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智慧警务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智慧警务体系研究*
王斌君张培林2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山东省日照市公安局
摘要:针对目前社区智慧警务工作研究不够系统的问题,首先,梳理了社区警务的工作体系,首次提出了时间维度的基础、检测和响应三方页工作的BDR模型,其与五要素维度、领域维度和分层维度一起构成了社区警务的四维工作体系。

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计算为特征的新技术形成的社区智慧警务体系,提出了目前基于大数据的以动态变化信息感知和异常行为智能分析为主的社区智慧警务重点和核心工作。

关帧ttK智物彌大瞬AT智能移动互联网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智慧楼宇等成为了当前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和亮点。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的社区警务工作在全国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社区智慧警务也成为了当前公安机关的研究热点。

目前,社区警务智能化水平不高、不彻底的问题依然存在。

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对社区警务工作理解不够。

由于社区警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f正在探索过程中的问题,社区警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等也在摸索过程中。

由于没有彻底搞明白社区警务工作的目标,从而失去了信息化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其二是对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理解不够,信息化的智能应用不彻底,没有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潜能。

为此,本文首先分析和梳理了社区警务工作,无论是人工^成还是通过信息化的智能应用系统完成,首先需要明白社区警务需要干哪些事、需要做哪些工作,特另|雇针对我国国情的社区W#,讓备的社区W#工碎系;瞰W 为般和目标,回顾和探索社区信息化的深入应用问题,研究和提出社区智慧警务的架构和主要工作内容。

本文所提四缀t 区警貓系已贯彻于曰照市智融区警务建设中,具体实践在本期专题中另外作文详细阐述,于本文中不再赞述。

_、四维社区警务工作体系
社区警务是上个世纪70年代第四次警务革命的产物,是主动提前式警务模式的具体体现。

我国的社区警务制度既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社区警务理论,也有我国自身探索治理社会的痕迹一“片警”。

鉴于我国实行社区战略的大背景,公安机关创新的“片警”模式向社区警务转变也*基金项目:公安部竞爭选项目(编号:2018|SY]D04)成为了一种必然。

公安部相关文件I的颁布标志着社区警务工作在我国全面IES1化开展。

尽管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枷务战略的决定》(公发[2006]5号严第二条规定,社区和驻村民警应承担以下职责任务: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维护治安朋和鞅雄防范共5项核心任务,但并不全面。

尽管国外的社区警务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我国有特殊的国情,中国“公安”工作与国外“警察”工作也有很大的区别。

另外,社区警务既要完成好本社区的治理工作,也必须站在全国一盘棋的高度上通盘考量,定位好公安机关“神经末梢”的角色与职责。

鉴于社区警务工作的复杂性,本文以系统论的观点,从不同维度详细论证和分析社区警务工作的工作方法和内容,以便把握其本质特征和内涵,形成了如图4所示的社区警务工作体系。

下面分别对图仲的四个维度进行阐述。

(_)社区警务要素维
按照公安对社会治理的"五要素”模型,社区警务工作无论如何变化,但总可以归纳为人员、地点、物品、组织和案事件五个方面的要素。

人员要素是所有与社区警务工作相关的自然人信息按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属性的高度抽象与归类,如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工作对象、犯罪嫌疑人、特业从业人员
22懂察覘32019年第6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等;地点要素是所有与社区警务工作相关的地点、区域和场地类信息的高度抽象与归类,如人的住址、发案地点等;物品要素是所有社区警务工作所涉及的物品信息的高度抽象与归类,如涉案枪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等;组织要素是所有与社区治安业务工作相关的、由人组成的社会群体信息的高度抽象与归类,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非政府组织、旅馆、戒毒机构、治保组织等;案(事)件要素是所有客观发生的、由公安部门管辖的、社区中的案件、事件、事故等信息的高度抽象与归类,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治安事件、民事纠猾。

(二)社区警务领域维
社区警务工作涉及治安管理、刑事和服务共三个领域。

分域工作更有利于社区民警全面把握工作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工作。

治安管理领域是社区警务工作内容涉及最多的领域。

社区治安管理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和社区内有关组织及其人员,共同承担维护社区治安管理的责任。

从整体上看,社区治安管理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社区治安管理中最重要的社区人口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口等的管理。

其次是社区安全防范,即针对社区内容易滋生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舸牛进行的预防和控制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楙物品管制、特殊行业管理、重点场所防控和情境控制等;刑事领域主要是辅助社区内发生的刑事违法犯罪处置。

尽管按照我国警察体制的分工,社区警察不直接负责侦查办案工作。

但任何犯罪都具有时空特征,案事件一定是在某个特定空间发生的,即犯罪实事一定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社区中的。

自然地,刑事警察在侦查办案过程中,需要相应社区的民警全方位配合工作,如提供线索、摸排嫌疑人员与车辆等案事件的落地查实工作;服务领域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目前在各级公安机关和警务研究界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在社区警务中,民警服务群众的内容应当以是否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及社区治安来确定,如调处纠纷、办理群众求助、方便群众办理相关证件、主动wie困人员的社会援助工停
(三)社区警务层级维
社区警务工作涉及本地和上级部门的要求。

公安工作涉及公安部、省(直辖市)公安厅(局)、地(市)公安局、县(区)公安局、科所队以及最基层的社区,社区警务是整个公安机关管理社会、感知社会的”神经末梢”,必须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直观地理解,社区警务工作自然要围绕本社区开展相关的警务工作。

但是,社区警务也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有机组
成部分,需要站在全局的视角审视社区警务工作,只有正确
理解作为公安机关”神经末梢”的定位,才能全面理解社区
警务的全部内涵。

例如,社区警务涉及向上级公安机关通报
情报信息、将本辖区的基础信息上传到上级公安机关系统
等,也有从上级公安臓得情报开展布控等工作。

既有向上
级公安机关提供基础信息的职责任务,也有从上级公安机关
获得信息、促进本地业务的实惠。

(四)社区警务时间维
社区警务工作具有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性。

从时间维度上
看,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围绕社区安全防护开展的基础性工作(Base);在此之外,还要进行定期检测工作(Detecfo
n),及时发现异常因素及情况;对已经出现的异常因素及
情况,要及时做出响应(Response)。

由此,提出基于时间
维度的BDR(Base、Detection and Response)模型。

基础工作(Base)是指,为实现社区管理目标、采取防
护措施、进行防护管理以及预防异常情况发生,并为其他各项
相关工作打好基础、提供支持的工作。

传统社区警务工作中的工作主陶諮种备案和
另级分类等管理获取社区中的各类基础^息,使社区民警对社
区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社区民警开展相关工作打
好坚实基础;检测工作(Detection)是指,尽管基础工作中通
过爵瞬行了删能昵一定预防和耻案事件的
发生,但由于管理和技極失等原因,不能够做到百分百的防
护,这就需要通过动态检测手段来及K发现防护漏洞产生的异
常情况。

例如,区工作中2琳
翻态甌工作再如,范领域臥圍艮耐是
动态检测工作的体现。

检测工作是BDR模型的关键和核心,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只有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问题,才能及
时采取后续的处置措施;响应工作(Respmse)是在异常情
况发生之后,为防止异常因素站步发展、恶化,以便及时解
决问题,将其危害腳最小,将其她会面的影响降到最低而
翅。

例如,则寸伽邻斟纷;在桶民的情况
下,翊BW分子实施1潤険。

二、社区警务具体工作
社区警务总目标可以概括为:依托群众实现对社区中
的各类违法犯罪的预防、控制与打击,改善社区的治安秩序
和治安环境;密切警民关系,及时掌握社区的警务动态;为
上级公安机关提供及时、鲜活、准确的警情信息以及落地查
实工作,基本包括上述4个纬度的主要内容。

Police Technology2019年第6期23
目前,具体的社区警务的主要常规工作内容与四维工作体系的关系可汇总为表1O
表1常规警芻工作内容和方法
工作名称
要素维分:W分讎时间维人地物


1
晏211上

i检

§
注册备案V V V V V V V V V V V
分级分类77V V V V V V V V V
多警联勤77V V V V V V V V
巡逻守护77V V V V V V V V 走访軽77V V V V V V V 实地检查7V V V V7V V V 宣传发动7V V V
警情通报77V V V V V 服务群众V V V V
注:工作名称为目前常见的社区警务工作类型,其右侧为4个纬度中该工作涉及的内容,例如,注册备案涉及到要素维、分域维和分级维的全屛内容,但只涉及时间维的基础工作(静态)
三、社区智慧警务工作体系
社区警务工作从早期完全由民警手工完成的社区警务手工阶段社区警釦.0,发展到了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对人工工作进行数字化以提高工臟率和便于数据共享的社区警务数字化阶段社区龄2.0。

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社区警务2.0的主要问题是对社区中动态信息的感知能力较差,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不够。

随着物联网、移动计算技术的成熟,可有效地解决动态信息感知问题;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有效解决数据的深度应用问题。

我们称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背景的社区警务信息化深入发展阶段为社区警务智能化阶段社区警务3.0。

(-)四维体系下的社区智賴蒔
四维社区警务工作体系是对社区警务工作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社区警务手工阶段、数字化阶段乃至社区智慧警务阶段都要以该体系为中心和基础开展工作。

但是,社区智慧警务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等相比传统和数字化的社区警务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对其进行阐述。

1.从要素鞭看社区智慧警务
在社区智慧警务中,主要利用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对社区内的五要素动态信息自动感知和采集,如通过摄像机的抓拍与识别,可获取人员和汽车等要素的实时活动轨迹信息;利用GPS、RFID等技术,实时获取楙物品的状态和位置信息等。

这种感知采集是连续不间断的,相对全面的、实时的。

同时,这些信息可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的公安网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融合和关联分析,以及深度的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应用,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如地域性犯罪团伙、黑车运行轨迹等)和异常情况(未登记的小区常住人员、入侵行为等)等。

这样,社区民警需要做的就是对异常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落地核实,精准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麟了人工的负担,解放了警力。

2.从领区智慧酹
对治安管理和刑事领域来说,社区智慧警务主要是解决涉及”五要素”的动智异常,与要
析基本相同,不再赞述。

需要说明的是a務领域,社区智慧警务中月務工作的外延更i硫泛,内涵更加丰富。

在满足传统的群众删倾卜,其他怖关单伽工饨会与社区W#工作相结合,如情®m砲咨询、劳动争议、離教育、®r 层面的智能台纟sah社区龄的视碗围内,主体将向多专变。

与此同时,利用新林《5»服谿众(如利用制可方便相关W#服务职能的申请,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关潍区内独居老人、幼小儿童等的异常情况),月诙水平和质■将显襯高。

3.区智S(蒔
同第Y盼中社区警务层级维的分析,不再赘述。

4.从时间维度看社区智慧警务
基础工作同第一部分中社区警务时间维的分析,没有质的突破,不再赘述。

而对响应工作而言,社区智慧警务主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解决各责任主体之间方便、快捷地通知和联动问题。

社区智慧警务中的检测工作就是动态感知社会面信息的变化,及时掌握社情、民情、警情以及因为防护不周而导致的社区异常情况。

检测工作是时间维度下社区警务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及时感知到这些信息的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警务工作。

传统的社区警务是通过巡逻守护、走访艇和实地笑等方式获得这些动梯息的,信息获得相对不及时,可能会”贻误战机”;在信息化的社区警务阶段,主要将视频监控与社区民警实地工作相结合,建立动静实时监控、人机双向结合的机制,但这个阶段中仍然需要人关注视瓯发现情况,并没有真正解放人力;在社区智慧警务阶段,可利用物联网设备对检测工作的对象进行感知和识别,获取实时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可在异常情况发生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报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W利战机。

(二)社区智慧警务重点工作
社区智慧警务时代已经到来,社区警务的工作重点和模式将发生质的变化,下面是按照四维体系下的社区智慧警务的框架,梳理出来的社区智慧警务目前需要做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24廳匿32019年第6期
智慧社区警务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社区人员识^与动态信息采集
人员管理是社区警务工作永远的重点。

在社区智慧警务工作中,对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社区相关人员的识别与动态信息采集。

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社区的关键路口、重点行业和场所门口、小区大门及小区单元楼门口、小区主干道等地点安装物联网视频监控感知设备、门禁卡、指纹识装置、人脸识M装备、电子围栏等智能感应采集设备,以采集和识^人员身份信息,以及地点和时间等时空轨迹信息。

动态采集的这些人员信息可与后台的特定人员数据库碰撞t闵,可掌控社区内”特定人员”的活动情况,并通过其与后台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人工智能分析,为社区警务提供》准的社情、民情和警情等服务。

2.社区车辆信息期与动梯息采集
社区车辆信息的识别与采集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社区的关键路口、重点行业和场所门口、小区大门及小区内单元楼门口、各停车场出入闸口等地点安装初濒监控感知设备、射频电子装置等物联网智能感应采集设备,采集来往车辆的车牌信息,间与皤等^息。

动态采集到的车辆信息与后台重点车辆数据库相结合,可以发现社区内出现的“重点车辆”;通过与大数据学习的”黑车”、”作案嫌疑车辆”等AI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获得与案事件相关的车辆信息,为社区智慧警务提供精准^务。

3.社区异常检测
社区异常检测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出入社区的人员进行感知和识别,以及与后台数据库的关联分析,及时发现人员出入行为异常(与他人或自己日常行为不一样)等潜在隐患;社区内发生的异常案事件行为(重点人口异常聚集、打架斗殴、有人手持危险物品、翻越小区围墙等);水、电、煤气等信息异常检测(如突然用量大增或大减,没有等级居住的房屋却有相关的用量等);社区特殊物品状态异常检测(楙物品的位置状态变化、流动轨迹、消防通道被占用等情况)O
一方面,按照"边缘计算”的理论和思路,通过智能设备直接发现异常,如翻墙行为、消防通道被堵等;另一方面,使前端设备识S啲信息与后台大数据关联分析,进行深度挖掘的业务应用和预测分析,如经常出入小区但没有登记的暂住人员。

社区民警只需要关注和处理这些异常情况,并不需酣照僦的方越確面而没有重点的#a,从而大大节省了警力,提高了管理能力。

4.社区智慧服务
社区智慧服务的工作重点是对上下级都关注的社区人员提供精准服务,主要包括:利用门禁、视频监控等智能感
知设备,对社区需楙关注的独居老人、留守儿童、舷人
士等的生活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匕制需楙关注人员的行
为规律,及时发现异常状态;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的
技术,自动识别社区群众需要救助的行为举动,如有小孩在
水池附近/十字路口独处、老人在路边摔倒、群众在视频监
控前挥手求救等,并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将预警服务信息
精准投放到相关社区管理人员,为社区提供智慧®务,进一
步提高智慧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改善警民关系。

四、结语
社区智慧警务是社区警务工作的深度信息化,需要全
面理解社区警务工作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研
究社区警务工作,给出了四维的社区警务工作体系,并在此
全视角下,全面分析了社区智慧警务工作研究的特点和重
点:一是通过智能物联网设备和人工智能蛛动态感知与
智能识别社区中特定的人员和车辆等信息;二是通过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潜在的规律,特别是异常人员和异常
行为,为社区警务提瞬准的预警预测,使其有针对性地开
展警务工作;三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警务活动提供方
便的保障。

社区警务是一个历史不算悠久的事物,对其本质认识还
不全面、不完整;而社区智慧警务也会随着各类技术的进步
和对应用的深入认识,发生重大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
和理论研究中不断完善社区智慧警务的内涵,拓展其外延。

IS
[1]张兆端.“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几公安研究,
2014(06):19-26.
[21李温.当代西方警务模式改革及其发展趋势DJ.北京人民警家学院学扌艮,2011(02):57-63.
[3]刘海亮.新社区警务[MJ.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8.
[4]孔庆彥.论社区警务与犯罪防控回.山东大学,2012.
同王大伟.从杆石桥模式到世界警务改革的大趋势中西警务改革比较第六部分对中国警务改革的思考你公安■大学学报,
2001(01):25-31.
[6|王大伟.欧美警察科学原理:世界警务革命向何处去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7]朱颂泽.浅析智慧警务视角下社区警务建设新路径[J].湖北
警官学院学报,2018,31(03)21-27.
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民政部.关于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
意见囚.200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改革和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的
决定0.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
决定0.2006.
Police Technology2019年第6期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