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研究初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委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王荣洲(&’()*),男,浙江奉化人,农艺师,从事植物检疫工作。

注:鲍祖胜同志现在北京市外贸进出口公司工作。

文章编号:"(!)#’"&+(!""&)"%#"&,’#",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研究初报
王荣洲&,鲍祖胜!
(&-浙江省植物检疫站,浙江杭州
%&""!";!-浙江大学植保系,浙江杭州
%&""!’)
摘要:田间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供试的&&种瓜菜作物为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四季豆为美洲斑潜蝇最嗜好寄主,豇豆、丝瓜、番茄、黄瓜、南瓜、茄子为次嗜好寄主,青菜为再次嗜好寄主,辣椒、甜椒、葫芦为非嗜好寄主。

寄主间的为害差异,寄主生长初期最小,中期最大,后期又相对较小。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潜道数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美洲斑潜蝇(!"#"$%&’()(*"+(,/01234)是一种寄主范围极广的多食性害虫,为明确美洲斑潜蝇对浙江常见寄主的选择程度及在寄主不同生长阶段的为害变化状况,&’’$5&’’)年,我们选择杭州地区栽培广泛的几种寄主作物,分别进行了田间和室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田间的自然差异性试验
试验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进行,田块面积为&(67!(6,四季豆和豇豆每隔!株相互间作(株距!(36,行距$"36),)月’日播种,’月!+日抽样调查。

对角线抽取该!种寄主作物各&""株,每株分上层(&-(6以上)、中层(&-(5&-"6)、下层
(&-"6以下)
,分别随机抽取%片叶片,统计每叶的美洲斑潜蝇潜道数,并测量对应叶片的中脉直线长度、叶面最宽处宽度,计算每张叶片的单位面积潜道数。

!"#小区试验
选择田间常见的寄主作物&&种:四季豆(品种为杭州红花,分设搭架栽培和不搭架栽培!个处理)、豇豆(之豇),)、丝瓜
(中长丝瓜)、黄瓜(夏丰&号)
、南瓜(日本惠必须南瓜)、葫芦(湖北孝感瓠子)、番茄(早丰)、茄子(杭州红茄)、辣椒(鸡爪
7吉林)
、甜椒(美国西圆椒)、青菜(杭州油冬儿),计&!个处理。

试验共分$个小区,每小区设$行,共%$行。

每&行内种植同一处理,%次重复,随机排列。

出苗后每行留&"株苗,分别于播种后!&,%(,,’8进行调查,每行定点(株,即每处理&(株。

每次调查时,在每定点株上随机挑选嫩绿度中等的(片叶片,统计叶上新出现的美洲斑潜蝇潜道数,并量出叶片的中脉直线长度的叶面最宽处宽度,分别对应记载。

计算各叶片的单位面积新出现的潜道数,然后计算出各定点植株的平均潜道数,得出各定点植株的每次平均单位面积
!""&年第%期
新出现的潜道数与上一次相比较的增长倍数。

!"#室内笼罩试验
将修剪过的!"个处理无虫苗(保留#片真叶,尽量使植株的高度以及总叶面积一致)各#盆放入室内笼罩(用木条制作"$% &’!$#&’!$%&的笼架,四周及顶用(%目的网纱罩上,顶网用雌雄带粘封)内,随机排列。

接入经预处理过的美洲斑潜蝇成虫!%%对,在植株上取食)*,将取食过的苗在同样条件下放置#*后,检查记载叶片上出现的潜道数和对应叶片的中脉直线长度、叶面最宽处宽度,计算每张叶片的单位面积潜道数。

放置笼罩的室内保持温度"#+左右,光照一致,光强,#%-.,光周期为光/暗(!0-/!%1)。

试验设)次重复。

"结果与分析
$"!田间的自然差异性
试验结果(表!)表明,间作的四季豆和豇豆,前者的平均单位叶面积潜道数是后者的0$,2倍,达极显著差异。

这说明自然状态下,美洲斑潜蝇对间作四季豆远比豇豆嗜好。

表!田间不同寄主及层次潜道数
寄主层次
单位叶面积潜
道数(个3&")
差异显著性
同一寄主
不同部位
不同寄主四季豆上层)!0!4!)!5677
中层"(!"4#28977
下层"%2!4(0:;77
平均"(!#4!(07756
豇豆上层("<4!#5677
中层#%,428977
下层#%"4!%8977
平均#0#4"7789
对四季豆和豇豆不同部位为害水平各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季豆各层的平均单位叶面积潜道数上层极显著大于中层,中层极显著大于下层;豇豆各部位的平均单位叶面积潜道数,上层极显著大于中层,中层略大于下层(差异未达显著),总的来看,美洲斑潜蝇喜欢选择较幼嫩的叶片取食。

$"$小区试验
"$"$!美洲斑潜蝇在不同寄主上的为害情况田间小区各种寄主在不同时期的为害调查结果(表")表明,同一时期美洲斑潜蝇
表"小区试验不同寄主不同时期潜道数与增长倍数
寄主
"!*
潜道数为害分层
)#*
潜道数为害分层
02*
潜道数为害分层
播后)#*比
"!*增减倍数
播后02*比
)#*增减倍数
四季豆6")#(4!(!!#"(24)("!,)2"4!0%!!="%4%$"%%=0"4%$%)四季豆9""))4!%%!020#4,!(!,!)<4!#(!!="!4%$"!%=004%$%)丝瓜")!!4!#"!)2"%4)()"0,!)4"!!)%=(24%$!(%="%4%$%#豇豆")%04!"<!)2024)%<"02",4!%!)%=,!4%$!)%="#4%$%)番茄!2##4!"(""(#!4",#)#<"#4#0"%=),4%$%2%="%4%$%"茄子!<)24"%%""))<4!",)0)2<4!!,0%="<4%$%,%=<<4%$%#黄瓜!,)<4<#""00!4!2,))2#%4")!#%=0%4%$%#%=("4%$%2南瓜!(2)4!(<"")<#4!()))<2"4,2#%=0%4%$%2%=()4%$%)青菜20)4!%,)!!0"4#<0)%)04!%%(%="!4%$%,!=((4%$%2辣椒#)4")0!)4!#!4!,7%=,04%$!(%=2"4%$%"甜椒024!00!%40#%,7%=,24%$!<7!=2%4%$%"葫芦24!#%#%,7!$%%—注:四季豆6为搭架四季豆,四季豆9为不搭架四季豆;表中为害分层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划分,下表同。

对供试的!"个处理为害存在非常明显的选择性差异。

播后"!#调查,!"种寄主的为害水平由高到低可分为$个层次:四季豆(搭架)、四季豆(不搭架)、丝瓜、豇豆美洲斑潜蝇为害最重;番茄、茄子、黄瓜、南瓜为第"层次;青菜为第%层次;辣椒、甜椒为第&层次;葫芦受害最轻。

至第%$#,随着美洲斑潜蝇种群数量的增加和田间寄主苗的生长,导致寄主的选择性差异加剧。

与第"!#时相比,原第!层次的寄主进一步出现选择性差异,而原第&和第$层次的寄主不再有显著差异。

该时期共有$个层次;四季豆(搭架)、四季豆(不搭架)为第!层次;豇豆、丝瓜为第"层次;番茄、黄瓜、南瓜、茄子为第%层次;青菜为第&层次;辣椒、甜椒、葫芦为第$层次。

至第&’#,美洲斑潜蝇在不同寄主上为害可分为(个层次:四季豆(搭架)、四季豆(不搭架)为第!层次;番茄为第"层次;豇豆、丝瓜为第%层次;茄子为第&层次;黄瓜、南瓜为第$层次;青菜为第)层次;辣椒、甜椒、葫芦为第(层次。

其中,美洲斑潜蝇在番茄和茄子上的嗜好性相应上升,丝瓜、豇豆上则相应减轻。

根据以上情况,四季豆(搭架)、四季豆(不搭架)、青菜、辣椒、甜椒、葫芦为害水平稳定,而豇豆、丝瓜、茄子、黄瓜、南瓜在不同时期为害水平处于交替变化状态。

综合分析,可将!"个处理大体分为&个选择水平:四季豆(搭架)、四季豆(不搭架)为第!水平,为最嗜好寄主;豇豆、丝瓜、番茄、黄瓜、南瓜、茄子为第"水平,为次嗜好寄主;青菜为第%水平,为再次嗜好寄主;辣椒、甜椒、葫芦为第&水平,为非嗜好寄主。

从以上结果还可看出,美洲斑潜蝇对同一科的寄主中也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差异,如同为茄科的番茄、茄子与辣椒、甜椒,同为葫芦科的丝瓜与黄瓜,同为豆科的四季豆与
豇豆在第%$#和第&’#也存在极显著的为
害差异。

"*"*"同一寄主不同时期为害变化情况
据为害率的变化状况,可将!"个处理分为"类:一是辣椒、甜椒、葫芦这%种寄主,它们的平均为害水平随寄主的生长而下降。

据方差分析结果,辣椒的平均为害水平至第%$#与第&’#时显著低于第"!#,甜椒、葫芦的平均为害水平到了第%$#、第&’#时与第"!#比,单位潜道数下降达极显著水平,表明随着寄主的生长,它们逐渐不适合美洲斑潜蝇的生存;二是另外’种寄主,它们的平均为害水平随寄主的生长而上升,具体分析各寄主平均为害水平的变化状况,四季豆(搭架)、四季豆(不搭架)、豇豆、丝瓜、黄瓜、南瓜、番茄在%个时期的平均为害差异皆极显著上升,茄子、青菜则显著上升。

"*"*%单位面积潜道数与为害增长倍数的相关分析
寄主间的平均为害水平的增长倍数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也不同。

除了非嗜好寄主辣椒、甜椒和葫芦外,其余’个处理第"!+%$ #的平均为害水平增长倍数(!!)与第"!#时的平均单位面积潜道数("
!
)呈正相关,即随寄主嗜好程度的上升,平均为害增长倍
数随之增大。

其回归式为!
!
,-.*&.$/ (*&$"0"!(#,.*’&’(!!,$,!")。

第%$+&’#的平均为害水平增长倍数
(!
"
)与第%$#时的平均单位面积潜道数
("
"
)呈负相关,即寄主嗜好程度大,平均
为害增长倍数反而小。

其回归式为!
"
, !*%"’%-"*"’$!""(#,-.*)0!!!,$,’)。

!"#笼罩试验
从室内笼罩试验!"个处理的为害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可知,在室内笼罩条件下,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与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美洲斑潜蝇对寄主的嗜好程度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
一定程度的变化。

如小区试验中,第!"#时番茄、黄瓜、南瓜、茄子间的选择性差异并不显著,而在室内笼罩试验中,番茄与黄瓜、南瓜及黄瓜、南瓜与茄子间出现极显著差异。

表!不同处理笼罩试验为害选择性差异
寄主平均单位叶面积的
潜道数(个$%&)
为害分层
四季豆(搭架)’!(!!)’&*’
四季豆(不搭架)’!)+,’
豇豆’&&&-)&+,&
丝瓜’&*+,)’,+&
番茄.*+,)+*’!
黄瓜+!+,)+*’(
南瓜+*+,)’,+(
茄子(+!!)&!!"
青菜’"+,)..+
辣椒&+*),*,
甜椒&**)!&,
葫芦!)&,
!讨论
根据’’种常见寄主作物’&个处理的选择性试验结果,结合作物植株生理特征分析,可以初步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影响美洲斑潜蝇对寄主的选择:作物叶片表皮毛较浓密,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较差;叶片面积较大的,寄主选择性较高。

但美洲斑潜蝇对寄主的最终选择可能取决于叶片中的营养成分的可适性。

田间调查中发现,美洲斑潜蝇喜欢选择较幼嫩的叶片取食。

这可能是由于幼嫩叶片的物理性状较老叶片为优,如幼嫩叶片表面较柔软,表毛较细小等因素有利于成虫的取食;还有可能是由于幼嫩叶片的营养较老叶片为好,有利于成虫的取食和后代的发育所致。

小区试验中,寄主的平均为害增长倍数在第!"#和第(-#截然相反。

第!"#时平均为害增长倍数随寄主嗜好程度的增强而增大,而第(-#则反之。

其原因可能在于第!"#时随着寄主的生长和美洲斑潜蝇种群密度的增大,寄主间选择性差异充分表现;而到第(-#时,原先嗜好程度高的寄主起始的为害程度大,雌成虫新产的卵易受到叶上幼虫密度效应的制约,且此时寄主处于生长后期,营养成分可能变差,导致成虫被迫转向嗜好程度低的寄主上取食、产卵。

’&个处理寄主的室内笼罩试验中次嗜好寄主(小区试验中第&层次)的为害水平进一步出现显著差异,其中番茄与黄瓜、南瓜与茄子的差异增大,达极显著水平(!/ *0*’)。

这可能是由于室内试验中各个因素较田间易控制,更加有利于美洲斑潜蝇选择性的表现;另外在田间状态下,美洲斑潜蝇对寄主的接触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对一种寄主的产卵趋于饱和后向另一种寄主扩散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在嗜好程度相差不大的寄主间更易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