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发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发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孙慧
【摘要】本文介绍了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岗位聘用、校企合作、学校科研项目及新专业产生过程等四个方面的交流经验,希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能有所指导和借鉴。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s the experience of Deggendorf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in such aspects as professor employment ,universit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new majors ,hoping that these can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
【期刊名称】《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4
【总页数】3页(P9-11)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作者】孙慧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9.1
德语文化圈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已将“职业教育学”作为大学的一门独立学
科进行传授与交流,既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又取得了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
现在,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在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笔者在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研修班学习期间,对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教授岗位的聘用、校企合作、学校的科研项目及新专业的产生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学习研究,现将自己的心得作一总结,以期对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所帮助和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简介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德国职业教育学校。
随着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再加之劳动力逐年减少,企业需要的工程师也日渐短缺,在此背景下,德国职业学校加强科学技术理论和实践教育,逐步发展为现在的应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应用科技大学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还可以和综合类大学(University)合作授
予本校学生博士学位。
目前,应用科技大学以其实践性教学和应用性科研等特色赢得了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认可。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统计,到2013年底,应用科技大学注册在校生共82.8 万人,约占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3〔1〕。
二、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简介
(一)教授岗位的任选、聘用及权益
德国《高等教育总法》规定:“除了拥有博士学位,担任应用科技大学教授还必须
拥有相关领域不少于五年的实践工作经历,并且其中至少有三年是学术性机构之外的工作。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除了常任的专职教授外,还大量聘任来自企业界或其他社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中层管理人员、技术带头人等来校兼职教授〔1〕。
图1 教授岗位的任选和聘用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里要保证20 ~30 名学生有一名专职教授,而要想成为专
职教授则要通过严格的选拔,而不仅仅是看候选人的成绩。
学校的选举委员会要对候选人的个人资历、教学资源和专业资源这三项进行打分。
选举委员会由4 ~5
名学校教授和若干名通过选拔的学生组成。
这三项中如果有一项不通过,候选人将被淘汰。
如果三项都通过将进入下一轮选拔,下一轮包括测试性讲座、必选题和选修题,必选题由学校的教授出题。
教授岗位的任选和聘用流程如图1 所示。
在德国,教授更希望有自由的权力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自由是他们的权力也是他们的义务,不希望自由的权力受到限制。
学校和教授之间是尊重和负责的关系:学校
十分尊重教授的意见,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授自己决定;教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会与同专业的其他教授和讲师讨论,并听取学生的要求。
教授的任务是teaching、learning、researching,在这整个过程中,系主任是不参与的,系主任的主要职
责是确定研究方向、教学方向和大体框架。
(二)新专业的产生过程和决策流程
在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教授对社会需求、就业情况、学校自身条件作出调研后,认为有必要开设新的专业,便可以向校长提出,由校长和州教育部长负责审批,但最终能否开设这个新专业则由学校的决策委员会决定。
决策委员会主要由校内教授和来自大型企业的专家组成,他们要对开设的新专业对学校及该州将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科学贡献进行分析,新专业的开设流程如图2 所示。
在新专业的开设过程中,决策委员会还要负责对该专业进行监督,每五年进行一次评审,包括教授的资历、所开课程的科学性和财政状况,同时,委员会还负责校长的选举和学校的发展方向。
图2 新专业的开设流程
(三)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
学生在完成理论课学习之后可以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知识被分配到各组后,开始制定项目计划。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老师的角色是遇到问题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或者老师特意为学生制造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的好习惯,这体现了学生和教授在科研项目中的互动,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协同合作关系。
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流程如图3 所示。
老师普遍认为给学生制造一些让他们犯错的机会是必须的,也就是说学生失败的可能性是必须要考虑的。
失败后学生要分析原因—寻找方法—再去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习惯,即注重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方法的寻找和结果的分析,但前提是老师允许的这个“有意的错误”不能对整个科研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不断出现的“错误”,学生会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图3 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流程
(四)实习岗位的确定及校企合作
争取和安排学生在企业中的学习岗位主要有三个途径:1.通过该校教授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2.企业将所提供的实习岗位信息发布在对口大学的实习网站上和自己的招聘网站;3.学校的“实习办公室”去企业咨询可接纳学生实习的岗位后,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和申请指南等帮助。
应用科技大学本科专业是7 个学期,第6 学期是实践学期,在企业中进行,第7 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可以在学校或企业中进行。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优势最大化,学校规定学生不去企业实习则无法毕业,德国的校企合作能成为世界学习的楷模,除了政策保障外,还有德国的社会现状:首先,目前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和工作机会是基本相等的,企业接纳学生实习不会给企业带来负担。
德国的左纳(Zollner)公司,是全球排名前15 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是德国的电子业巨头,该公司与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拥有多年且良好的校企合作。
学生在左纳公司实习期间,公司会给
学生提供两种类型工资,一类是400 欧/月,这类工作称为minijob,公司和个人都无需上税;另一类是700 欧/月。
虽然实习期间公司给学生发工资,但学生毕业后仍然可以自由选择去向。
其次,企业可以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岗位,并且以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研究的题目,学生可以得到大学导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指导。
应用科技大学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
左纳公司规定,如果毕业设计与公司项目有关,学生会有500 ~1000 欧/月的工资,若与公司项目无关,企业则不支付工资。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教授的聘用制度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任选教授有着科学的流程和人性化的考虑,一是科学的流程实现了大学对教授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兼具的要求,同时也考虑到学生候选人的满意度;二是教授有权决定自己的教学,学校行政机构对教授研究项目和学生教学没有行政命令和干预,确保了教授的学术地位;三是教授有权利和义务为满足社会需求开设新的专业,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确保了教授的社会地位。
(二)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是德国的制度确保了学生实习岗位和机会,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和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机会学生可以“学有所用”,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教授可以把大项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小组参与进来,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教授注重学生问题的思考、方法的寻找和尝试、碰壁后的反思、经验的总结、团队的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陈正.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历史变迁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2014 (10):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