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议论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2分)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拓展探究。通过观察题目可
知,题干要求从现实意义方面谈,结合文章内容可
知,文章主要讲的是“生活品质”,我们就要从对 “生活品质”的认识方面联系生活实际举例来谈, 阐述关于“生活品质”的观点要合理,而且要分条 陈述。
【答案及评分】示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1)应当 具有一种“求好”的精神,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求最好 的风格与方式。(2)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 与条件,在这种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不误认为摆阔、浪费就是生活品质,不以名牌来肯定 自我。(3)要自信,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外,用 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巷 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答出任意一点 即可得2分)
对照,认真核对,论据要与论点一致,切忌断章取 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 其次,一定要围绕论点去写。论据补写注意几 个 “要 ”: ①要准确,补充的论据要能准确、有效地证明 论点。 ②要真实,材料虚假或张冠李戴,都不能有效 证明论点。 ③要简洁,凡与论点没什么关系的情节过程都 是多余的。
考点3
课时2 索:长沙(2018年19题AD项、2013年18题); 湘潭(2015年19题、2012年22题);岳阳(2016年 13题);株洲(2016年11题)
1.(原创)阅读文章,试分析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 因。(2分)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概括。首先 分析题干,确定答题区域。题干要求回答现代社会 名牌泛滥的原因,文章关于此的介绍主要集中在⑫ ⑬段。仔细阅读这两段,提取关键句“人失去对生 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求„„这是为什么现代社 会名牌泛滥的原因”,据此整合作答即可。
方法指导 此题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形式:
(1)谈看法: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文章的
思想观点,尽量用正面的思想去理解和阐述。① 判断,看其要求从哪个方面发表观点;②紧扣阅 读材料;③要合理,可操作性强;④陈述理由, 能自圆其说;⑤组织答案分条陈述,一目了然。
题);岳阳(2016年14题、2014年15题) 首先,要审清题目,看是要补充事实论据还是要 补充道理论据。如果要补充事实论据,可举名人事 例,更有说服力,并能展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 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无中生有。 如果补充道理论据,所写的名言、格言应有一定的 权威性,警句、谚语、诗句等直接引用时要与原文
)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
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 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 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分析、判断论据。首先明确要 在【甲】【乙】处补充的论据分别在文章的第3段和 第5段;其次,剖析所给的论据的内容,①句讲司马 迁“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创作出《史记》 ”
【答案及评分】①担当是一种勇气。(意思相近即可) ②勇气能使我们在国家危亡、民族大义面前,不忘 自己的责任,敢于挺身而出,担当重任。(意思相近 即可)(每点2分,共4分)
方法指导 题型1:概括分论点 (1)抓关键句。抓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根据这些 句子的提示,归纳段意,从而概括该段分论点。
(2)通过论据反推论点,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论
(5)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
(6)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
析并归纳。如2015长沙18题,文章的中心论点可
通过三个分论点归纳总结出来,即“沉潜需要有
智慧的选择、纯净的品性和深度的蓄势。”
考点2
分析、补写论据
2.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
【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方法指导
题型1:辨析论证方法(2012长沙) (1)审清题干。明确题干要求判断某一句(段)的论 证方法,还是全文的论证方法。明确答题区域。 (2)仔细阅读,综合判断。仔细阅读答题区域内文 字,并结合常见论证方法的特征来判断。如举例论证 所讲内容均有代表性的事实;道理论证一般有“某某 说”“俗话说”等提示语,内容多为含哲理的古诗、 名言警句或纯粹的讲道理等;对比论证需要列举正反 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鲜明对比;比喻论证需要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题型2: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5年3考):通过列举„„的典型事例 或事实,真实具体 地论证了„„(论点或观点)。 (2)比喻论证(5年2考):把„„(论点)比 作„„(喻体), 生动形象 地论 证了„„(论点或小 观点)。 (3)道理论证(2014岳阳):引用„„的话来论证观 点,使论证 更加鲜明突出 。 (4)对比论证:举出„„和„„的例子构成正反对 比论证,使论点 更加权威,更有说服力 。
3段和第5段分论点的句式可知,这里的分论点可以 概括为“担当是一种勇气”。作答第二问,由横线 前面的“由此可见”可知,②处属于总结论证,首 先分析②处在第4段,所举林则徐和谭嗣同的例子 主要说的是因为有勇气,所以他们才敢把个人生死 置之度外,担当起保卫祖国的责任,论证了“担当 是一种勇气”的论点,结合这些概括即可。
方法指导 题型1:分析论据 考情搜索:长沙(2017年19题、2016年19题、2015
年19题、2014年17题、2013年17题)
分析(判断)某事例或某段道理是否合适作为文 章的事实或道理论据,主要分两步:①确定论据所 在段落的论点;②分析所给材料的内涵,看是否符 合所在段落的论点。
题型2:补写论据 考情搜索:长沙(2012年18题);湘潭(2015年21
卒章显志,点
明论点;深化 结尾句 主题,升华情
①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②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
(段 )
感;照应前文,
前后呼应;引
点;③补充论证了……;④
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 们……。
人深思
考点3
拓展探究
考情搜索:岳阳(2016年16题);株洲(2016年10 题);湘潭(2014年22题、2012年24题)
方法指导
作答句段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内容上 ①提出中心论点,领起下文的论 述;②引用名言俗语,充当文章 开头句 开门见山, 的道理论据,增强说服力;③列 (段) 引起下文 举生活实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 趣。 中间句 承上启下的 转换论题或逐层深入。 (段) 过渡作用
位置
作用
结构上
位置
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3)看结尾:紧抓总结性的词语,如“所以、总 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也就是说„„”如
2011岳阳《低头与昂首》最后一段“也就是说,我们
应该低头处事,昂首做人”,“也就是说”后面的内 容就是中心论点。 (4)看中间: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 表述句。如2016岳阳第11段,“人人都能摒弃不良的 东西,寻求可能的最好„„”一句概括了文章的中心 论点。
方法指导 作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看题目:议论文的标题或直接揭示论点,或 提示论点,或提示议论的范围。如2013长沙16题, 文章标题《磨难是最好的礼物》就是文章的中心论 点。 (2)看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 写法。如《谈骨气》中的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 骨气的”就是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主讲:丁本奕
课时 1
议论文三要素及总结论证
辨析、概括中心论点 分析、补写论据
概括分论点和总结论证 论证方法及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课时 2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整体感知与拓展探究
文意理解与概括 句段作用 拓展探究
常考考点分课时突破
课时1 议论文三要素及总结论证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辨析中心论点。议论文的中心 论点是表示明确观点的陈述句,由此可排除B项。再
通读文章,由首段“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
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以及第2段到第5段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可知本文是围绕 “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来写的,因此中心论点可概 括为“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答案及评分】D (2分)
考点2
句段作用
考情搜索:长沙(2018年21题)、湘潭(2012年23题); 岳阳(2016年14题、2015年15题)
2.第③④⑤段有什么作用?(2分)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句段作用,可根据句段的不同 位置来判断其作用,第③④⑤段处在文章的中间位置, 首先思考是否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分析可知,第 ③④⑤段提出“有钱”“受教育”“都市”是“生活 品质”的三种假设,承接第②段的疑问,与第⑥段 “答案都是否定的”又紧密联系。为引出下文的正确 观点提供了基础。 【答案及评分】承上启下,假设了几种对生活品质的 不正确认识,承接②段疑问,又为下文作者对生活品 质正确观点的阐述提供了基础。(2分)
【答案及评分】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 好以追求名牌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2分)
方法指导 解答文意的理解与概括题时,可分三步走: (1)分析题干,锁定区域。分析题干,从题干中寻 找关键字眼,确定搜索答案的范围和答题方向。 (2)通读全文,划定段落,提取要点。先将全文内 容迅速通览,明确文章大致内容,之后再对题干划定 的区间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过程中可对重点内容, 特别是与答案相关内容做特殊标记,便于提取要点。 (3)整理要点,规范作答。对筛选出的重要信息进 行提炼或概括,根据要求整理答案
是司马迁强烈责任心的体现,可以证明【甲】所 在第3段“担当是一种责任”的分论点;②句主要 是谈李白的信心和乐观心态的,与文章内容无关; ③句是讲杜甫自己遭遇困苦依然心忧天下,心怀 天下的境界,能证明【乙】所在第5段“担当是一 种境界”的论点;④句重在谈庄子亲近自然的人生 追求,与文章内容无关。 【答案及评分】B (2分)
点击链接至
《担当是引领人生
的旗帜》Word文件
考点1 辨析、概括中心论点
考情搜索:长沙(2017年19题、2016年18题、2015年 18题、2014年16题、2013年14题);湘潭(2014年20 题);岳阳(必考)
1. 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2分) ( ) A.君子的担当。 B.若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所担当。 C.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D.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概括分论点和总结论证
3.根据文意,在文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概括分论点和总结论证。① 处属于概括分论点,明确要概括的分论点处于第4 段,由第4段林则徐虎门销烟和谭嗣同直面保守派 屠刀的论据推断第4段的论点,分析这两个论据可 知,主要是讲林则徐和谭嗣同的勇气的,再根据第
考情搜索:长沙(2018年19题BC项、2012年19题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岳阳
(2015年14题〈举例论证〉、2014年14题〈道理论
证〉、2013年14题〈比喻论证〉、2012年18题 〈举例论证〉)
4.(原创)文章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 么作用?(2分)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本文第3段列举了玄奘到印度取经的事例,属于举例 论证。其次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文章第3段通过列 举玄奘西天取经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论证了“担当是 一种责任”这一分论点。 【答案及评分】举例论证。通过列举玄奘西天取经 的例子,真实具体地论证了“担当是一种责任”的 观点。(论证方法和作用各1分,共2分)
点。
(3)概括分论点时注意句式与前后分论点的句式
保持一致。
题型2:总结论证 总结论证一般在语段的末尾。在总结时要注 意以下几点: (1)理解要概括的段落的内容,即这一段的
分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2)总结的内容要与该段的论点和论据保持
一致。
(3)总结时要注意与上下文内容的衔接。
考点4
论证方法及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