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保护帽浇筑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塔保护帽浇筑施工方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铁塔基础保护帽浇筑施工方案编制:
时间: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110-500kV架空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1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0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混凝土由水标准》JGJ63-200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1987
《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
2.标准工艺概述
拟应用的标准工艺名称、作业地点及作业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工艺编号,项目名称是基础防护工程,工艺名称是保护帽浇筑;本工艺适用于地脚螺栓式铁塔基础,对塔脚及地脚螺栓进行防护。

工艺特点
2.2.1每基铁塔保护帽在同一单位工程中均按统一工艺要求制作,做到统一美观。

2.2.2保护帽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执行,并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实验室出具的配合比报告。

2.2.3浇筑用模板采用统一定制的钢模板。

2.2.4保护帽顶面留有排水坡度,排水坡度以运行单位确定的坡度值为准。

2.2.5保护帽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进行修饰。

2.2.6保护帽的每个面与基础面保持平行,无扭转现象。

3.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和条件
人员准备
根据施工需求配备专业抹面人员,以保证保护帽表面工艺美观。

表1 人员配备表
机械准备
按单个作业组及人员配备情况,进行相应的机械及工具准备,以保障施工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

表2 机械及工器具配置表
材料准备
浇筑保护帽所用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所有现场使用的材料必须经建筑试验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1水泥
1)宜采用铁塔基础所使用同品种、同标号水泥。

2)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报告且试验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3)每200t取样检验一次。

每批水泥到货后必须经送质量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运至现场使用。

4)运到现场的水泥应选择较高地势堆放,下部衬垫隔潮,上部用防雨蓬布盖严。

5)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或因受潮结块,严禁使用。

6)不同品种、标号不得在同一个保护帽中混合使用。

3.2.2骨料
砂石料在现场堆放场地应避开积水或雨水冲刷处。

在运输、装卸及堆放过程中应防止杂质混入,且堆放处应衬垫编织布与地面隔离。

1)浇注用砂宜采用中、粗砂,应与基础工程中使用的砂一致,且含泥量不大于5%。

2)浇注用石应与基础工程中颗粒级配等级一致的,且含泥量不大于2%。

3.2.3浇筑用水
现场浇筑混凝土必须使用经采样检验合格的饮用水或河溪水。

作业方法和程序交底
3.4.1作业方法
模板采用统一定制钢模板,并采取脱模措施。

现场浇筑混凝土采用人工搅拌,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相结合施工方法。

3.4.2程序交底
保护帽浇筑前,由技术负责人依据《保护帽浇筑作业指导书》、《110-500kV架空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及《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1版)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各自岗位职责、任务分工及施工工艺要求。

环境条件
3.5.1保护帽浇筑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并签字认可后方可浇筑。

3.5.2保护帽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应适宜,不宜在环境平均温度低于5℃时浇筑,若浇筑需采取保温措施。

3.5.3塔基处于酸、碱性地带时,应预先采取塔腿周围的除酸、碱措施。

3.5.4塔基处于牧区或村庄附近时,应留人看护,防止外力破坏。

4.作业工序和方法
标准工艺工序之间的关系
4.2.1
1)保护帽的几何参数的确定:以保护帽的宽度应保证塔脚板和地脚螺栓保护厚度不小于50mm,高度应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为宜并不小于300mm 为原则,确定各种型号塔脚板的保护帽高度、宽度及排水坡度,做到工艺统一。

2)根据保护帽参数定制模
板,模板应采用钢模板且表面光洁。

3)支模前对地脚螺栓、螺帽
规格、数量进行检查,并复紧一次;检
查塔脚板与基础面的接触情况,如有缝
隙应进行灌浆填实。

4)对基础表面及塔脚板进行清洗。

5)以上工作完成后请现场监理进行验收检查,合格后留存数码照片,照片按照基建质量〔2010〕322号《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进行拍摄,归档。

6)现场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将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后进行拼装找正。

4.2.2保护帽浇筑
1)按照配合比设计报告进行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应在铺设的铁皮搅拌平台进行,避免混入土及杂物。

2)混凝土人工搅拌方法:先将砂与水泥倒在搅拌平台,翻拌2-3次,搅拌均匀后加入水,继续搅拌2-3次,搅拌均匀后投入石子,在搅拌数次,直到石子与灰浆全部搅拌均匀。

图二 浇筑完成的保护帽成品
3)
振捣从一角开始,沿模板一边逐渐向前推进。

先振捣半边,然后
再振捣另半边,结合部分要重合。

振捣器应“快插慢拔” ,振捣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一般捣固时间为20-30秒,使捣固后的混凝土不再有下沉,气泡不再出现,表面出现灰浆为止。

对模板边角应用捣固钎配合捣固,以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4)
保护帽上表面在应在凝固前进行先收光3-4次,浇筑结束后先收
光两次,2h 后再细收一次。

4.2.3拆模 1)
拆模时间为:温度>15℃,24小时;温度10~15℃,48小时;温
度5~10℃,48~60小时。

拆模时应自上而下进行,敲击要得当,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拆模后仔细检查是否有飞边情况,并及时处理。

2) 拆模后及早清理塔腿及基础表面的混凝土浆,以免造成二次污
染。

4.2.4养护
1)保护帽浇筑完成后根据气温情况进行养护,炎热的夏天应在保护帽抹面完成3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当气温在15~25℃时,可根据情况拆模后进行洒水养护;当气温在5~15℃时,可在保护帽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用土进行覆盖养护;当气温在5℃以下且夜晚温度在0℃以下时,必须采取冬季施工的养护方法。

2)当进行洒水养护时,需用草帘覆盖在保护帽上,保持湿润。

5.控制、补缺和纠偏重点措施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采购,运输,保管按规定要求进行,对于运至现场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经发现不合格或过期的材料应立即清出现场。

现场所使用的震动棒应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并备用一套。

混凝土搅拌过程严格按投料顺序及搅拌方法进行,并邀请现场监理全程监督。

个别塔脚板内侧靴板影响,造成拆模后保护帽内侧飞边,拆模后应及时处理。

若因个别塔脚板上的防盗螺栓影响抹面时,可适当调节保护帽顶面排水坡度。

6.质量验收标准
质量检验按《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表5.3.1中的检查检验项目及《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1版)附表B-2-2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