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课标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学生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学习
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
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备课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才能为学
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
奇心。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
这时,我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
形时感到很惊奇。
这时我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社会的进步预示着“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2.1教学生读。
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
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2.2让学生讲。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
在讲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加以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2.3带动学生做。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练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2.4引导学生想。
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多种
解法的优劣、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
2.5引导学生学会“复习”。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
这样的复习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3. 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侧重于发展学
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3.1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
3.2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
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教学本身就包括学生个性的培养,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
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通过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活动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整体,保障了学生的潜能、特长有施展的空间。
培养学生
积极健康的个性。
5. 数学教学也要注入时代活水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与数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把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中介”作用,只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