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准备:100以内的数表,计算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谈话导入,让同学发言说说 2、5 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这些数是2或5的倍数吗?
324,153,345,2380,953
2.悬念激趣。

现将534张美工纸平均分给三位同学,不通过计算,你能快速判断出是否正好分完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3 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二、观察分析,探究规律
1.引导观察,调整思路。

下面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
21 42 63 84 15 36 57 78 99
11 32 53 74 95 26 47 68 89
2.小组合作探究。

你能从个位上找出一个数是 3 的倍数的特征吗?从十位上呢?
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

学生讨论发现:这组数各位上分别为 1-9(有的学生也发现:十位上也分别
是 1-9),但第一组的数均是3的倍数,第二组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因此无法从个位或十位找出是3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讨论还发现:是不是3的倍数,也不再取,决于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字了。

3.组织活动,探索规律。

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既不取决个位数字也取决于十位上的数字,跟什么有关系呢?
请同学们拿出百数表,圈出所有3的倍数,仔细观察,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看法形成组内意见,全班交流。

讨论发现: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同数字有关,而于数字的排列位置无关。

而且这些3的倍数的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数中 3 的倍数有()。

14,35,45,100,332,876,74,88
(2)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多少?
2.填空。

(1)在 38,63,51,58,84,69,242,258,45 中3的倍数有()。

(2)1640 至少要加上(),才是3的倍数。

3.释疑。

现在不通过计算,你能立即说出 534 张美工纸能平均分给三位同学吗?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总结
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做一做”。

2.记忆100以内的数中3的倍数的数字。

《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116 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四第1至第3题。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线段、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以及对三角形具有直观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任何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是学习多边形的起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为今后学习其他三角形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教材的分析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高以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
教学的艺术就是激发与引导的艺术。

根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讨论法与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学习新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三、说学法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法,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习得,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
程。

四、说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出示课本80页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描述,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全班交流反馈,最后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生活中常现物体上的三角形。

(二)直观演示,探究特征。

活动:用小棒摆三角形和动手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看一看三角形是用几根小棒或几条线段组成?是怎样连接的?学生小组交流,反馈想法,老师引导学生概括三角形的概念。

(三)帮辅结合,突破画高。

出示课件ABC一家碰到一个疑难,顶点A想去BC家去,怎样过去最近呢?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汇报小结,引出三角形高和底,然后启发学生如何画高,学生板演,师生评议。

(四)相互比较,理解特性。

出示81页插图,问学生图中这些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动手实验,拿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看有什么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反馈,三角形拉不动而四边形拉的动。

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五)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基础练习:填空题(考查三角形的特征)
2.综合练习:教材 86 页第一题(考查画高)
(六)课堂总结,提高认识。

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也是给待进生多一次学习的机会。

1.让学生回顾本学课所学的知识,问他们有什么收获吗?
2.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再互相评价,说一说谁这节课表现比较好?
(七)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训练相关的题目。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学习的主线,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能起到以一知十、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