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Ⅱ优选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及答
案Ⅱ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Ⅱ
一、填空(共40分)
1.(2分)传热的极限是,传质的极限
是。

2.(2分)对流给热是的联合作用的结果,流体
对壁面的热流密度因流动而。

3.(5分)根据引起流动的原因,可将对流给热分为两类,
即,前者是产生的宏观流动,后者则是在传热过程中而引起的流动。

反映的是流体的流动状态。

4.(4分)液体沸腾的必要条件是和。

工业上强化沸
腾给热的途径有和。

5.(3分)蒸汽冷凝时冷凝液在壁面上的存在方式有两种,
即。

在工业冷凝器中都采取措施促
进。

6.(1分)高温时热辐射往往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这是因
为。

7. (2分)对工业热射线来说,大多数材料可看作灰体,但对太阳辐射来
说则不能作为灰体处理,这是因
为。

8.(6分)20 oC的水与N
2逆流接触以脱除水中溶解的O
2。

塔底入口的N
2
种含氧体积分数为0.1%,设气液两相在塔底达到平衡,平衡关系服从亨
利定律。

已知20℃时,O
2-H
2
O系统,E=4.062×106kPa。

当绝对操作压力
为101.3kPa时,水离开塔底时的最低含氧量为
;当绝对操作压力为50kPa时,水离开塔底时的最低含氧量为。

9. (4分)漂流因子的含义是。

等分子反向扩散(有/无)漂流因子。

10.(1分)有效膜理论中静止膜的当量膜厚呈关系。

11.(2分)情况为气相阻力控制,
而为液相阻力控制。

12.(3分)计算传质单元数N
OG
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

13.(4分)在常压下将干球温度65oC、湿球温度40oC的空气冷却到
15oC,则1kg干空气中凝结出水分。

(65 oC, P
s =25.014kPa; 40 oC, P
s
=7.375kPa, r
40 oC
=2401.1kJ/kg;
15 oC, P
s
=1.707kPa)
14.(1分)对流干燥的特点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常压30oC下含氨体积百分数为10%的混合气体与稀氨水(x=0.5)接触,此时会发生。

(1atm、30oC下稀氨水的相平衡方程为y=x)
A.吸收
B. 解吸
C. 平衡
D. 无法判定
2.如某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oC、湿球温度为30 oC,则
其露点。

A. 30 oC
B. 50oC
C. 大于30 oC,但小于 50oC
D. 小于30 oC
3. 已知常压下,25oC下水分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
空气相对湿度100%时,平衡含水量X=0.02kg水/kg干料
空气相对湿度50%时,平衡含水量X=0.002kg水/kg干料
如该湿物料的含水量为0.2kg水/kg干料,令其与25oC、相对湿度50%的空气接触,则自由含水量为,结合水含量
为,非结合水含量为。

A. 0.18
B. 0.198
C. 0.018
D. 0.002
E.0.02
F. 0.2
4. 三层固体壁面紧密接触,如下图。

t
1、t
2
、t
3
和t
4
分别为500 oC、400
oC、300 oC和200 oC,三层的厚度δ
1、δ
2
和δ
3
分别为300mm、100mm
和300mm,则1、2、3层的热阻之比为。

A. 3:1:3
B. 1:1:1
C.1:3:1
D. 不能确定5.物体的黑度反映的是。

A. 物体的颜色
B. 物体的辐射能力
C. 物体的辐射能力接近于黑体的程度
D. 物体的一种性质,还与外界条件有关
6.当L/G>m时,增大L,气体出口浓度y
下降。

2
A. 显着
B. 不显着
C. 不能确定
三、计算题(共42分)
1.(12分)有一套管换热器,内管为Ф19mm×3mm,管长为2m,管隙的油与管内的水流向相反。

油的流量为270kg/h,进口温度100C,水的流量为360kg/h,入口温度为10C,若忽略热损失,且知以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传热系数K=374W/(m2. C),,油的比热容c
=1.88kJ/(kg. C),试求油和水的
p
出口温度分别为多少? (水的比热容按4.18kJ/(kg. C)计算)
2.(15分)有一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流量为1500m3/h(标准状态下),混合气体入塔含氨摩尔分数为0.02,出塔含氨摩尔分数为0.001。

吸收塔操作时的总压为1atm,温度为20C,在操作浓度范围内,氨水系统的平衡方程为y=1.2x,总传质系数K
a
y 为0.0522kmol/(m3.s)。

若塔径为1m,实际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2倍,则所需塔高为多少?
3.(15分)某常压操作的连续干燥器,其处理湿物料的能力为63.5kg/h (以湿物料计)。

进干燥器的湿物料温度30C,湿基含水量20%,出干燥器的物料温度50C,湿基含水量5%;室外空气温度20C,湿度0.01kg水/kg 干气,经预热器温度达到120C,后送入干燥器,废气排出温度为70C,湿度为0.05kg水/kg干气。

(绝干料的比热容为1.5kJ/(kg. C),干燥器的热损失忽略)
求:(1)空气用量;
(2)预热器的热负荷。

化工原理III试卷B答案
二、填空(共39分)
1.(2分)温度相等,两相平衡
2.(2分)流体的宏观流动与热传导,增大
3.(5分)强制对流,自然对流,外力(泵、风机或其他势能),因流体
冷热部分密度不同,Re
4.(4分)过热度,汽化核心,加热表面粗糙化,沸腾液体中加添加剂改变其表面张力
5. (4分)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滴状冷凝
6.(1分)辐射能力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例关系
7. (2分)太阳辐射中可见光占46%,而物体的颜色对可见光呈现强烈的
选择性
8.(6分)44.16mg/m3,
9.(1分)因主体流动造成A的传递速率较等分子反向扩散的倍数,无
10.(1分)1次方
11. (2分)易溶气体,难溶气体
12.(3分)对数平均推动力法,吸收因素法,图解积分法
14.(1分)热、质同时反向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A 2. D 3.B E A 4. B 5. C 6. B
四、计算题(共45分)
1.(12分)
2.(15分)
气相流率
传质单元高度
最小液气比 实际液气比 L/G=1.2(L/G)min=1.21.14=1.37 塔高H= HOG NOG =0.609 9.84=5.99 m
3. 解:(15分)
(1)求空气用量V
(2)求预热器热负荷
24'D G G π=)./(0318.01785.0025.022s m kmol =⨯=m a K G H y OG 609.00522.00318.0===14.12.1/02.0001.002.0)(2121min =-=--=x x y y G L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