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教案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通过想像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同时欣赏图片,畅谈与月亮有关的事件。
(二)预习检测
本诗的作者是——的——(填人名)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三)研读课文,品味赏析《十五夜望月》
思考与讨论:
1,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暗写了诗人望月,从哪里可看出2,"不知秋思落谁家"以委婉的设问,道出作者怎样的情思
学生自由畅谈,师不必限制。
有所感想,才能有所收获。
鉴赏感悟
赏析可从其语言,意境,主题等方面入手分析.
语言:"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意境:前两句营造了"地白","栖鸦","冷露","湿花"这样一个幽静而悠远的意境,寒意丝丝.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主题:全诗起承转合,浑然天成,吟出了诗人的感秋之意,怀人之情,思绪绵绵.然后通过委婉的问句表达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在望月的,:"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全班同学齐读诗句,自己读书时联想自己的心中的月亮。
四,课外延伸:、
《静夜思》:
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阅读《静夜思》赏析,并模仿它来说说你喜欢的咏月诗词和喜欢的理由,可从其语言内涵,意境等方面入手分析.
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当堂反馈
1, 结合多媒体图片,任选一幅,发挥联想与想像,写一段关于月亮的话.
2,——————,不知秋思落谁家
板书:
《十五夜望月》
形象的语言
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