030真方位050°,距离8.′0海里
●1040真方位049°,距离6.′5海里
●求来船的航向和航速。
●解:(参见图9—3)
●作出本船航向线。
●在舰操图上分别标出A点(050°,8.′0)和C点(049°,6.′5),连接A点和C点得相对运动线AC。
●过A点作本船航向的反航向线AB,AB等于我船在时间t(t=1min)内的航程,即海里。
●
●连接BC,量得BC=1.4海里,则来船航速节;将BC平移至原点O,得来船航向为321°。
幻灯片11
一、求来船的运动要素(航向与航速)
幻灯片12
二、求最近会遇距离与会遇时间(DCPA和TCPA)
●由图9—2可知,是相对运动线,即
●它是判断会遇最近距离及到达会遇最近的时间的重要依据。
如果相对运动线的延长线通过雷达荧光屏中心O
点,说明会遇最近距离为零,存在碰撞危险;如果不通过雷达荧光屏中心O点,则可以通过该线求出两船会遇的最近距离,我们称之为最近会遇距离,用DCPA表示。
若DCPA小于1海里,我们也应认为存在碰撞危险。
将两船到达最近会遇距离的时间称为最近会遇时间,用TCPA表示。
幻灯片13
二、求最近会遇距离与会遇时间(DCPA和TCPA)
●1、过原点O作AC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D,则OD即为与来船会遇的最近距离DCPA。
●如果垂足在本船正横前,表明他船将在我船前方通过
●如果垂足在本船正横后,则表明他船将从我船尾后通过。
●2、以的长度为一个度量单位,在相对运动线由A点量到D点,则:
●或
●式中:TA和TC分别为A点和C点的时间。
幻灯片14
二、求最近会遇距离与会遇时间(DCPA和TCPA)
●例题2:我船真航向340°,航速12节,从雷达荧光屏上测得来船回波数据如下:
●1035右舷28.5°,距离12海里
●1041右舷28°,距离10.5海里
●1047右舷27°,距离9海里
●求来船的航向和航速。
●求与我船会遇的最近距离DCPA和最近会遇时间TCPA。
●解:(参阅图9—4)
●1、标出A点(28°.5,12′)和C点(27°,9′);
●2、过A点作我船的反航向线AB,。
●3、连接BC,量得BC=1.6海里,则来船的航速为:
●4、将BC平移至中心O点,在方位圈上读得BC的方向为246°
●
●5、连接AC并延长,过原点O作AC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D,则OD即为来船与我船会遇的最近距离,量得
DCPA=0′.9。
●6、最近会遇时间:
幻灯片15
二、求最近会遇距离与会遇时间(DCPA和TCPA)
幻灯片16
三、求本船的避让措施
●1、假如当来船回波在H点时,本船采取避让措施。
过H点作2海里距离圈的切线TT′,此线为新设定的相
对运动线。
●2、过C点作TT′平行线,该平行线与我船的速度矢量BA交于E点,则BE即为本船航向不变时应采取的
新航速。
●3、如我船保持航速不变,采取转向的措施避让来船的作图方法是:以B点为圆心以BA为半径向右画弧与
相对运动线的平行线交于G点,则矢量BG的方向即为我船的新航向,角ABG即为我船转向的角度。
●4、本船用改向结合变速的方法避让来船时,只需在线段EG上任取一点F,连接BF,则矢量BF即为我船
的新航向和新航速。
幻灯片17
三、求本船的避让措施
幻灯片18
三、求本船的避让措施
●例题3:我船航向150°航速12节。
●
●1440时来船回波在右舷30°,距离9.5海里。
●1446时来船回波在右舷30°,距离8.0海里。
●1452时来船回波在右舷30°,距离7.0海里。
●如我船在1458时以2海里安全距离会让,求应改变的航向和航速。
●解:如图9—5所示:
●1、标出A点(右舷30°,9′.5)和C点(右舷30°,7′.0),反航AB,AB等于我船12分钟的航程,
即2.4海里。
得三角形ABC。
●2、延长AC,在AC延长线上标出H点(右舷30°,5′.0),过H点作2海里距离圈的切线TT′。
●3、过C点作TT′的平行线,该平行线与BA相交于E点,则BE即为我船在12分钟内的航程,换算成航
速为:
●4、以B点为圆心,以BA为半径画弧。
与TT′的平行线相交于G点,连接BG,则BG的方向即为我船的
新航向,从图上量得我船新航向为006°。
幻灯片19
四、核查避让效果
●我船采取避让措施后,应继续观测来船方位和距离的变化,以便判定我船的避让行动是否有效,或者来船的
航向、航速是否有变化,具体作法见下例:
●例题4:我船真航向010°航速12节,雷达观测资料如下:
●1030时来船真方位050°距离8.0海里。
●1040时来船真方位049°距离6.5海里。
●求:(1)10分钟后我船采取右转的避让措施,使来船在我船2海里外通过,问应转向多少度?
●(2)转向后继续观测来船回波:
●1055时来船真方位040°距离4.0海里;
●1105时来船真方位025°距离3.0海里。
●试判断来船采取了什么措施?(改向和变速)。
●解:如图9—6所示:
●(1)作矢量三角形ABC,过H点作2海里距离圈的切线TT′,过C点作TT′的平行线。
●(2)以B为圆心,以BA为半径画弧,与TT′的平行线交于G点,连接BG,量得角ABG=19°,即我船
右转19°。
●(3)根据我船转向后又观测的雷达资料,再作新的矢量三角形,A1B1C1,则B1C1即为来船此时的航向和
航速,量得来船右转28°,航速未变。
幻灯片20
四、核查避让效果
幻灯片21
五、何时恢复原航向
●船舶避让过程中,一船或两船采取避让措施后,两船会遇的最近距离DCPA和最近会遇时间TCPA都发生了变
化,当两船已经实现安全距离通过时,我船应尽快恢复原航向和航速,具体作法如下例:
●例题5:我船航向010o,航速12节,观测资料如下:
●1030时回波相对方位029o,距离8海里。
●1036时回波相对方位032o,距离6海里。
●求:(1)来船航向、航速和最近会遇距离?
●(2)我船于1036时以2海里会让应改变的航向?
●(3)我船何时恢复原航向?
●解:如图9—7所示。
●(1)作矢量三角形ABC,延长AC,过原点O作AC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D,则:
●来船航速为:
●从图9—7上量得来船航向TC=235o,DCPA(OD)=1.2海里。
幻灯片22
五、何时恢复原航向
●(2)过C点作2海里距离圈的平行线TT′,以B为圆心,以BA为半径画弧交TT′于G点,量得角ABG=50o,
即我船右转40o。
●(3)作AC延长线的平行线,并使之与2海里距离圈相切,该平行线交与TT′交于M点,则,即改向18分
钟后,可恢复原航向。
幻灯片23
五、何时恢复原航向
●例题6:我船真航向170o,航速12节,雷达测得来船回波数据如下:
●1400时真方位198.5o,距离12海里;
●1406时真方位198o,距离10.5海里;
●1412时真方位197o,距离9海里。
●求(1)来船的运动要素(航向、航速、DCPA、TCPA)
●(2)我船在距来船8.5海里处改驶真航向200o,假定他船保向、保速,当我船见来船回波为真方位170o时
恢复原航向续航。
问两船会遇时的DCPA和TCPA各为多少?
●解:如图9—8所示。
●(1)作矢量三角形ABC,延长AC,过原点O作AC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D,则:
●来船航速
●来船航向TC=075o
●DCPA=0.9海里
幻灯片24
五、何时恢复原航向
●(2)以O为圆心,以8.5海里为半径画弧与AC延长线交于A1点,以该点为起点,作我船改向后的矢量三角
形A1B1C1,延长A1C1,过原点O作170o方位线,该方位线A1C1与延长线的交点为A2,将三角形ABC平移至A2(A点与A2重合),得三角形A2B2C2,延长A2C2和AD,两延长线相交于D2,则:
●DCPA=2.4海里
●TCPA
幻灯片25
幻灯片26
本船采取避让措施
采取措施:
A
A1
S HAPE\*MERGE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