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单位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到处显出蓬勃的生机。
B.我们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D.同学会上,大家一见面就海阔天空地聊个没完。
2 .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语文课上,王老师将《藤野先生》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这伙犯罪分子非常嚣张,竟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向善良的群众。
C.六月的鄱阳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散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撺掇追朔皎洁人情世故周而复始
B.欺侮家眷静慕偷偷摸摸大彻大悟
C.弥漫羁绊磅礴世外桃源周而复始
D.褶皱枯躁震憾天衣无缝目空一切
4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ài)标至锐不可当(dàng)妙手偶得
B.绯红(fēi)燥热潜滋暗长(qián)因地制宜
C.悄然(qiāo)粗糙恹恹欲睡(yān)俯仰生资
D.锃亮(zèng)繁殖坦荡如砥(shì)旁溢斜出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情节①
[英]福斯特②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从人物可看出作品的特色,而从动作(人物的行为)才能感到悲或喜”。
可以断定,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见解是不对的。
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为什么不同意他上述见解的理由吧。
“凡是人的悲或喜,”他还说,“都是以动作来表现的。
”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人的悲喜之情也蕴藏于内在活动之中,并不为外人所知。
对此,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小说家也不无同感。
我们所说的内在活动,亦指那种没有外在迹象的活动。
然而,我们也不必借此机会责难亚里士多德。
他在写上面引用的那些话时,是仅就戏剧而言,这无疑是符合事实的。
因为剧中人的悲喜之情只能以动作的形式表现,否则,观众就无法看懂。
这正是小说与戏剧的重大区别。
我们曾给故事下过这样的定义: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
小说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
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
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
”这也是情节,不过带点神秘色彩而已。
这种形式还可以再加以发展。
这句话不仅没涉及时间顺序,而且尽量不同故事连在一起,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
这就是小说中故事与情节的基本区别。
情节是要凭智慧和记忆力才能鉴赏的。
首先谈谈智慧。
聪明的读者跟好问的读者不同。
前者不仅注意用眼睛浏览新事物,还动脑筋思考。
他看待事物常用两种观点:先将它孤立地看,然后再同前面看到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
也许他还不明白,但并不急于马上弄清楚,留待以后再说。
一本结构严密的小说,往往许多事情是错综复杂、互相呼应的,即使很有水平的读者也要到读完全书才能居高临下,鸟瞰全貌。
小说中的这种令人惊奇的、也可说是神秘莫测的成分——有时人们空洞地称为推理成分——对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设下悬念,如“王后为什么死去?”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表达方式。
要是用暗示或对白的手法则较为高明,待再写若干页以后才让真相大白为好。
神秘感对情节十分重
要,没有智慧是无法欣赏的。
对好奇心强的读者只要“然后……然后……”就行了,而要欣赏到神秘的奥妙,除用一半心思阅读下去外,还要留下另一半心思进行思考。
现在再谈谈记忆吧。
记忆与智慧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记住了才能弄明白。
如果王后死时,我们已忘掉国王的存在,那就永远无法弄清她的死因。
有些编造情节的作家总希望读者记性好,而读者也希望作家写得有头有尾、十分紧凑,对情节中出现的每个动作、每句说话都加以认真考虑,并注意节省篇幅;即使情节复杂也要前后连贯,像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只把死材料堆砌起来。
对情节中的言谈或行动写起来有难有易,但都应令人产生神秘感,应让其顺着情节往前发展,不要迷失方向。
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
如果情节引人入胜的话,最后结局就不会使人产生“待续”的感觉,只感到它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这也许是作者所要显示的那种美感。
假如作者什么都写得一清二楚,那就没什么美感可言了。
尽管小说家不能以追求美感为目的,但如果他写不出具有美感的小说便无法立足。
(注释)①本文节选自《小说面面观》第五章。
本书是作者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所作的讲演,被誉为“20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
②福斯特:英国小说家。
5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并没完全否定文章开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说法。
B.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则更强调因果关系。
C.读者应该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才能欣赏小说的情节。
D.小说家应以追求美感为目的,不然便没有艺术可言。
6 . 文中多次提到“国王”和“王后”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
7 . 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对于这篇“演讲”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
8 . “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尾部分,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
他反复地问他自己:“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
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
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
电报纸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大受赞赏。
即将出版。
祝贺成功。
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
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产品牌受热捧
从李宁、波司登等品牌“惊艳”纽约时装周,到原本销售低迷的飞跃、回力、百雀羚等国产老品牌在线上市场走红,消费市场刮起一股强劲的“国潮”风。
时尚界的关注点也从国外潮牌向“国产潮品”转移。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国产品牌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挖掘与创造,成功接轨国际,形成了一股独特的艺术风潮,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各类媒体与电商大力包装、强势推动,使之走向更加广阔的大众市场。
截至2019年11月初,国货时尚品牌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238%,为近几年最高增幅。
(来源:京东《2019“国货当潮”白皮书》)
(材料二)
2016-2018年民众对国产品牌的印象
(来源:《2018年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好感度调查报告》)
(材料三)
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百雀羚:作为“国产潮品”的集大成者,百雀羚通过与故宫、敦煌博物馆跨界合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其口红、面膜、眉笔等都谱出了古风韵味。
目前,百雀羚已连续4年获得天猫“双十一”美妆销售冠军。
李宁:前些年,李宁运动品牌处于发展颓势,近两年得益于有效地将中国元素与自有的“体育基因”相融合,彰显出品牌特色,重回国人视线。
日前,李宁在纽约时装周亮相开秀,以“行”为主题,通过实用主义的设计语言,将中国底蕴渗入到现代流行文化之中,打造出了独具气质的潮流产品,既贴合了人们对时尚的需求,又抓住了大众对民族文化在海外发展的支持心理,唤起了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情感与共鸣。
9 . 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李宁、波司登、飞跃、回力等国产品牌走进了纽约时装周。
B.近几年国产品牌受热捧,中国时尚界不再关注国外潮牌。
C.2019年,国产时尚品牌全年交易额实现了238%的增幅。
D.百雀羚连续4年位居天猫“双十一”美妆品牌销售榜榜首。
10 . 阅读(材料二)的图表,简要概括主要信息。
11 . 李宁、百雀羚等老品牌重新焕发活力的经验,能给处于发展颓势的国产品牌什么启发?请结合以上材料,
谈谈你的看法。
三、句子默写
12 . 名句默写。
(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2)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_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甲)至于夏水裹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宜;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清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璧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慢亭峰②后崖也。
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障。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商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
②慢亭峰:山峰名。
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属引凄异
(2)不及返顾
(3)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14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大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15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16 . (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五、诗歌鉴赏
诗词理解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7 . 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颔联写诗人想为国尽忠,虽老弥坚,表现出他刚直不阿之态。
B.(甲)诗颈联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环境恶劣。
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
C.(乙)诗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D.(乙)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18 . 请你简要分析(甲)(乙)两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六、语言表达
19 . 根据语境,参照画线句子仿写。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广阔的语文世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精彩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们如醉如痴;_ ,,;优美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让我们心驰神往……
七、名著阅读
20 . 填空题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______________》。
(2)在本书《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本书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______________,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和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次起义——_______________。
(3)《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1936年6月至i0月,斯诺在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
“红星”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___________,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4)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工农红军的___________,这次“大迁移”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
(5)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二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_________年,发动者是_________、_________,“这场军事政变”的和平解决,标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练学考对接
八、综合性学习
21 . 口语交际。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孝心伴我行”的主题活动。
(1)活动一【表敬意】
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磐安语文老师陈斌强,用一条布带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紧紧地绑在自己身上,从磐安县城的家中,骑着电瓶车,赶往30多公里以外的学校上班。
五年来,1800多个日夜,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陈斌强就这样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感动了金华城,感动着整个中国。
请你仿照下列网友跟帖的样式,给自己取个昵称,然后跟帖表达你对他的敬意。
一江春水:陈斌强老师,不仅是中学里的语文老师,更是我们每一个作为儿女的好老师。
夕阳更红:许许多多普通的事,难就难在是否能日复一日的坚持!陈老师最可贵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2)活动二【说行孝】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
②《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弟子规》“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这是孝的第一步。
根据链接材料,从对待父母和对待自己两个角度说说如何行孝:
九、作文
22 . 写作(本题满分50分)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半命题作文
题目:找回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②自命题作文。
“告别”意味着离别、分手。
告别粗心,我们变得严谨;告别懦弱,我们走向坚强;告别青葱岁月,我们日趋成熟;告别昔日师友,我们开启新的征程……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告别”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3 . (孝心、诚信、知识……)无价
要求:(1)补全题目,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补全,也可以自己另选词语补全;(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对比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语言表达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九、作文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