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课件 第五章 政党制度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2004年大选的胜利,第二次当选为总统。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
1、政党、政党政治、政党制度
2、政党制度的含义:
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 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 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政党制度的类型
通常,根据数目、政党关系、政党 与政权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察, 可以把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划分为三种主 要 类型:
近代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 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历史过程中产生 的,在实施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过程中发展和演 变的。
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议会制度 思想文化条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2、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方式
(1)体制内政党
在英美等国,议会中不同的政治派别或政治联盟, 随着政治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政 党组织。
日本自民党和瑞典社会
民主党曾分别创造了连续执 政38年和44年的神话,如今 仍是执政地位。
3.一党制
(1)概念
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一个政 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 在或与之争夺政权。
(2)一党制的典型形式
A、法西斯国家的一党制 特点::
※国内只存在一个唯一合法的政党; ※党魁个人独裁; ※以恐怖和暴力来维护国家统治; ※实行党政合一的政权形式。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1. 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
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 3.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具有高
度的组织纪律性; 4.是无产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5.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二、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 地位和作用
历史阶段回顾
(1)
健康发展时期
(1949—1956)
(2) 遭受破坏时期
(1957—1978)
(3) 恢复和建设时期
(1979—至今)
B、民族主义国家的一党制
主要有几内亚、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 扎伊尔、索马里、缅甸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一 党制,程度不同地承认公民有一定的民主权利, 不同于法西斯国家的一党制。
形成过程:五种情况
弱点:
①党派斗争、利益集团斗争由党外转移到党内, 导致党内有党,党中有派。 ②维持一党制统治及民族团结主要靠执政党领导 人个人的人格与权威,以及这些领导人在各派 间推行的平衡政策,其后果是权力日益中,决策 日益转向幕后。 ③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的长期落后和领导人的思 想素质等因素,不少发展成为独裁统治,政变频 繁,部族斗争非常激烈。
基本内容
简要说明
政治 基础
基本 方针
主要 方式
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社会
领导核心与政治
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是联系一部 盟友的关系
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的组织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 相照,荣辱与共
从8字方针到 16字方针
政协会议、协商会议、座谈会、 谈心活动、约请
政协组织没有 立法权,但有建 议权
(三)当代西方国家政党制度 的新特点
❖ 首先、普遍出现了政党联合趋势。 ❖ 其次、逐渐出现政党政策趋同的现象。 ❖ 第三、传统的左翼与右翼政党经历了此消彼
长的过程。 ❖ 第四、一些边缘性小党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凸
现。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和 政党制度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特征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 展
黄炎培、胡厥文、孙起孟、 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成思危
许嘉璐
从事科教出版文化事业的 中、高级知识分子
蒋正华
从事医疗卫生科技文教事 业的中、高级知识分子
罗豪才
归侨和侨眷
重庆
韩启德 张克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事医药卫生科技文教事 业的中、高级知识分子
台湾省有关人士
特点: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 前提;
(2)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 (3)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B、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 的两党制
基本特点:
❖ 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
❖ 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 纪律。
※ 比较英、美两党制
①以英美为代表的两党制的共同特点:
❖ A、国内存在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 两大政党;
❖ B、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
❖ C、两党制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
❖ (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1.特点 ❖ (1)允许一个以上的合法政党存在,运行
其他政党参政和议政;
❖ (2)政党之间的关系是非竞争性的,其他 合法政党以某种方式与共产党联合,以达到参 政议政的目的。
❖ 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制的典型国家是中国。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制度的特点
三、政党的产生
1、政党产生的原因 2、政党产生的条件
四、政党的作用
1. 政党具有整合社会的作用; 2. 政党具有表达和凝聚民意的作用; 3. 政党具有扩大政治参与的作用; 4. 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作用。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 和政党制度
一、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
1、资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条件
特点: ❖ 联合执政; ❖ 政权更迭频繁。
C、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特点: ❖ 多个政党存在; ❖ 只有一个政党占据明显优势。
类别
简要说明
典型国家
两极 多元 体制
在众多政党中,两个传统大党长期 对垒,通常甲党联合某个小党组成执政 党联盟上台执政,乙党与其他小党则在 议会中形成反对党联盟。(两大一小)
德国政坛上两大阵营的主 体分别是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 小党有绿党、自民党、共和党 等。
党 的 基
2.政党是有 纪律的组织
政党具有系统的组织机关和 组织纪律,是发挥阶级的领导 者和组织者作用的重要条件。

3.政党有自
党的政治纲领是一面旗帜,

己的政治纲领
通过这面旗帜把党员集合起来, 为实现政治目标而奋斗。

4.政党围绕
着国家政权 开展活动
政党的活动都与国家政权 有关,资本主义国家政党通过 竞选而轮流执政,社会主义国 家的共产党是既定的执政党。
(2)体制外政党
在其他国家包括战后独立国家,议会以外的某些 政治组织,随着力量的壮大和政治地位的合法化而发 展成为政党组织。
二、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1.标榜“超阶级性”;
2.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
3.组织特征上两极分化;
4.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奉行合法反对、公平 竞争原则。
图片说明 民主党总统候人克里祝贺其竞争对手布什赢
(一)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 心;
(二)党核心地位和作用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
(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
➢ 特点: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合法政党,代表 广大人民单独执掌国家政权。
➢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起源于苏联,苏东剧 变后,这种政党制度在原苏东地区已经逐渐 消失,目前实行这种一党制的国家主要有越 南、老挝、古巴、朝鲜等国。
两党制、多党制、一党制。
1、两党制
(1)两党制的概念
指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两个最大 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 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 度。
(2)两党制的 典型模式
A、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 两党制
基本特点:
▪ 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
▪ 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
或集团并为实现其利益而进行活动 的政治组织。
五家为比,五比为闾, 五闾为族,五族为党。 —《周礼》
政党者,以国家之目的 而结合者也;朋党者,以 个人目的而结合者也。
— 梁启超
埃德蒙·柏克是18世纪 英国国会议员,是资产阶 级保守主义思潮奠基人。

特征
基本含义
、 政
1.政党具有 鲜明的阶级性
近代以来,社会各阶级、各 阶层之间的冲突一般集中表现 为政党之间的斗争。
2.多党制
(1)多党制的概念
多党制,就是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多 党并立,各政党都可以依法单独或联合其 他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2)多党制的类型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特点: ▪ 政党数量多; ▪ 各政党往往阵线分明的左右两大阵营,
轮流执政; ▪ 政权的更替往往取决于第三党的结盟政
策。
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3)当代两党制的新变化
❖ A、政党的阶级基础趋向一致; ❖ B、两党政策与立法的趋同现象显著。
(4)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的实质
❖ 第一、两党制是实现整个资产阶级统治持久 稳定的“两手办法”。
❖ 第二、两党制是调节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 集团矛盾的政治工具。
❖ 第三、两党制是资产阶级进行民主伪装的重 要手段。
多元 并存 体制
在众多政党中,各党力量比较均衡,
通常是几个党以微弱多数的政党联盟上台 执政,但政党联盟脆弱,政府更迭频繁。 反对党力量较为强大。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每届
政府平均寿命不到8个月,第 四共和国每届政府寿命不到6 个月。
一党 独大 体制
在众多政党中,其中有一个党力量
最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因此而长期 单独执政。反对党力量较为弱小。
②英美两党制的区别:
❖ A、英国政党制度与议会制相结合,两大党 围绕议会下院进行活动,目标是争取下院的 多数席位;美国政党制度与总统制相结合, 两大党竞争的主要目标是总统宝座。
❖ B、英国政党组织纪律较严格,两党议员各 自按照议会党团的指示进行投票;而美国政 党组织松散,没有严格纪律,两党议员根据 议员所在地区的公民的利益投票。
中国农工 民主党 中国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 自治同盟
成立时间 1949.11 1949.3 1945.12 1945.12 1930.8 1925.10 1946.5 1947.12
成立地点
北京 重庆 重庆 上海 上海 旧金山
现任主席
发展对象
何鲁丽
原国民党内的左派以及原 国民党军政人员
丁石孙
从事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 分子
第五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理论概述
一、政党的含义
类别
基本概念
简要说明
古代中国 近代中国 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1.基层组织 2.民间组织 3.宗派组织
以国家的目的而结合起来的 社会团体。
政党就是大家基于一致同意的某些特 殊原则,并通过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
益而团结起来的人民团体。 政党是指代表某个阶级、阶层
全部成员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
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 致公党、九三学会、台湾民主组织同盟。
全国工商联 无党派人士
相互关系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
参政
名称
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 同盟
中国民主 建国会
中国民主 促进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