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医疗卫生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医疗卫生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
闫纯锴;包冀强;路毓峰;胡金石;柳玮;宁秀君
【摘要】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医疗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石家庄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城市基本情况、人口健康情况、卫生服务状况、卫生资源情况等.结果人群健康水平较低,医疗资源总量水平偏低,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区域内全行业管理不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结论针对发现的问题,应强化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管理职能,制定和完善区域卫生规划,提高人们健康水平.
【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33)007
【总页数】4页(P841-844)
【关键词】卫生资源;问题解决;石家庄
【作者】闫纯锴;包冀强;路毓峰;胡金石;柳玮;宁秀君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局规划办,河北,石家庄,050021;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局规划办,河北,石家庄,050021;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局规划办,河北,石家
庄,050021;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局规划办,河北,石家庄,050021;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保健部,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监督局稽查考核处,河北,石家庄,0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1
医疗卫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加强了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步伐,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制约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为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医改工作进程,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1],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本研究对区域卫生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1 对象:石家庄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调查内容包括城市基本情况、人口健康情况、卫生服务状况、卫生资源情况。

1.2 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表获取调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调研报告中数据主要以统计年鉴和卫生年鉴为准,因部分指标2010年数据尚未公布,采用2009年数据[2]。

2.1 人群健康水平:对比2009年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孕产妇病死率、婴儿病死率
3项指标,我市人群健康水平远低于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除孕产妇病死率指标外,与周边的合肥、郑州等省会城市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见表1。

2.2 医疗资源总量:截至2009年底,省会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和医院床位数分别为1.73名、1.37名和
3.79个,与经济发达地区和郑州、合肥等周
边省会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

2.3 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中心城区医疗设施相对集中,卫生技术人员、大型医疗设备相对过剩,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缺乏,医疗条件差,卫生技术人员相对缺乏。

2010年度省会医院情况,见表3。

2.4 区域内行业管理:只有10所医院的739张床位隶属于市卫生局直接管辖,分别占城区医院数、床位数的11.6%和26.1%。

2010年度省会城区(含矿区)医院
情况,见表4。

2.5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截至2010年底,全市有90%的村卫生室为村医自住房或租用房,587个行政村未设置村卫生室,乡村一体化尚未实现,村医各自为
政的“医疗大排档”现象比较普遍;2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政府举办的只
占到17.7%,公益性不够突出。

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缺乏,素质偏低。

各县(市)区平均仅有11.53名在乡(镇)、社区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这些人员中仅
有30%拥有执业资格,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9.48%,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的仅为
1.84%,无职称和初级职称者占到80%以上。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
情况,见表5。

2.6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与结构:市属医院4 602名卫生技术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仅为715例,占15.5%,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 129名,占24.5%,缺乏高学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尖端人才,与省直医院、兄弟地市、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基层医疗机构中全科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匮乏,医护比例失调,截至2010年底,省会共有执业(助理)医师21 669名、注册护士15 532名,医护
比为1∶0.72,远未达到1∶2的标准要求,也低于全国1∶1.16的平均水平。

2010年市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和学历情况,见图1,2。

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在医疗资源方面存在人群健康水平和医疗资源总量水平偏低、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区域内全行业管理不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3-5],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财政投入长期不足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了全市包括医疗卫生设施、设备和卫生技术人员等在内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人群健康水平和医疗资源水平偏低[4]。

②全市缺乏适应实际情况需要的区域卫生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和建设无章可循,致使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不合理[1]。

③长期以来“重医疗,轻卫生,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造成了医疗卫
生资源配置呈“倒三角”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5]。

④作为省会城市,石家庄市尚未实现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全行业管理,存在多头审批,造成机构设置重叠[6],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机构条块分割、无序竞争,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利用和调整。

为有效配置医疗卫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针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以下对策:①强化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卫生资源的宏观调控[7]。

探索逐步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3]。

②制定和完善区域卫生规划[8]。

区域卫生规划是近年我国提出的旨在改善卫生资源、提高卫生系统绩效的重大政策。

主要根据人口数量和分布、服务需求、地理、交通等因素,科学编制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

③立法保障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从法律法规层面加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和建设管理,通过制定和实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法律法规,达到均衡配置和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

④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梯度层级分明、布局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9],使卫生事业协调、同步发展。

⑤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注重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卫生人才质量建设,加强全科医师培养与配备,使城乡区域分布更趋合理,实现城乡卫生人才协调发展。

【相关文献】
[1]陈晓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重组的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3):373-374.
[2]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石家庄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436-438.
[3]谭勇,梁勇,凌莉.广东省城镇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5):268-270.
[4]陈晓星,时力华,么太成.唐山市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及重组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05,
25(6):32-33.
[5]侯占伟,吴焕.浅析我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4):255.
[6]朱航辰.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职业时空,2009,5(5):32-33. [7]王琳,柏高原,姜燕.天津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践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1,28(10):11-13.
[8]张志钢.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研究特点[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13-14.
[9]张宗光,张绍军,李新民.2011-2015年河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定思路与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6):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