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2章 分层作业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若增大O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突然变大,逆反应速率瞬间不变,随后逐
渐变大,故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v'(正)=
v'(逆),故B项正确;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v(正)=v(逆),
化学平衡不移动,SO2的转化率不变,故C项错误;乙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短,
倍,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4.如图所示,某刚性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B为真空,A内已充入2 mol SO2
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
ΔH1=-
Q kJ·mol-1(Q>0),一段时间后活塞已保持静止,SO2的反应速率为v0。再往A
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6.(2023河北邯郸魏县五中高二期中)一定量的锌粉和6 mol·L-1的过量盐酸
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
H2的总量的是( B )
①石墨粉
②CuO
③铜粉
A.①②⑤
B.①③⑤
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对于化学反应A(s)+aB(g)
bC(g)在不同温度和压强(p1<p2)条件下达
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
①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a>b
②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④a<b
N2+2CO2,故D错;对该
反应而言,光催化剂的使用,压强的改变,都会改变反应速率,故A、B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B.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途径
C.③④⑤
D.①③④
④铁粉
⑤浓盐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①石墨、锌及盐酸可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能加快反应速率,生成H2
的总量不变,符合题意;②氧化铜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铜,CuCl2和锌发生置换
反应生成铜,Zn、Cu与盐酸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由于与盐酸反应
0.4
0.6
0.8
2.4
0.4mol
(1)c(L)=
=0.2 mol·L-1。
2L
2.4mol
(2)v(M)=2 L×10 s=0.12 mol·L-1·s-1。
0.8

(3)2.4 = 3,x=1。
(4)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He,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浓度均不变,反应速率
不变。
(5)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He,容器容积增大,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浓度减
是等效平衡。再将乙容器的容积压缩至与甲相等(如图中丙),则在此过程
中化学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N2、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它们在平衡
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项正确、D项错误;平衡后,丙中N2、H2、
NH3的浓度分别比甲中N2、H2、NH3浓度大,但丙中N2、H2的浓度要分别
小于甲中N2、H2浓度的2倍,而丙中NH3的浓度要大于甲中NH3浓度的2
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将2 mol L气体和3 mol M气体混
合,发生如下反应:2L(g)+3M(g)═xQ(g)+3R(g),10 s末,生成2.4 mol R,并测得
Q的浓度为0.4 mol·L-1。计算: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升高温度时B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温时平衡向
吸热的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②正确;由图像可知,压强增大时B
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
的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减小,A为固体,则a>b,③正确;综上C
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3.相同温度下,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 g N2和
1 g H2,乙容器中充入2 g N2和2 g H2,分别进行合成氨反应。下列叙述中错
误的是( D )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B )
①温度
②压强
③催化剂
④浓度
A.①②③④⑤
B.⑤
C.①④
D.①②③④
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解析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催
化剂和浓度均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则反应速率快,乙的压强较甲高,但增大压强平衡右移,SO2的转化率会增大,
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D )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解析 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A正确;只根据反应所需
温度无法确定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B错误;增大反应物CO2的
浓度,可提高H2的转化率,C正确;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
H2O,减小反应产物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D正
内迅速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的反应速率
为v,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v>v0
7.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反应需在300 ℃下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
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解析 甲、乙相比较,乙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乙>甲;丙、丁相比较,丁温度
高,反应速率丁>丙;甲与丁相比较,甲反应物浓度大,反应速率甲>丁,故C项
D.缩小体积增大压强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浓度
解析 能量高不一定是活化分子;温度升高,可使一部分分子变成活化分子,
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所以改变了化学
反应途径;增大压强,体积缩小,所以提高了活化分子浓度但不会改变活化
分子百分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小,反应速率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9.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
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的Zn减少,生成的氢气减少,不符合题意;③Zn、Cu与盐酸构成原电池,加快
反应速率,生成H2的总量不变,符合题意;④铁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产生
H2总量增多,不符合题意;⑤增大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增大,生成H2的总量
不变,符合题意;答案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夹持仪器已省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
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
A.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该实验要控制MnO2的质量、颗粒大小相同
C.实验中,H2O2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
D.温度相同时,若用FeCl3代替MnO2,反应速率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向四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
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甲.在500 ℃时,10 mol SO2和10 mol O2
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10 mol O2
A.图Ⅰ表示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运用“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
的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的物质。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该反应生成NO2和C,控制了大气污染
解析 由题意可知发生的反应为2NO+2CO
解析 V2O5作为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化学反应的速率,A项错误;
压强并不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只有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
强,化学反应速率才有可能增大,B项错误;不管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降低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均减小,使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增多,C项错误;根
Δ
据 v=Δ
可知,D项正确。
4.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关于CuCl在青铜器腐
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减缓了反应的速率
C.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D.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析 CuCl作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金属的腐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两个装置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所以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
应速率的影响,A项正确;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且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所以该实验要控制MnO2的质量、颗粒大小相同,B项正确;H2O2
溶液的浓度过大,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控制,所以实验中H2O2溶液的浓度不
宜过大,C项正确;温度相同时,若用FeCl3代替MnO2,则反应速率不同,D项错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生成SO3(g)
2 -1
的平均反应速率 v= -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
C.H2的平衡转化率:乙>甲
D.平衡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因为乙容器中的原料投入量正好是甲的2倍,故A项正确;假设开始时
乙容器的容积也是甲的2倍(如图所示),则此时甲、乙两容器中达到的平衡
(1)10 s末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0.2 mol·L-1
(2)前10 s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0.12 mol·L-1·s-1
(3)化学方程式中x值为________。
1
不变 (填“增
(4)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往容器中加入1 mol氦气,反应速率________
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5)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往容器中加入1 mol氦气,反应速率________。
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可得:
2L(g)+3M(g)═xQ(g)+3R(g)
起始/mol
2
3
0
0
10 s末/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