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推进设施农业“机器换人”是江苏省农机化“一项行动、两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

文章结合泰州市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调研,分析了现阶段设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设施农业;农机化;全程全面
设施蔬菜生产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蔬菜种植为代表的设施机械生产包括净园、施肥、耕整地、铺膜、起垄、除草、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搬运等作业环节。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蔬菜生产环节仍依赖人工劳作,用工成本高、效率低,因此,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富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7年底,泰州市蔬菜播种面积8.7万hm2,其中设施蔬菜总面积3.3万hm2(连栋温室463.6hm2,日光温室1078.8hm2)。

规划建设8个万亩“菜篮子”工程永久性蔬菜基地、33个市级以上蔬菜园艺类园区,打造一批以芋头、大葱为代表的块根类、葱蒜类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该市各级农机部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设施蔬菜生产模式,全力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

1.1注重政策引导
将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列入各级政府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规划,通过作业补贴、机具补贴等形式,鼓励设施种植主体购置、更新机具。

1.2抓好项目建设
该市承担了多项省级农机三新工程项目。

“靖江香沙芋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等项目取得较好的示范辐射效果。

1.3强化示范带动
结合区域特色,规划、培育了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高港上膳源泰州农场、靖江马桥芋头种植园、兴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2设施农业机械应用情况
2.1耕整机械
大棚蔬菜生产中化肥施用量较大,土壤易板结,耕整地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下茬作物品质。

近几年,该市设施耕整机械逐渐由单一功能的大棚耕作机发展为多功能的微耕机。

此类微耕机支持更换工作部件,能实现旋耕、起垄和开沟等多功能作业。

部分园区配备了与大棚王配套的深耕机,耕深可达20cm。

2.2灌溉施肥
大棚节水灌溉主要采用喷滴灌技术。

该技术通过供水泵、喷灌带、滴管带等设备进行灌溉,理论上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55%以上,且能够使作物保持合理湿度,抑制病虫草害发生。

在浇水时添加水溶性肥料,可同步施肥。

目前,该市拥有各类型号节水灌溉机械1990余套,主要依托园区项目投资购置。

2.3植保机械
大棚蔬菜植保机械主要有背负式、担架式、手推式喷雾器和物理杀虫设备。

其中担架式、手推式喷雾机因具有适应范围广、移动方便、效率较高、价格适中等优点,在设施种植主体中得到普遍应用(全市保有量超2300台);但采用喷雾
关于推进设施农业
“机器换人”工程建设的思考
缪磊黄毅成
33
江苏农机化2019.2
江苏农机化2019.2
器作业,容易产生药物残留、农药中毒等问题。

2.4环境调控
随着人们对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量的扩大,除传统卷帘机械外,通过电、磁、声、光等物理要素(包括温室补光、声波助长、臭氧发生、半导传感、物理杀虫等)调控植物生长的机械及设施成为推广重点。

主要通过项目建设在园区示范推广。

3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产业特色,投入产出率低
蔬菜品种多样,栽培技术复杂,连片种植规模不大(多在3.33~6.67hm 2),且种植结构调整较频繁,导致机具选型难、使用率低。

除耕整、植保、运输等通用环节外,其它环节投入产出率低。

3.2部门协调不畅,机艺融合不够
设施农业涉及工程建设、机械、农艺、种子、土肥、植保等领域。

目前,该市很多园区建设还停留在项目堆砌阶段,项目与项目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缺乏有效联结,农机农艺脱节。

3.3技术研发滞后,推广力量薄弱
国产农机开发起步晚,性能不够稳定;国外机具价格高,适用选型难。

由于综合型人才缺乏,园区辐射力有限,整体人员素质、服务水平与设施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4缺少长期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地方政府部门重抓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对设施农业机械化工作推进力度不够,缺少专项、长期性规划及引导。

4推进设施农业械化的对策与建议
调研发现,设施种植主体对适用机具的需求
迫切,但机具选型困难、缺乏专业指导、更新换代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了其投资购置的积极性。

下一阶段建议做好四个方面工作:4.1大处着眼,制定长期规划
将推进“两大工程”列入市、县政府供给侧改革长期规划,坚持“行政推动、项目带动、市场拉动”的发展原则,建立支持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补助机制,争取更加优惠的财政补贴、信
贷支持政策。

要充分利用现有项目资源,将设施农业机械化列为重要建设内容。

对投入较大的设施农业机械,可通过政府资金启动、开展有偿服务或农户租赁等形式进行示范推广。

4.2小处着手,分类分步推进
依托市级以上园区,以点带面、分类分步突破。

一是推广应用成熟机械。

促进耕整、灌溉、植保等环节机具提档升级。

二是引进推广急需技术。

根据设施条件,引进喷滴灌、有机肥撒施、播种(移栽)、采收等适用机械。

三是示范先进田管技术。

在重点园区试验示范环境调控、肥水管理等技术。

四是围绕产业特色开展工作。

做好芋头、香葱等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组织开展校企合作,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4.3部门协调,强化机艺融合
农业、农机部门要强化协同配合,做好技术指导。

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项目应向产业集聚区、重点园区倾斜。

二要制定地方生产规程,建立健全设施建造、种植规格、栽培方式、管理模式、机械配套等各类设施农业标准体系。

三要做好园区产业规划,划分甘蓝类、叶菜类、茄果类等功能种植区,合理调整种植参数,提升设施农机具的使用效率。

4.4多措并举,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和技术应用服务网络。

一要提升基层人员业务素质,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农机“两大工程”培训、实践活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二要整合社会智力资源,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高校师资等为区域技术顾问,指导本地生产,培育本土专业人才。

三要开展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引导农机大户开展订单作业、机具租赁、集资购机等多种经营服务,扩大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辐射范围。

(作者单位:泰州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收稿日期:
2018-11-12)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