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化学》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基础化学(元素化合物部分)》课程整体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化学(元素化合物部分)
制定人:
所在系部或教研室:化学教研组
制定时间:
二、课程性质:
性质:
《基础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江苏省化工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决定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化工类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因此本课程定位为化工类基础课。
学分:4
学时:72
授课对象:化工类学生
先修课:初中化学
后续课:有机化学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熟悉常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能力目标:
(1)了解、熟悉或熟练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技巧
(2)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
(3)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熟悉实验室中某些基础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试方法
(5)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独立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
(6)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独立完成综合设计、拟定研究方案、完成实验并总结成文,培养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知识目标:
(1)较牢固地掌握常见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2)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一些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反应,掌握基础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
素质目标: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判断。
(3)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进度表设计(最好以2节课为最小单元)
(五)第一次课设计梗概(300字左右)
1.介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在化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性,无论初中还是对口高中;无论内容还是学习分量,这部分知识都占有突出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关元素及化合物的实际案例,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3.介绍化学领域的先躯者,对于元素及化合物的认识和研究成就,引导学生珍惜这些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知识财富,强化学生对化学世界新领域的探究意识。
4.介绍学好元素及化合物的必要性,既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要性,也是石油、化工等企业要求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而引出教学目标。
5.引出元素及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存在、制法和应用等主要内容。
6.介绍评价模式。
四、考核方案设计
1、考核形式:采取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操作实验的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基础化学成绩全面测试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分为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及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提问,及是否能够主动回答问题的结果;书面作业,包括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完成质量,有无抄袭现象。
(2)理论考试采取书面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
(3)操作实验
①实验室表现:及是否能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否能够按照规定使用
各仪器,试验完成后能及时整理试验台面;
②实验设计能力:即是否能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③实验报告书写:及是否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是否规范书写试验报告,是否真实记录实验结果;
2、成绩评定标准
平时成绩20%:出勤与课堂纪律5%、上课表现及课堂提问10%、书面作业5%试验完成情况20%:实验室表现5%,实验操作及设计10%;实验报告5%考试60%:期中、期末各占30%
五、教材、资料
教材名称:《化学》
参考资料:《化学学习指导》
六、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本课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教材做了适当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