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练习:第3章第3节第4课时糖类 蛋白质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4课时糖类蛋白质
1.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
A.在糖类中结构最简单
B.在所有糖类中碳原子数最少
C.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
D.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解析:糖的分类是以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进行划分的。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为单糖,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为双糖、多糖。

答案:D
2.把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
A.CH3COOH B.C2H5OH
C.NaCl D.C6H12O6(葡萄糖)
解析:加入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相当于加入氢氧化铜,题给四
种物质,只有葡萄糖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答案:D
3.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 —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C.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D.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
解析:与葡萄糖不属于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与葡萄糖所含羟基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C项错误;分子中没有羧基,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D 项错误。

答案:B
4.将蔗糖放入试管中,加水和稀硫酸振荡,水浴加热5分钟,取水解液3 mL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后没有看到红色物质出现,这是因为( )
A.加热时间不够B.蔗糖纯度不够
C.Cu(OH)2的量不足D.水解液未用碱液中和
解析:蔗糖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水解液中有H2SO4,使
Cu(OH)2溶解,不能得到Cu2O沉淀,在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前,应用碱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并调至碱性环境。

答案:D
5.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纤维素在硫酸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
B.油脂在NaOH溶液作用下转化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C.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D.乙酸乙酯溶于烧碱溶液
解析: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该反应过程中没有水参加,不属于水解反应。

答案:C
6.根据下列变化关系:
请填空:
(1)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④⑥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 )中标明反应类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葡萄糖 NaOH 中和稀硫酸
(2)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
氧化反应 CH 3COOH +CH 3CH 2OH ――→催化剂△CH 3COOCH 2CH 3+H 2O 酯化反应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A 级 基础巩固
基础题Ⅰ
1.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 .鸡蛋白溶液受热凝固
C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D .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浸泡植物种子
解析: A 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的性质无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析出的蛋白质
加水,仍能溶解,不是化学变化;B项,鸡蛋白溶液受热凝固是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过程;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D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杀灭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会使这些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是化学变化。

答案:A
2.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乙烯和苯B.蔗糖和纤维素
C.乙酸和葡萄糖D.果糖和葡萄糖
解析:A、B项最简式不同;C项,最简式相同,但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答案:C
3.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HCOOCH3)
③淀粉④甲醛(CH2O) ⑤乙酸。

其中符合C n(H2O)m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①④⑤D.①③⑤
解析:甲酸甲酯(HCOOCH3)的分子式C2H4O2符合C n(H2O)m通式,但不属于糖类;甲醛(CH2O)符合C n(H2O)m通式,但甲醛不属于
糖类;乙酸(CH3COOH)的分子式为C2H4O2,也符合C n(H2O)m通式,但乙酸也不属于糖类,故B项正确。

①纤维素和③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多糖。

答案:B
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新制的Cu(OH)2悬浊液
C.碘水
D.Na2CO3溶液
解析:新制的Cu(OH)2悬浊液遇乙酸溶液溶解,与葡萄糖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与淀粉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答案:B
5.现有淀粉溶液、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依次是( )
试剂:①新制Cu(OH)2悬浊液②碘水③浓硝酸
现象:a.变蓝色b.砖红色沉淀c.变黄色
A.②-a、①-c、③-b B.③-a、②-c、①-b
C.②-a、③-c、①-b D.②-c、③-a、①-b
解析:淀粉――→
I 2变蓝色,蛋清――→浓HNO 3变黄色,葡萄糖――→新制Cu (OH )2△
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故C 正确。

答案:C
基础题Ⅱ
6.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水解葡萄糖――→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 .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 .油脂――→水解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供人体生长发育) 解析: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不消化。

答案:B
7.现有四种物质:A.乙烯,B.葡萄糖,C.油脂,D.蛋白质,试按要求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
(1)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能与H 2O 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解析:(1)乙烯只含C 、H 两种元素,葡萄糖和油脂只含C 、H 、O 三种元素;蛋白质除含C 、H 、O 元素外,还含有N 、S 、P 等元素。

(2)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其余三种物质均不能。

(3)乙烯能与H 2O 加成,油脂和蛋白质均能水解。

(4)乙烯和葡萄糖不能水解;油脂既能水解又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蛋白质能水解但不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1)B 、C (2)B (3)A 、C 、D (4)C
B 级 能力提升
8.(20分)A 是面粉中的主要成分,C 与E 反应可生成F ,D 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下图是A 、B 、C 、
D 、
E 、
F 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A ――→充分水解B ――→发酵C ――→氧化D ――→氧化E ――→酯化F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F 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 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中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物质除D外还有________(填符号)。

(5)钠与C的反应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有哪些不同?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
解析: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C6H10O5)n],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H2OH(CHOH)4CHO],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CH3CH2OH),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CH3CHO),乙醛氧化生成乙酸(CH3COOH)。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催化下可发生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

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部分盐反应。

凡是含醛基(—CHO)的有机物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

答案:(1)(C6H10O5)n CH2OH(CHOH)4CHO
稀H2SO4
(2)CH 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

(3)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4)B (5)①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乙醇<水,水中的H比乙醇中—OH中的H活泼;②钠浮在水面上,在乙醇中沉入底部,因密度:
水>Na>乙醇。

9.某有机物A化学式为C x H y O z,15 g A完全燃烧生成22 g CO2和9 g H2O。

(1)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A和Na2CO3溶液混合,有气体放出,和醇能发生酯化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乙醇,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说明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元素,由CO2、H2O的质量分别算出m(C)、m(H),当m(C)+m(H)<15 g时,说明A中还含有氧元素,m(O)=15 g-[m(C)+m(H)]g,从而确定A的最简式,最后根据性质来确定A的结构简式。

(1)15 g有机物中C、H、O元素的质量分别为m(C)=
22 g
44 g·mol-1
×12 g·mol-1=6 g,m(H)=
9 g
18 g·mol-1
×2×1 g·mol-1=1 g,m(O)=
15 g-6 g-1 g=8 g,所以x∶y∶z=6
12∶
1
1

8
16
=1∶2∶1,故有机物A
的最简式为CH2O。

(2)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则含有—COOH ,又最简式也为CH 2O ,故为CH 3COOH 。

(3)因为A 中有六个碳原子,可见其化学式为C 6H 12O 6,有多个羟基和一个醛基,属于糖类物质,可知A 为葡萄糖,其结构简式为CH 2OH(CHOH)4CHO 。

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酵得到乙醇,化学方程式为C 6H 12O 6――→催化剂2C 2H 5OH +2CO 2↑。

答案:(1)CH 2O (2)CH 3COOH
(3)CH 2OH(CHOH)4CHO
C 6H 12O 6――→催化剂
2C 2H 5OH +2C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