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自学自练有效指导的“要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自学自练有效指导的“要领”
结合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现以课堂中自学自练的有效指导我们总结如下:
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学自练的运动技术动作产生信心。
一节课的新内容并非完全都是新的,而是在原有的身体素质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发展。
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对新的运动从电视媒体和各类运动竞赛中有所见识,是可以理解的。
即便在平时的课余时间中因好奇而尝试过,但不能去掌握要领,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这些往往是教材的难点,或是学生练习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由于学生的那一窍不通而造成不能掌握要领等。
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是需要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老师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也就有了对学生课堂和课后自学自练的信任,学生自学自练也会通过你的点拨有了信心。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自学自练方法的指导。
初期可以给学生出示完整的自学自练指导,目的是培养自练能力应从提高学生的认知入手。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体育认知,保持学习锻炼的积极性,由被动锻炼到主动锻炼。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采用不同形式的相互观摩与分析,提高其分析、鉴别能力。
并向学生说明自己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从什么角度提出的问题,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从哪些不同的方面去思考,解决了什么类型的问题就掌握了什么样的内容等。
第三,能力的培养。
体育课上练习的组织和方法,既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可用以下方法:⑴带领法。
由教师或组长带领,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安排练习的地点、时间、强度、次数等内容。
⑵合组法。
按教材要求、教学需要和所能提供的条件,实行学生自行组合,互相帮助。
⑶自组法。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个人编选练习内容,安排锻炼。
当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增强时,老师就可以只说出自学自练的内容和时间要求,把自学自练指导变为完全开放的形式。
(三)指导的要求
教师的指导要能够保证让学生在有意义的,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思考路线上进行自学自练,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参与运动和无效的活动,这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关键。
当然,教师的引导不能太具体、太“露骨”,否则就无需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师的引导必须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从而给学生留下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发现、创造的思维空间。
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方法的传
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去,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自评、自练的能力。
体育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内含义:一是,在具体的体育项目学习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认识具体的体育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学生在一定的体育学习情景中,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体育学习方法。
具体要求:
1、依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进行体育教学中自学自练的有效指导。
进行学法指导必须从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出发,指导学生掌握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体育教学中自学自练的有效指导。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的不同生理、心理发展过程,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将直接影响学法指导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学法指导的选择与安排,应以指导学生全面锻炼为主,以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各部位组织、机能、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