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下)第三四单元课程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纲要
学科:语文
年级:
设计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纲要
课程背景
自然美景,幸福生活,人所向往;奇绝艺人,精湛技艺,令人赞叹。
这是文言文单元,这个单元所选文章,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
包括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古文以冲淡凝练、虚实相生、亦真亦幻、回旋曲折的笔触,描绘出虚构的桃花源中自由安乐、恬静自然幸福美好的自然图景,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通过对小石潭优美景色的描写,含蓄的抒发了作者因贬官而无法排解的忧伤凄苦之情;魏学洢的《核舟记》通过对核舟的描述,生动地再
现了宋代文坛上的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表现了作者对雕刻者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同时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诗经>二首》第一首通过描写一个男子思念追求一个女子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第二首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反复咏叹,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与心上人相见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感情状态。
写作(学写读后感)、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阅读这些文章,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还可以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因此我们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这个单元,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课程目标(课标与学段目标)
1.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悟、理解和积累文言词语。
3.进一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
内容和实施
评价
(一)评价方式
1.过程评价(30分)
(1)课前检查(10分)。
评价主体为教师,折算方案由师生共同商定。
(2)课堂学习状态(10分)。
根据课堂听、说、读、写互动合作等表现是否积极、效果是否良好分为四个等级,A等级8-10分,B等级5-7分,C等级3-4分,D等级1-2分。
评价主体为学生本人、小组成员、教师。
评价量表由师生共同制订,张贴于班级教室内。
(3)课后作业完成情况(10分)。
根据上交是否及时、书写是否认真、正确率是否高(表现性作业是否质量高、有创意)、有无抄袭现象分四个等级,等级及赋分同(1)。
评价主体为小组长、课代表、教师。
评价量表由师生共同制订,张贴于班级教室内。
2.单元检测(70分)计分方法为原始得分÷120×100×70%,换算之后的的分计入本学科学期量化分。
3.单元总评(100分)
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单元检测成绩。
(二)评价结果处理
总评成绩95分及以上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5-74分为达标,55-64为准达标,54分以下为未达标。
根据学生单元总评结果,教师给予针对性的评语及改进建议,学生作品、评价结果、教师建议等放入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评价,便于学生及家长了解学业成长情况。
评价示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纲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演讲词。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的一篇演讲稿。
这是一篇即兴演讲,是闻一多先生面对敌人的手枪,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的绝唱,是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旗帜,是一篇义正辞严的讲演,极有鼓动性,感染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作者有感于中国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足,结合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及个人经验,在文章中阐明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强调了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忠告。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本文节选了王选的一生中的三次重要抉择,每次都把它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课文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深入浅出,既是讲的专业,所谈的问题又带有普遍性,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自信、执着,流露出他的自强奋进、开拓进取,以及他甘做人梯、扶植新秀的崇高。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本文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以饱含喜悦的神情引领听众去联想奥林匹克精神无限美好的前景。
我们将跟随演讲者,走入演讲的现场,去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在此基础上,学习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作为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
课程目标(课标与学段目标)
1.学习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2.了解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技法,运用阅读所得,学习撰写演讲稿。
3.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演讲的技巧,进行演讲实践,举办演讲比赛,在“演讲——聆听——评议”的综合活动中提高在公开场合中提高在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
内容和实施
评价
(一)评价方式
1.过程评价(30分)
(1)课堂学习状态(10分)。
根据课堂听、说、读、写互动合作等表现是否积极、效果是否良好分为四个等级,A等级8-10分,B等级5-7分,C等级3-4分,D等级1-2分。
评价主体为学生本人、小组成员、教师。
评价量表由师生共同制订,张贴于班级教室内。
(2)作业完成情况(10分)。
根据上交是否及时、书写是否认真、正确率是否高(表现性作业是否质量高、有创意)、有无抄袭现象分四个等级,等级及赋分同(1)。
评价主体为小组长、课代表、教师。
评价量表由师生共同制订,张贴于班级教室内。
(3)单元检测及期中测试(10分)。
评价主体为教师,折算方案由师生共同商定。
2.期末考试(70分)
计分方法为原始得分÷120×100×70%,换算之后的的分计入本学科学期量化分。
3.学期语文学业总评(100分)
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二)评价结果处理
总评成绩95分及以上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5-74分为达标,55-64为准达标,54分以下为未达标。
未达标者在新学期开学补考。
根据学生学期语文学业总评结果,教师给予针对性的评语及改进建议,学生作品、评价结果、教师建议等放入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评价,便于学生及家长了解学业成长情况。
评价示例:
Ⅰ课堂评价的评价量表
Ⅱ小组目标学习评价量表
Ⅲ班级目标学习评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