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夏天吃的冰棍让人作呕冰块储存售卖由官府管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夏天吃的冰棍让人作呕冰块储存售卖由官府管制
中国古代夏天用冰块消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时人便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给食物保鲜、做冷饮。

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曾发现战国时期的冰井。

战国时期的“冰箱”,曾侯乙墓铜冰鉴缶
古人获得冰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天然冰,一种是人造冰。

在北方冬天结冰的地区,人们从结了冰的河面或者湖面,凿取方便运输大小的天然冰块,运至专门修建的冰窖中,周围用草和泥土进行密封隔热,等到夏天再取出,用于宫廷和贵族人家的消暑之用,也卖于餐馆旅店和个人。

还没堆满冰块的冰窖
在不结冰的南方,人们用硝石溶于水中获得冰块。

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钾,人们发现它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出这种人造冰。

冬季藏纳冰块于冰窖的习俗,在古代有专门管理此事的官吏,并建有窖冰的“冰井”,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部门任职人员达到80人之多。

搬运切割好的冰块
要说藏冰的规模,那得数清代,在北京的四周,沿城墙外面的护城河,冬天在这里取冰要经过官府,通过拍卖或者授权得到售卖和取冰的权利。

冬季通常有三次从护城河里取冰,第一次在冬至,还有两次在冬至以后,等这三次以后可以允许其他人取冰藏冰。

《大清会典》说当时紫禁城内有5口窖,藏冰25000块;景山西门有6口窖,藏冰54000块;德胜门外3口窖,藏冰26700块。

沿街售卖冰块
取冰者会穿上厚棉袄和毛毡柳条靴,还会带上防止强光反射的眼罩,一般在晚上取冰,天亮后再运走,有的用骡车运输,有的用独轮车,或者用碎冰铺设滑道,把冰拖到附近的冰窖里。

这些冰块在运输和存储中都是不讲究卫生安全的,除了用于室内降温以外,也被直接混合在肉类和蔬菜里用于保鲜,也有直接放在饮料里食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卫生标准未达标”,对于习惯喝生水的古人来说,夏天看到晶莹剔透的冰块那是非常诱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