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吉林甲级申论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吉林甲级
第一题
1.占比低,缺乏政府资源优势,社会认同度低。

2.缺少公平竞争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制度不完善,注册难,被官方机构垄断和排挤。

3.吸引人才难:落户难,知识产品发表途径少,反响差,体现不出相应价值。

4.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落后,有效盈利差。

5.业务范围窄,缺乏国际视野。

第二题
关于B市高校智库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高校智库建设成绩显著:1.高校主动参与研究地方课题成常态。

2.申报研究课题,形成特色智库雏形。

3.高校积极参与,政府求智若渴。

形成深度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4.学者到地方挂职锻炼,参与经济建设。

但智库发展存在一些问题:1.缺乏合作机制,没有固定畅通渠道。

2.政府数据不共享,缺乏主动性和热情。

3.职称评价体系重论文、科研,轻贡献和实践。

4.教师缺少创新,研究方式传统。

5.研究成果难量化,智库数量多,质量差,缺少协同创新。

因此要:1.完善合作机制,成立研究院,引入专家论证,创新机制。

2.实现信息数据开放共享。

3.完善评价机制,提高创新能力。

4.建立相应平台,提倡创新协同,建立智库联盟。

只有当智力产品被决策者采纳,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切实推动作用,智库才能真正成为智力支撑。

推动智库建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第三题
“柔性”引才是指打破体制等因素限制,建立开放式高端智库人才引进平台。

此举是科学合理的。

理由:1.采用顾问指导等引才方式,建立重业绩的考核管理和评价激励办法。

2.健全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低成本、高效能模式,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吸附效应。

3.避开刚性引才阻碍,避免各种变化带来的不便,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

4.引进沿海省份人才和“银发”智库人才,促进教育、医疗等事业发展,加强合作创新。

5.聘请谙熟省情、市情乡贤名士,有乡土情结,更负责任和义务。

因此: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行科学机制,稳妥举措,建立合同契约,约束机制。

第四题
聚集众智,建高水平智库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提到“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建设一栋大楼不可能只靠一颗树木,辽阔的大海也不是只有一条河流。

古人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加强智库建设,汇聚各方面的智力资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时代发展。

近年来,我国智库发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随着形势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民间智库发展滞后,参与科研项目、决策咨询较少,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缺乏。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
记的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聚集众智需推动民间智库发展。

智库建设不能光靠某些人的一时热情,也不能只靠政府的扶持、民间公益组织的捐赠维系,需要激发智库团体的内生动力,确保其持续、长远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完善政策环境和法律制度,扫清民间智库注册障碍,从源头上保障公平。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投入,丰富民间智慧成果的发表和展示途径,促进智库成果的量化和转化。

最关键的是,民间智库应该开拓自身视野,借鉴国际经验,创新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选择新颖的课题,丰富盈利模式,拓展业务。

聚集众智需动用社会各界力量。

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加强组织性,完善合作机制,搭建平台,建立研究院,加强协同合作创新。

一方面,针对高校智库在学术圈活跃但成果难以传递到政策决策者层面而无法落地的现实难题,应该加强政府与高校智库的合作。

搭建平台,建设研究院,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以签署协议的形式将合作固化,保证其长期稳定的发展。

另一方面,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智库数量多但是各自为阵的现状,鼓励高校智库协同创新,打破传统组织模式,建立智库联盟,精准发力,共同开展重大课题研究。

聚集众智需群众广泛参与。

首先,应打破体制身份的障碍,让更多布衣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

利用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储备,推动智库建设民主进程。

其次,还要打破空间地域的限制,跨区域引进人才,以用为本,唯才是举。

最后,也要打破智库性质限制,大力发展民间智库,从资源、公平竞争环境方面给与支持。

建设智库要广泛发动群众,也要甄选群众智慧,让智库有“库”又有“智”。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谁拥有了智力资源,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库,需推动民间智库发展、动用社会各界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共同打造,共同建设,让“智者”占领智库,让智库发挥价值,更好的引领时代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