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出版与AR技术应用.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出版与AR技术应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开展成熟,新技术应用到了更广泛的传播领域,其中少儿出版的受众人群有着更高的互动需求,对新技术的承受力较强。
AR技术所实现的虚拟与现实互动,将立体动感展现在读者面前,正符合这一群体的体验特点。
下文对AR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说到AR技术,就不免要说一说什么AR?AR是英文Augment Reality的缩写,它的意思是增强现实技术,简称为AR,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新技术,它能够将立体动感的虚拟形象实时叠加到真实的场景之上,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显示出来,给人以强烈的沉浸感。
AR技术说白了,就是能让本身平面的内容“活起来”,增强立体感,凸显视觉效果和互动感觉。
少儿图书的认知环节,或是讲故事中故事人物的呈现,都可以适当运用AR技术,从而使平面的内容立体鲜活起来。
实际上,AR技术早在20年前就有了,只是运用的不是很广泛。
但随着手持电子产品持有量的飞速提升,其现实的用途也越来越多样化。
AR技术和少儿图书的应用,还不是十分的广泛,分析如下。
1.1 AR技术和纸质图书的内容上形成互补
适合少儿阅读的AR图书,未来的潜力空间仍然在科普和知识性读物领域。
科学知识背后的原理和动态的开展过程,单纯用平面的图画方式表现理解起来相比照拟难,AR技术可以体验鲜活的立体影像和音像效果,尤其是像雨林、太空、恐龙等孩子们无法亲身体验的内容,可以通过立体有声的增强现实技术加深理解。
纸质图书本
身可以独立阅读,编排要与AR技术表现的内容对应且互补,识别度、灵敏度必须高才能让技术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1.2 创新开拓新的商机
新的数字技术背后都有着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为支撑。
这些年来,随着传统出版行业的萎靡,在给出版商们带来开展难题的同时,也促使其思考如何能创造兼具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阅读形式,为激发读者更大的阅读体验,也为作者提供更多样的创作空间。
种种尝试都具有开拓商机的作用。
如今,“阅读”不在单单是出版商的市场,而是以阅读内容为载体,多种传媒为载体的联合产物。
举个例子,索尼公司与《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合作,用AR技术打造了“魔法书”Wonderbook。
读者可以与书进行互动,挥动魔杖念起《哈利·波特》里的咒语,可以让龙从书中“跳”出来,在房间里飞窜;如果不小心读到了书中着火局部,读者还可以使用手势来灭火,火焰熄灭后甚至还会留下烟尘。
这种体验的创新,可以使传统纸质图书迈出新的篇章。
2.1 陈列和展示约束了AR技术图书的快速开展
AR图书的概念和技术的日渐成熟,却没带动大批量AR图书的普及,未能大规模推广的难点之一在于推广和陈列方式的局限。
与传统图书不同,AR图书如何陈列和展示成为焦点问题。
例如在推广上,网络书店在商品页面中嵌入视频和使用方法图解,让读者迅速掌握使用方法。
在地面店上,图书上市时,卖场同步覆盖海报、kT 版和地贴等,上面都有详细的使用方法的详细介绍,并配有图书内页,可直接体验。
在有WIFI覆盖的图书卖场,可以直接扫描宣传品上的二维码,当场下载,现场体验。
在没有WIFI覆盖的图书卖场,现场工作人员可以用手机当场讲解演示。
然而,许多出版社都曾经
尝试在网络上用视频展现AR效果,和网店营销配合,但效果一般。
而这也成为AR图书开发新产品时需要克服的难点。
2.2 AR图书售价较高,但教育意义并没有太多提升,家长不买账
AR图书的本钱与AR互动页的页数有密切关系,页数越多,本钱越高,但不成正比。
程序框架根本不变,内容越多本钱越高,比方三维模型的制作、互动点的筹划创意越多越费钱。
用于教育的意义在途径与VR相比,优势不明显。
与传统纸质出版物相比,售价高出不少,对很多家长来说,花这多余的钱是不买账的。
在当当页面上搜索AR图书,销量最大的是接力出版社的《香蕉火箭科学图画书》,在其销售页面,有明确的说明:按照图书封底的使用说明,下载APP“香蕉火箭AR”应用程序,将该系列中的《我们当上了宇航员》末页展开,找到AR标识,用软件的摄像框将其囊括进去,即看到宇宙飞船腾空而起,稍稍变化图书方位(AR标识不能偏离摄像框),可见飞船全方位的构造以及升空、分解,宇航员太空漫步等全过程,还配有音效。
整个3D影像实际上是对整本书内容的集中立体化演示。
该系列中还涉及建筑物、恐龙等诸多科普元素,剧烈的搏斗场景、踢球动作等,都可以通过手指操作展现眼前,有不少是书中内容的延伸。
这套书在当当的限时抢时,是5.9折销售,售价116元。
10册图书来讲,比纸质图书高出不少。
除了价钱稍贵,许多买家评论:3D效果不错,有新鲜感,不过一本书只有一页可以看3D介绍,也太少了。
无论是什么技术,未来科技开展到什么地步,注重图书内容本身的打造才是硬道理,技术不过是传播的载体,是传播的媒介。
少
儿出版的前景不再是纸质出版的天下,但其高质量的内容才是各种
载体的核心所在。
[1]孙珏.童书已规模运用AR技术[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xx-7.
[2]童书变身3D电影 AR让科学动起来[N].深圳青少年报.x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