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昆虫学》试题与答案一.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学》试题与答案一
浏览次数:203 发布时间:2009-7-13 16:15:54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计10分)
1、蚁螟
2、冒穿
3、IPM
4、破叶疯
5、地下害虫
二、填空(每空格1分,计30分)
1、粘虫幼虫与麦叶蜂幼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等方面,生产上防治粘虫,一般在 _________ 时间用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等药剂防治。
2、东亚飞蝗在江苏一年发生 ____ 代,其卵产在_____ 中,生产上主要用_____ 、__________ 药剂进行防治;稻蝗一年发生______ 代, 在水稻上的危害期主要在________ 这段时间,一般用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等药剂防治。
3、玉米螟在玉米上为害,常造成玉米的—_、—等症状,而在棉花上为害,可使棉花—_、_ _、____ _ 。
它
的卵在玉米、棉花上分别产在____ 、_________ 部位。
4、棉红蜘蛛属—_纲_ 一目,可行—_和_ 二种生殖方式,其——虫态是三对足。
影响其大发生的天气因素是_______ 。
防治该虫,常用的农药有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
二、写出你所知道的害虫中文名和拉丁文名,并指出其分类地位(目、科)(10分)
1、水稻二种“螟虫”:
(1)
(2)
(3)
2、迁飞性害虫:
(1)
(2)
四、选择题(下列每题中只有一个结果是最佳的,请选。
每题1分,计10分)
1、黄地老虎在江苏的越冬虫态为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E、迁飞
2、棉铃虫在长江流域的越冬场所主要在
A、棉田秸秆
B、土壤里
C、屋檐下
D、棉仓内
E、树皮里
3、二化螟卵块的外表特征有
A、鱼鳞状
B、馒头状
C、花生壳状
D、密被绒毛
E、香焦状
4、在江苏地区,小麦吸浆虫成虫产卵的时间大概在小麦
A、拔节期
B、抽穗期
C、扬花后
D、灌浆期
E、乳熟期
5、棉蛭在棉花上的主要繁殖方式为
A、二性卵生
B、二性胎生
C、孤雌卵生
D、孤雌胎生
E、幼体生殖
6、目前防治地下害虫较好的药剂为
A、六六六
B、辛硫磷
C、乐果
D、Decis
E、杀虫单
7、廛嗪酮(25%粉剂)防治飞虱时的有效剂量约是
A、5 克
B、10 克
C、25 克
D、30 克
E、40 克
&江苏地区生产上防治麦蜗主害代的时间大概在
A、上中/5
B、上中/6
C、中下/6
D、中下/7
E、中下/8
9、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下列害虫中的一种传播的
A、褐飞虱
B、白背飞虱
C、灰飞虱
D、麦二叉酹
E、稻蓟马
10、棉红铃虫在江苏的越冬地点主耍是
A、棉杆
B、玉米杆
C、仓库
D、杂草
E、土壤
五、简述题(每题5分,计20分)
1、写岀5本你所看的有关昆虫学方面的学报或杂志名称以及它们的主编。
2、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2003年稻纵卷叶螟后期大发生的…些原因。
4、何为Bt棉,生产上若是推广应注意哪些问题?
六、论述题(计20分)
1、简述生物防治的意义、内容与特点,如何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矛盾?(6分)
2、叙述长江流域麦!I!牙的种类、为害性及生产上的控制策略(6分)
3、以1种农业昆虫或有害物为例,阐述环境因素影响其种群消长的机制(8分)
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蚁螟:刚孵化的二化螟幼虫。
2.冒穿:水稻因飞虱为害造成的一种倒伏症状。
3.IPM:害虫综合治理。
它是指运用正确的合理的措施,各措施之间能相互兼容,以便达到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效益。
4.破叶疯:盲赌象为害棉花后引起的一种叶片有许多孔洞的症状。
5.地下害虫:指生活史的全部或一部分生活于地下、且为害作物的根茎部或近地面部位的一类害虫。
二、填空
1.腹足多少、体色与身体皱纹;四月屮下旬;乐斯本、DDV
2.2代;土壤屮;马拉松、丙体六六六;1代;水稻苗期;各种有机磷
3.枯心、倒伏;倒头、挂叶、蕾铃腐烂;玉米上在叶片正反面、棉花上在下部叶片反面居多
4.蛛形纲、脚蛹目;二性与孤雌生殖;幼蛹;高温干旱;单甲眯、双甲眯、杀蛹脐等
三、写名称
1.大螟、二化螟、二化螟
2.粘虫、褐飞虱
四、选择题
B\B\D\B\D\B\B\A\C\C
五、简述题
1.昆虫知识、植物保护、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中国农业科学
2.生态平衡、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
3.测报不力;后期气温偏高;防治不对路;水稻长势好产生了麻痹心理等
4.不能100%种植;不能用Bt杀虫剂;前期防治指标要宽;后期仍要防治;要注意其它害虫发生等
六、论述题
1.生物防治是目前和今后的一种趋势,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包括捕食性、寄生性、病原微生物等;有优点也有不足;做好二个选择即生态选择与生理选择(要详细说明二个选择)
2.有麦长管蛭、二叉酚、禾缢管蛭等;刺吸为害、分泌蜜露、传播病毒等;做好测报、统筹兼顾、注意天气变化以及小麦抽穗后酚虫密度的变化;少用高毒农药
3.如稻纵卷叶螟。
属中温多湿性害虫。
(详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