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知识点练
习第四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
该画的作者是( )
A、吴道子
B、赵孟頫
C、阎立本
D、张择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元杂剧奠定了中国戏曲诗歌、音乐、舞蹈结和的艺术特色,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其中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之一《西厢记》是( )的作品
A、关汉卿
B、王实甫
C、苏轼
D、李清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穿越时空隧道,今天北京的一个商人到唐朝的都城经商,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
A、乘船经过永济渠
B、买曲辕犁
C、看颜真卿的书法
D、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某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准备撰写一篇有关北宋时期科学发展的毕业论文,他们最应该参考的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资治通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下图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这是因为这幅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繁荣的商业景象。
这幅画是( )
A、《清明上河图》
B、《洛神赋图》
C、《送子天王图》
D、《步辇图》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果有人在南宋时期写了一本历史论著需要出版,当时他能采用的最先进的印刷技术是( )
A、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
C、雕版复印
D、电脑打字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读史使人明智。
《史记》与《资治通鉴》被称为是“史学双璧”,《资治通鉴》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连线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宋——赵匡胤——澶渊之盟
B、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
C、南宋——毕昇——雕版印刷术
D、清朝——宋应星——《天工开物》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
该史书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所述老子的“名著”是什么?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战国时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请列举其中一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当时“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各国“纷纷遣使到唐朝”的目的是什么?日本仿效唐朝进行了什么改革?
根据表格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
这一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郑和船队受到热情接待的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以上材料蕴含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黏(nián)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析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除此之外,中国的哪项发明传入欧洲后,引起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培根所说的“三种东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2015.贵州省六盘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赋、楹联、绘画、音乐、曲艺等。
材料一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诗人、词人及流传千古的名句。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等
材料二图3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
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扑面耳。
”
图3
材料三欣赏下列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
请问材料一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作者是谁?他被人们尊称为什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作者是谁?他开创了什么词风?
""
材料二中图3这幅作品的名称是什么?属于国画的什么类型?突出反映当时社会的什么景象?
""
材料三图4、图5、图6反映的书法的字体分别是什么?
""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宋朝谁的诗句?
""
诗中对项羽作了怎样的评价?
""
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