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过程
的 无 机 物
无 机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生产者中的有机物
环 (呼吸作用) 境
消费者
中 (分解作用) 分解者
2.特点 (1)周而复始、往复循环;
(2)参与循环的物质数量恒定,可以重复利用。
3.类型: 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 (1)水循环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2.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
获得的能量值为c, 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B )
A. a = b + c
B. a > b + c
C. a < b + c
D. c = a + b
3.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20%的传递效率计
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应为( C )
A.4%和4%
B.0.8%和0.8%
C.4%和0.8% D.10%和4%
4.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如果黄雀体重增加10克,按理论计算,最多需要蝉( C )
A.10克
B.100克
C.1000克
D.10000克
5.图中所示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表 示碳的流动方向,则A、B、C、D、E分别代表 生产者、分解者、CO2、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1、2、3分别代表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捕食 。

能量沿着一个食物链流动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2/162021/12/16December 1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2月2021/12/162021/12/162021/12/1612/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2/162021/12/16
1. 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2. 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3. 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4. 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含义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沿着太阳→植物→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方向流动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
思考: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哪里来? (2)能量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生态系统?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关注碳循环 平衡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分析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思考:
假设你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随身尚存的只有少量 的玉米和一只母鸡,那里除了能饮用的水外,几乎没有 任何食物。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 等待救援:
CO2、有机 (物2)CO2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3)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碳如何沿着食
物链传给下一个营养级? 通过捕食关系 (4)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途径回归大气圈? 主要是呼吸作用 (5)大气中CO2的含量为什么持续增加? 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3)氮循环
(2)碳循环 ①循环过程
②形式: a、CO2(生物到无机环境);有机物
(生物到生物) b、主要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c、海洋的作用 ③碳循环平衡失调 因为人类能源消费而向大气中排放CO2,破坏了陆地、海 洋和大气之间CO2交换的平衡,导致大气中CO2含量的持续 增加。
思考:(1)碳在大气圈和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 成和分解等过程。 2.2.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 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 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量最多的成分
是( A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A
B
2
3
C
1
D
E
呼吸消耗
能 去向 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分解者分解
流 动
逐级递减 特点
单向流动
物 水的全球循环 质 碳的全球循环
循 氮的全球循环 环 特点: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二者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 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黎明的曙光对暗夜是彻底的决裂,对彩霞 是伟大的奠基。
分解者
3.0 总计:3.5
微量
辐射能
0.5
118872cal/(cm2.a) 生产者
111.0 cal/(cm2.a)
15.0
植食类 动物 15.0
3.0
肉食类动 物 3.0
未固定
118761cal/(cm2.a)
23.0
4.5Βιβλιοθήκη 70.07呼吸作用 总计:29.3
1.8
1.2
未利用 总计:78.2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11 cal/(cm2.a)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3.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思考:
呼吸
1.图中的箭头有哪些含义?
2.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有哪些去路?
2.过程及特点 (1)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3)能量流动的途径(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4)能量的散失 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