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膜微生物截留量测试
细菌截留验证指导程序
细菌截留验证程序和方案形成应使用标准方法确证膜过滤器的微生物截留能力。
然而,对于某种产品来说,仅证明缺陷假单胞菌在水溶液中被截留,而不是在特定产品中,不足以验证此产品的除菌过滤工艺。
为了确定正确的挑战测试方法,应将测试微生物直接接种在承载流体(产品或替代品)中以证明其生存性。
微生物应以与挑战实验中使用的同等方式培养,以保留其生物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用于生存性研究的测试暴露时间应该等于或超过实际工艺过滤时间。
当测试微生物在产品中的生存性已经完成测试,就应该形成挑战方法和方案了。
细菌挑战实验的条件应模拟实际生产工艺。
既然细菌挑战实验通常都在实验室里进行,那么方法的规模也应相应调整。
通量应调整到每单位面积的流速,表示为基于滤芯表面积的形式(ml/min)/cm2。
如果过滤过程按压差控制,则挑战实验压差至少等同于最大工艺压差。
如果制订方案过程中遇到关于测试方法可接受性的问题,则建议联系相关管理机构以获取指导。
图1列出了在为特定过滤器和产品/工艺组合选择合适的验证策略时需要考虑的关键步骤。
(1)非杀菌性的工艺和流体直接在产品中接种测试微生物是测试除菌级过滤器微生物截留能力的首选方法。
当产品和工艺流体被证明在产品和工艺条件下没有杀菌效力的时候,这样是可行的。
在这些工艺中,应使用足够浓度的挑战微生物在产品中接种,而且要在实际工艺条件下,包括时间、压差、流速和其它关键变量(例如温度),应尽量减少稀释,以避免不必要的产品改变。
(2)抑菌的/杀菌的/非分散的挑战流体在杀菌性的产品中进行细菌截留测试,使得与验证相关的一些问题更难回答,例如:产品对过滤器有什么影响,产品对其中的生物菌落有什么影响。
在杀菌性产品中或是在不利于微生物活性的条件(例如,温度上升)下进行的细菌截留测试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为了评估产品/工艺对过滤器的潜在影响,可以使用产品和实际的工艺条件,包括流速、压差、温度和时间,对过滤器进行预处理。
这种预处理可在一个闭路系统中将产品循环通过测试过滤器或者单路通过测试过滤器,接着对滤芯进行细菌挑战。
滤膜完整性验证
现今制药企业使用的过滤主要有两种,板式和筒式。
筒式验证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微生物的截留验证。
2.对有效成分的截留验证。
3.滤膜完整性验证起泡点试验。
4.可溶出成分的卫生安全性验证。
可接收标准:1.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菌量107个/㎝2过滤面积2. 无菌过滤后液体带菌量≤10个/ml3. 活性成份含量变化情况过滤后有效成份≥97%过滤前有效成份4. 澄明度无异物5. 卫生安全性指标见过滤器厂方所附资料6. 滤芯起泡点压力(临界压力)≥0.31Mpa1对微生物的截留验证1.1验证目的用过滤含有定量指示细菌的培养基,模拟实际过滤工艺的方法来确认除菌过滤器的过滤能力。
1.2指示菌a. 缺陷假单孢菌ATCC19146,该菌平均直径0.3μm。
它不能穿透孔径为0.22μm的滤膜。
指示菌量=过滤器膜面积(㎝2)×107个/㎝2我们所用0.22μ聚醚砜滤芯的有效过滤面积为0.7㎡故所需指示菌量为:7000(㎝2)×107=7×1010个b. 缺陷假单孢菌规格为1010个/菌片,所以我们投入的指示菌量为七片菌片。
1.3试验压力及流量a.0.2MPab.2L/min1.4试验用培养基胰蛋白大豆肉汤培养基1.5试验环境:10000级HAVC系统环境1.6试验步骤a. 将过滤系统灭菌;b. 用空白培养基浸润过滤器,之后进行过滤器的完好性试验;c. 将此溶液用一阴性对照用无菌过滤器过滤,培养并检查无菌;d. 将事先标定浓度的微生物悬浮液装入适当容器,并对待试验的过滤器。
进行挑战试验,操作同上;e .进行过滤器完好性检查,确认试验过程中滤膜没有损坏;f. 培养观察结果;g. 结果评价。
如阴性对照过滤器获得阳性结果,则试验无效;如挑战试验的滤液中长菌,则过滤系统不合格。
2滤膜完整性验证2.1验证目的用于确定使用的过滤系统滤膜孔径与验证规定使用的孔径相符,完整性达到要求。
2.2试验方法2.1.1滤芯的“预湿润”为增加流通量,过滤芯子要用表成张力较低的液体“预湿润”。
除菌过滤器微生物截留的试验分析
除菌过滤器微生物截留的试验分析录入时间:2011-9-22 9:20:27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摘要】目的:探讨非最终灭菌注射剂生产过程中除菌过滤器对微生物的截留效果,确认过滤除菌工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采用孔径为0.22 μm除菌级聚醚砜滤芯,以直径在0.3~0.4 μm的缺陷假单胞菌为生物指示剂,将菌液用滤芯过滤,计算被过滤液体过滤前的微生物数量与过滤后的微生物数量比的常用对数值(LRV)。
结果:菌液过滤前后微生物数量比的常用对数值LRV大于7。
结论:滤芯每平方厘米有效过滤面积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2部附录ⅩⅦ灭菌法的规定,确认除菌过滤工艺在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除菌过滤器;缺陷假单胞菌;微生物截留;无菌保证程度除菌过滤器在药品生产中主要用于无菌药品的除菌过滤,除菌过滤是药品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除菌方式,特别是对非最终灭菌的注射剂而言,除菌过滤是消除药液中微生物的唯一方法。
通过对除菌过滤器滤芯材质的选择、灭菌方法、完整性测试以及细菌的截留试验,确认除菌的效果,提高除菌过滤在注射剂生产过程中无菌保证程度重要性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滤芯:滤膜材质为聚醚砜,10英寸226卡式,孔径:0.22 μm,级别:除菌级,滤膜面积:3 600 cm2。
来源:颇尔过滤器(北京)有限公司。
(2)全自动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上海先维过滤设备厂,型号:212A。
(3)甘露醇:广西南宁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9110,配置20 kg 浓度为0.5%的水溶液。
(4)微生物指示剂:缺陷假单孢菌(ATCC19146直径0.3~0.4 μm),北京鑫四环消毒技术开发中心。
(5)菌液浓度:每平方厘米应达到107个菌的挑战水平。
(6)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批号:081111;营养琼脂: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902081;营养肉汤: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901071。
膜过滤单元对微生物的截留性能及完整性检测概述
Methods for the tests of the interception performance of microorganism and the integrity in membrane filtration unit
给水排水 Vol.40 No.3 2014 2 7
0 前 言 近年来,以超滤 为 代 表 的 低 压 膜 过 滤 工 艺 在 饮
用水处理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膜成本 的持续下降,膜过滤 取 代 传 统 介 质 过 滤 (如 砂 滤)将 成为趋势。与传 统 的 介 质 过 滤 相 比,膜 过 滤 的 主 要 优势在于膜过滤 的 出 水 水 质 稳 定,受 滤 前 水 水 质 的 影响极小。即便是 无 预 处 理 (如 混 凝、沉 淀)或 预 处 理效果不好 时,膜 过 滤 仍 能 保 证 滤 后 水 水 质。 超 滤 膜过滤对贾第鞭 毛 虫、隐 孢 子 虫 和 大 肠 杆 菌 等 致 病 微生物具有极好 的 截 留 效 果;对 病 毒 也 有 一 定 的 截 留 作 用 。 膜 过 滤 特 别 适 合 于 原 水 水 质 (如 浊 度 )不 稳 定但供水水质要求较高的水厂。
摘要 膜过滤在饮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膜过滤单元对微生物等颗粒物质的持续有效 截留是膜过滤工艺成功应用的关键。膜组件在用于实际饮用水生产之前,需要通过微生物负荷试验确定 其对微生物的截留性能。膜过滤单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例行的膜完整性检测以保证其对微生物持 续高效的截留效果。主要参考美国环保局的《膜过滤指南》,对微生物负荷试验、膜过滤单元的直接和间接 完整性检测进行总结性介绍,重点阐明上述试验和检测之间的作用、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相互关系。以 促进制水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对膜过滤工艺的了解,并帮助国内膜生产企业完善其现有产品和控制系统。
除菌过滤验证—细菌截留试验课件
对行业的深远影响
提高产品质量
除菌过滤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各行各业的产品质量和安 全性,增强消费者信心。
促进产业升级
除菌过滤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加速行业的技 术进步和创新。
保障人类健康
通过除菌过滤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应用拓展,将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加 可靠的保障,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论谴责。
经验教训与改进建议
经验教训
除菌过滤验证是确保产品无菌的重要手段,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细菌截留试验的重要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 范进行操作,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改进建议
企业应加强除菌过滤验证的细菌截留试验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时,应不断优化试验方案 和改进设备,提高除菌效率和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过滤器对细 菌的截留效率。
03
实际操作与结果分析
操作步骤
准备试验材料
准备试验所需的除菌过滤器、细菌培 养基、无菌水、试验管等。
02
试验设置
将除菌过滤器安装在试验管上,用无 菌水冲洗过滤器,然后加入一定量的 细菌培养基。
01
03
过滤操作
开启过滤器,使细菌培养基通过过滤 器进行过滤,收集过滤后的液体。
结果分析
分析试验数据,找出影响除菌效果 的因素,为改进过滤器提供依据。
误差分析
01
02
03
04
操作误差
在试验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 不规范或仪器使用不当造成误
差。
环境因素误差
试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变 化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测量误差
在测量液体体积、温度等参数 时,可能由于测量工具或方法
除菌过滤验证—细菌截留试验
抑菌/杀菌/非分散溶液
由于直接接种法是理想的 由于测试微生物活性的一些问题,一个成功的 测试计划可能需要改变
挑战液体 挑战条件 或两者兼有
可能需要预处理过滤器 文件给出了定义毒性水平的指南
2. 直接法
B. Diminuta / 挑战微生物
化验滤出液 中的微生物
药品
可存活的 微生物?
除菌级性能的基本解释
除菌过滤是在对产品没有不良影响的前提下从流动的 液体中去除微生物的过程。 ASTMF 838-05 是一种标准的内置TM,可以用于比 较所有灭菌级的膜。 证明能去除一种标准试验细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 最低浓度为107 cfu/cm2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Section 6.2
细菌截留验证需要考虑的方面
应该在产品细菌挑战后调查测试微生物是否在 过滤器的下游重现。 如果调查确认测试微生物穿过了过滤器,并且 过滤器达到了完整性测试要求
那么应重新考虑该过滤器是否适合于这样的过程条 件。
Section 6.2
细菌截留验证需要考虑的方面
成分相同、只有浓度不同的系列产品可以通过 挑战极限浓度和接受中间一组浓度来验证。 如果某个单个产品被认为是最差情况代表,则 应伴有依据和数据。
47 mm 盘
Section 6.16
膜
滤筒
盘测试的原因: 确保过滤装置完整性
过滤器最初的和过程中的完整性通过以下手段 得以充分保证…
证明过滤器与过程相匹配的充分研究 过滤器生产商质量系统审查 经验证的完整性测试
除菌过滤器微生物截留的试验分析
除菌过滤器微生物截留的试验分析除菌过滤器微生物截留的试验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非最终灭菌注射剂生产过程中除菌过滤器对微生物的截留效果,确认过滤除菌工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采用孔径为0.22μm除菌级聚醚砜滤芯,以直径在0.3~0.4μm的缺陷假单胞菌为生物指示剂,将菌液用滤芯过滤,计算被过滤液体过滤前的微生物数量与过滤后的微生物数量比的常用对数值(LRV)。
结果:菌液过滤前后微生物数量比的常用对数值LRV大于7。
结论:滤芯每平方厘米有效过滤面积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2部附录ⅩⅦ灭菌法的规定,确认除菌过滤工艺在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除菌过滤器;缺陷假单胞菌;微生物截留;无菌保证程度除菌过滤器在药品生产中主要用于无菌药品的除菌过滤,除菌过滤是药品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除菌方式,特别是对非最终灭菌的注射剂而言,除菌过滤是消除药液中微生物的唯一方法。
通过对除菌过滤器滤芯材质的选择、灭菌方法、完整性测试以及细菌的截留试验,确认除菌的效果,提高除菌过滤在注射剂生产过程中无菌保证程度重要性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滤芯:滤膜材质为聚醚砜,10英寸226卡式,孔径:0.22μm,级别:除菌级,滤膜面积:3600cm2。
来源:颇尔过滤器(北京)有限公司。
(2)全自动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上海先维过滤设备厂,型号:212A。
(3)甘露醇:广西南宁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9110,配置20kg浓度为0.5%的水溶液。
(4)微生物指示剂:缺陷假单孢菌(ATCC19146直径0.3~0.4μm),北京鑫四环消毒技术开发中心。
(5)菌液浓度:每平方厘米应达到107个菌的挑战水平。
(6)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批号:081111;营养琼脂: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902081;营养肉汤: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901071。
浸没式超滤膜总大肠菌群截留性能的实验研究
第46卷 第3期 2019年3月天 津 科 技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V ol.46 No.3Mar. 2019*通讯作者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17ZXSTSF00040)。
收稿日期:2019-02-25基础研究浸没式超滤膜总大肠菌群截留性能的实验研究刘露露,冯 磊*,吴瑞军(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34)摘 要: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探究了浸没柱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在高于常规运行压力(-0.02MPa )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截留性能。
实验选用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溶液纺丝法膜组件和同质增强型复合膜组件,分别于-0.04MPa 和-0.06MPa 的运行压力条件下进行大肠杆菌截留实验,结果表明,津膜科技溶液纺丝法膜组件SF-635和同质增强型复合膜组件ST-635在高于常规运行压力条件下运行,对大肠杆菌的截留性能良好,膜产水中未检出总大肠菌群,在高运行压力条件下仍能可靠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关键词:饮用水 中空纤维超滤膜 总大肠菌群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9)03-0029-04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Coliforms by Submerged Hollow Fiber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LIU Lulu ,FENG Lei *,WU Ruiju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mbrane Materials and Membrane Applications ,Tianjin MOTIMO Membrane TechnologyCo.,Ltd.,Tianjin 300457,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guarantee safe drinking water and research the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bmerged hollow fiber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under higher conventional pressure (-0.02MPa ),in this study ,melting spinning method mem-brane (SF-635)and composite membrane (ST-635) of Tianjin Motimo Membrane Technology CO.,LTD.will operate under -0.04MPa and -0.06MPa to filt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mbrane could withstand high pressure and intercept bac-terial performance was good. Membrane can still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under high pressure.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hollow fiber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total coliform group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除菌过滤验证细菌截留试验课件
根据流量需求,选择适合的除菌过滤器,以确保 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出水效率。
水质情况
根据原水的水质情况,选择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污 染物的除菌过滤器。
安装空间
根据安装空间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除菌过滤器, 以确保设备能够顺利安装和运行。
除菌过滤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定期更换滤芯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滤芯, 以保证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
吸附作用
某些滤膜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能够将细菌等 微生物吸附在滤膜表面,从而将其去除。
破坏细菌结构
某些具有特殊结构的滤膜能够在过滤过程中破坏细 菌的结构,从而达到除菌效果。
除菌过滤技术的应用领域
80%
制药行业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除菌过滤技 术广泛应用于原料药、注射剂、 口服液等产品的除菌处理。
100%
定期清洗和维护
定期清洗和维护除菌过滤器, 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效果。
注意使用环境
使用除菌过滤器时应保证环境 卫生,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注意操作规范
按照操作规范正确使用除菌过 滤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
备损坏或处理效果不佳。
05
细菌截留试验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品牌饮用水的除菌过滤验证
目的
验证某品牌饮用水的除菌过滤 效果,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
采用细菌截留试验,将一定量的细菌悬浮 液通过过滤膜,测量过滤前后细菌数量, 计算截留率。
结果
结论
该除菌过滤器的除菌效果显著,截留率达 到99.95%。
该除菌过滤器能够有效地去除制药过程中 的细菌,保证药品的无菌生产,提高药品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6
结论与展望
除菌过滤验证细菌截留试验演示文稿
第二页,共49页。
除菌级性能的基本解释
除菌过滤是在对产品没有不良影响的前提下从流动的液体中 去除微生物的过程。
ASTMF 838-05 是一种标准的内置TM,可以用于比较所 有灭菌级的膜。
证明能去除一种标准试验细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 最低浓度为107 cfu/cm2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第三十九页,共49页。
滤介体 vs. 装置
选择膜盘还是装置取决于验证操作的目的 如果目的是验证膜的截留性能,那么使用膜盘
进行缩小比例试验 完整性测试的方法必须有意义: 如: 建立泡点和
扩散流之间的关系 膜的完整性在安放膜的时候得以建立,在装置
测试中得以确认。
第四十页,共49页。
扩大试验:滤介体 vs. 装置
第二十八页,共49页。
有效挑战浓度
过滤后应该
过滤器测试膜每平方厘米表面达到至少107 个微生 物
均匀分布于膜的表面是最理想的
挑战浓度 (cfu/mL) 和挑战水平 (cfu/cm2)….是
不同的,不可混淆
第二十九页,共49页。
有效的挑战水平
最低挑战水平应为每平方厘米膜表面至少 107 cfu B. diminuta (或生物负荷)
应包括最大过程条件 达到或超过已知压差 达到或超过已知流量 也许不能在小范围内同时模拟两者。 使用者决定哪个与特定的过程更相关 建立支持决策的理由
第三十六页,共49页。
Section 6.17
化验和结果解释
可以用0.45 或 0.22 μm过滤器从滤出液中回收 微生物。
所有的滤出液必须经过化验 要认为一个过滤器对于某个过程来说是灭菌级
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检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比较
分析检测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检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比较刘素玉(广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东营 257300)摘 要:在枯水期采集200份水样(出厂水水样100份,末梢水水样100份),丰水期采集水样200份(出厂水水样100份,末梢水水样100份)。
对所有水样分别采取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微生物检出情况。
结果表明,多管发酵法对枯水期的大肠菌群总检出率(23.50%)高于滤膜法(16.00%),丰水期的大肠菌群总检出率(15.00%)高于滤膜法(9.00%),出厂水的大肠菌群总检出率(13.50%)高于滤膜法(8.50%),末梢水的大肠菌群总检出率(24.50%)高于滤膜法(1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检验中,采用多管发酵法的检出效果优于滤膜法,可作为水监测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技术;滤膜法;多管发酵法Comparison of Filter Membrane Method and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for Testing Microorganisms in DomesticDrinking WaterLIU Suyu(Guangrao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ongying 2573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dry period, 200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100 water samples from the factory, 100 water samples from the end water), and 200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rich period (100 water samples from the factory, 100 water samples from the end water). All water samples were tested by the filter membrane method and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and the microbial detection of the two test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coliform in the dry water period (23.50%)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mbrane method (16.00%),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coliform in the rich water period (15.00%)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mbrane method (9.00%),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coliform in the factory water (13.50%)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mbrane method (8.50%), and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coliform in the end water (8.50%)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embrane method. The total coliform detection rate (24.50%) is higher than the membrane test (16.50%),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n the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of drinking water, the detection effect of the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embrane test,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water monitoring.Keywords: domestic drinking water;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technology; filter membrane method; multi-tube fermentation method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合格的水质量是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
除菌过滤验证—细菌截留试验ppt课件
必须科学地使决策合理化。
Section 6.15
压差和流量
应包括最大过程条件 达到或超过已知压差 达到或超过已知流量 也许不能在小范围内同时模拟两者。 使用者决定哪个与特定的过程更相关 建立支持决策的理由
Section 6.17
化验和结果解释
可以用0.45 或 0.22 μm过滤器从滤出液中回收 微生物。
产品细菌截留验证研究应该包括多个过滤膜 (通常三个) 。最接近泡点的过滤膜做这个试验。 市场流通的过滤器基本泡点都会比较高
在产品可能对膜造成伤害的情况下,膜的确 切数量和测试设计取决于过程。
Section 6.2
细菌截留验证需要考虑的方面
用于细菌截留验证试验的三个膜中至少有一个 膜应该在试验前或使用前物理完整性测试数值 达到或接近过滤器生产商的测试要求。
进行缩小比例试验 完整性测试的方法必须有意义: 如: 建立泡点和
扩散流之间的关系 膜的完整性在安放膜的时候得以建立,在装置
测试中得以确认。
扩大试验:滤介体 vs. 装置
膜盘是适用于验证过程过滤装置某些特征 的一种模型。
ATP荧光微生物快检法中不同材质及孔径微孔滤膜细菌截留效果的评价
DOI :10.13995/ki.11-1802/ts.201503038ATP 荧光微生物快检法中不同材质及孔径微孔滤膜细菌截留效果的评价*侯玉柱,田雨,柯润辉,尹建军,宋全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27)摘要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考察了直径13mm 的混合纤维素酯膜、聚碳酸酯膜、醋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等4种常用微孔滤膜对细菌的截留能力。
以细菌总数含量为10CFU /mL 的水样为待测样品,过滤体积为50mL ,过滤测定5次。
当孔径为0.22μm 时,4种滤膜的平均截留率依次为100%、94%、84%和72%;当孔径为0.45μm 时,4种滤膜的平均截留率依次为92%、82%、70%和70%。
因此,孔径为0.22μm 的混合纤维素酯膜对细菌的截留效果最好。
以该滤膜过滤细菌总数含量为42CFU /mL 、20CFU /mL 、10CFU /mL 、4CFU /mL 的水样各50mL ,然后以ATP 生物发光法测定膜上细菌,所得ATP 荧光值与细菌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线性相关性较好。
结果显示,0.22μm 的混合纤维素酯膜能够满足ATP 生物发光法对微菌含量样品的富集测定要求。
关键词微孔滤膜;截留率;菌落总数;ATP 生物发光法第一作者:硕士,工程师。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示范”课题(No.2012BAO29B04)收稿日期:2014-09-15,改回日期:2014-11-15食品生产用水、医疗用水等微菌含量样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是目前微生物测定的难点之一[1]。
多数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都是利用膜过滤方法富集细菌后进行测定,膜过滤富集细菌的主要机理是机械筛分作用和吸附截留作用[2-4],尺寸较大的微生物(大多数细菌)主要通过机械筛分作用截留细菌,尺寸较小的微生物(大部分病毒)则依靠吸附截留作用。
对于膜过滤富集方法而言,影响膜过滤的因素众多,例如滤压、pH 值、滤液温度、过滤体积等[5],然而操作条件能够通过成型的操作规范或标准进行约束,膜孔径及膜材质等客观因素是膜过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除菌过滤验证—细菌截留试验PPT课件
标准平板计数,用于上游分析 方法必须经过验证 (暗示) 使用相同的培养基分析滤出液中细菌存在的情况。
Section 6.9/6.11
最新课件
31
抑菌/杀菌/非分散溶液
由于直接接种法是理想的 由于测试微生物活性的一些问题,一个成功的
测试计划可能需要改变
最新课件
2
重要参考 – ASTM F 838-05
ASTM 标准 F838-05, “决定液体过滤器过滤膜细菌 截留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 宾州Conshohocken美国 测试和材料协会 ASTM 委员会 D19(2005)
最新课件
3
除菌级表现的基本定义
2008 版 TR 26 进一步描述了过滤器验证需要考 虑的方面除菌过滤器验证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
冲洗缓冲器: 去除过滤器的毒杀活动
2
最新课件
验证此步骤 确保细菌活性
17
修改产品、过程的两个例子
预处理8 小时
预处理
冲洗
修改过的产品 8小时
截留测试
预处理4小时
✓ 8 小时过程时间 ✓ 杀菌产品
最新课件
实际的产品 4小时
18
细菌截留研究的一般图示
测试过滤器装置
细菌截留 一般测试结构
压力计
化验过滤器支架
技术报告No. 26 (2008 修订版)
液体的除菌过滤
除菌过滤器的验证 – 细菌的截留 第6.0部分
65 Celebrating over
Years
最新课件 of Connecting People, Science and Regulati0onSM
目录
第 6.0部分 – 除菌过滤器的验证 / 细菌的截留
超滤膜截留率检测
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前言本标准参考了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的ASTME1343:1990《截留分子量法评价超滤膜的实验方法》,ASTMD5090:1990《超滤渗透流速标准化标准实验材料》及日本企业标准JISK3821-1990《超滤组件纯水透过率的实验方法》,JISK3802-1989《膜及膜过程术语》。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或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截留率,估价中空纤维超滤膜孔径大小,确认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性能。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材质的中空纤维超滤膜性能的测试。
2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纯水透过率pure water flux在一定流速、温度、压力下,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超滤膜的纯水透过量。
2.2截留率rejection膜截留特定溶质占溶液总特定溶质的比率。
2.3截留分子量retention molecular weight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分子量的物质被膜截留,被截住物质的最小分子量即为膜的截留分子量,用以表征膜的分离能力。
3测试方法:3.1纯水透过率的测试在操作压力0.1MPa、常温下,测试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的纯水透过量。
3.2聚乙二醇含量测试聚乙二醇与Dragengoff试剂可以生成桔红色的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溶液中聚乙二醇含量。
将已知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加入水中,使其通过超滤膜,测试超滤前后聚乙二醇溶液浓度变化,计算出中空纤维超滤膜对该种分子量聚乙二醇的截留率。
3.2.1主要试剂和材料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聚乙二醇:分子量6000、10000、20000进口分装;次硝酸铋4BiNO3(OH)2·BiO(OH):分析纯;冰乙酸CH3-COOH:分析纯;碘化钾KI:分析纯;乙酸钠CH3COONa·3H2O:分析纯;细胞色素C(分子量13000):冻干制剂卵清蛋白(分子量45000):卵蛋白片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量67000):生化试剂3.2.2仪器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真空干燥箱;干燥器;容量瓶、吸管、烧杯等。
滤膜法检验步骤
1 准备工作1.1 滤膜灭菌:将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三次,每次15min。
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洗涤2~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1.2 滤器灭菌: 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火焰灭菌。
也可用121℃高压灭菌20min。
2 过滤水样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部分,将粗糙面向上,帖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固定好滤器,将100mL水浴(如水样含菌数较多,可减少过滤水样量,或将水样稀释)注入滤器中,打开滤器阀门,在负0.5大气压下抽滤。
3 培养水样滤完后,再抽气约5s,关上滤器阀门,取下滤器,用灭菌镊子夹取滤膜边缘部分,移放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滤膜截留细菌面向上,滤膜应与培养基完全贴紧,两者间不得留有气泡,然后将平皿倒置,放入37℃恒温箱内培养24h±2h。
4 观察结果4.1 挑出符合下列特征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4.1.1凡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再接种乳糖蛋白胨培养基液,于37℃培养24h,有产酸产气者,则判定为总大肠菌群阳性。
4.1.2 计算滤膜上生长的总大肠菌群数,以每100mL 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报告之(CFU/100mL)数出的总大肠菌群菌落数*100总大肠菌群菌落数(CFU/100mL)=─────────────────────── (1)过滤的水样体积(ml)1 准备工作1.1 滤膜灭菌:将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三次,每次15min。
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洗涤2~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1.2 滤器灭菌: 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火焰灭菌。
也可用121℃高压灭菌20min。
2 过滤水样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部分,将粗糙面向上,帖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固定好滤器,将100mL水浴(如水样含菌数较多,可减少过滤水样量,或将水样稀释)注入滤器中,打开滤器阀门,在负0.5大气压下抽滤。
0.22μm孔径截留的分子量
0.22μm孔径截留的分子量0.22μm孔径是指膜过滤器的孔径大小,它是一种常用的过滤器孔径规格之一。
膜过滤器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纯化溶液中的微小颗粒和生物分子的常用实验室工具。
膜过滤器的孔径大小决定了它能够截留的分子量范围。
在膜过滤器中,孔径大小是指过滤器孔道的直径。
0.22μm的孔径相对较小,可以截留许多微小颗粒和生物分子。
这种孔径大小适用于许多实验室应用,特别是在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学实验中。
膜过滤器的截留分子量是指该过滤器能够阻止通过的最大分子量。
一般来说,0.22μm孔径的膜过滤器可以截留分子量大约为200,000道尔顿(Da)的生物分子。
道尔顿是衡量分子量的单位,1道尔顿约等于1.66×10^-24克。
根据这个分子量截留范围,0.22μm孔径的膜过滤器可以有效截留许多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例如,大多数常见的细菌和病毒的大小通常在20-200道尔顿之间,因此它们可以被0.22μm孔径的膜过滤器截留。
此外,许多生物分子也可以被0.22μm孔径的膜过滤器截留。
例如,许多蛋白质和核酸的分子量通常在几千到几十万道尔顿之间,因此它们也可以被0.22μm孔径的膜过滤器截留。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0.22μm孔径的膜过滤器可以截留许多微小颗粒和生物分子,但它并不能完全阻止所有分子通过。
一些更大分子量的生物分子可能仍然能够通过0.22μm孔径的膜过滤器。
因此,在实验室中选择适当的膜过滤器时,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和目标分子量范围来进行选择。
总之,0.22μm孔径的膜过滤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工具,适用于许多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学实验。
它可以截留许多微小颗粒和生物分子,包括细菌、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能完全阻止所有分子通过,选择合适的膜过滤器时需要考虑具体实验要求和目标分子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