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最新教学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 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加强
B. 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 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2.以下关于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国寺内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
B. 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
C. 可以在酒楼茶坊里看到艺人演唱、讲史
D. 端午节迎神供佛,挂年画
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已久,下列作品是司马光所著的是( )
A. 《史记》
B. 《梦溪笔谈》
C. 《资治通鉴》
D. 《汉书》
4.4.归纳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同类的人是( )
示例:苏轼李清照。
A. 司马光
B. 辛弃疾
C. 关汉卿
D. 张择端
5.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名词能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交子②夜市③瓦子④岁币⑤勾栏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6.《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生活景象反映了( )
A. 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
D. 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7.7.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南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8.为宋词打开新局面,使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新境界的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关汉卿
9.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
A. 诗、杂剧
B. 乐府、散曲
C. 词、散曲
D. 杂剧、散曲和南戏等
10.(东京梦华录)记载:瓦(瓦子)中多有药,卖卦……钦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知抵暮。
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
A. 市民生活丰富
B. 社会分工完成
C. 民间艺术精湛
D. 边境贸易繁荣
11.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可以做到的事情是( )
①吃到占城稻②去瓦子中观赏杂技等表演
③欣赏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④听人讲述岳飞的故事
⑤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⑥看到马可波罗来华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1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
其作者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陆游
D. 李清照
13.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是( )
A. 大相国寺
B. 御街
C. 瓦子
D. 勾栏
1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那时,城内还设有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舍。
此生活景象反映( )
A. 北方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 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15.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
A. 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 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
C.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D.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16.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
他的代表作是( )
A. 《授时历》
B. 《西厢记》
C. 《窦娥冤》
D. 《天净沙·秋思》
1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残酒问卷帘人,却道海棠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该词风格感情真挚,清新。
该词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辛弃疾
C. 陆游
D. 李清照
18.18.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
“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
A. 苏轼
B. 关汉卿
C. 汤显祖
D. 辛弃疾
19.《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它是北宋大书法家张择端的作品,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风俗长卷。
它反映了( )
A. 北京的社会风貌
B. 南京的社会风貌
C. 杭州的社会风貌
D. 东京的社会风貌
二、综合题
20.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北宋的灭亡与其说是被金国从军事上打败的,还不如说是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无穷无尽地挥霍与奢靡耗尽了社会财富,最后由富宋强宋变成了弱宋,“内不安邦,外不抵金”,从而走向灭亡。
(1)根据材料一中北宋由强变弱的史实,写出你的感悟。
【经济篇】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最光辉的朝代,经济繁荣发展,取得光辉的成就。
(2)请简要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生活篇】
材料三正当下最流行的是“穿越”。
……真可谓“世界真奇妙,穿越才知道”。
这学期的宋朝历史让我颇感兴趣,于是我通过时光隧道来到了偏居一隅的南宋临安城……
(3)请续写这段文字,把你在南宋都城临安一天的见闻写一下。
【民族篇】
材料四宋元时期,各民族之间频繁的冲突与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在斗争中走向交融。
各民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议和,但“和”是主流。
(4)请举例说明材料四中“和”是主流的论断。
【感悟篇】
(5)我们应该为宋朝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而自豪。
我们应该为我们是宋人的后代感到骄傲。
请简要总结宋元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答案
1.D2.D3.C4.B5.D6.C7.D8.A9.D10.A11.A12.D13.A14.C15.D16.C17.D18.B 19.D
20.(1) 腐败奢侈必亡,廉政勤俭兴邦。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前代;商品经济繁荣。
(3)品尝到了宋五嫂的鱼羹,还逛了夜市,买了很多东西,在勾栏瓦舍中欣赏文娱演出等。
(4) 澶渊之盟,维护了边疆百余年的和平友好局面。
(或宋金和议使南北方经济都得到发展)
(5) 封建经济的持续发展,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