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饮用水水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州市饮用水水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践
宋朝亮; 曲军超; 苏潼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
【年(卷),期】2019(000)010
【总页数】2页(P36-37)
【关键词】德州市; 水源地; 饮水安全
【作者】宋朝亮; 曲军超; 苏潼
【作者单位】德州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山东德州 253014; 山东水文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15
自2006年起,水利部先后公布了3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按照2016年水利部复核和修订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德州市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水源地共有4个,分别为丁东水库水源地、庆云水库水源地、相家河水库水源地和杨安镇水库水源地,全部为平原水库型水源地,年均供水总量0.81亿m3。
本文通过对德州市4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的检查评估,客观阐述了安全达标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当前达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便持续推进达标建设工作开展,保障全市饮水安全。
1 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情况
1.1 水量保障情况
德州市建有两条大型引黄线路,分别为潘庄引黄总干渠和李家岸引黄总干渠,潘庄总干渠设计引黄流量120m3/s,可为相家河水库和丁东水库供水;李家岸总干渠设计引黄流量100m3/s,可为杨安镇水库和庆云水库供水,水库水源能得到充分保证。
目前,德州市也正在积极规划实施南水北调引江水辖区内外延输水线路,项目实施完成后,南水北调工程也可以为各水库供水,水库水源能得到进一步充分保证。
同时,4个水源地均建设了应急备用水源地,能够保障特殊情况下,饮用水供水安全。
德州市4个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年设计供水能力2.36亿m3,2018年实际供水量0.83亿m3。
按照“先生活、后工农业”的原则,统一调配,4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障率均达到了95%以上。
1.2 水质保护情况
1)水质检测情况。
各水源地均建立了3级水质检测体系,即环保部门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水利部门每月开展一次日常性监督监测,水源地管理单位引水入库期间每天开展一次日常性检测。
同时,针对庆云水库因地下水埋深浅、地下水苦咸、库区水位下降等原因,易导致库区水质氯离子超标的现状,增加了相关特征因子监测,确保供水水质达标。
根据各方2018年水质检测结果显示,各水源地水质均优于III类,丁东水库等在个别月份能达到II类。
2)保护区及综合治理情况。
2015年,德州市对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划定,由省政府同意,并经省环保厅以《关于德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复函》(鲁环函〔2015〕77号)正式文批复。
4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全部建设了封闭围栏,实行封闭管理,取水口及取水设施亦全部封闭管理,并在保护区边界设立了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强化水利、环保联合执法及水源地管理单位
日常巡查,保护区内无一处排污口,也无任何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及可能污染饮用水的建设项目及活动。
为保障水质安全,对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内土地承包给村民开展农业种植进行了清退;对杨安镇水库二级保护区内蔬菜种植大棚、种植大蒜及虾苗育种基地进行了清退拆除;对相家河水库道路穿越公路桥面设置了桥梁导流管、雨水收集池、应急储存池等,设置了双向的监控摄像头,并设置了波形护栏、警示标志、减速震荡线、限速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
3)植被绿化情况。
近年来,各水源地不断加大植被建设力度,在保护区内因地制宜种植树木、草皮等,以涵养水源,保护水质。
目前,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均达到了80%以上。
1.3 监控建设情况
1)监控能力建设情况。
各水源地均在取入水口、上坝路口、坝区沿线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对取入水工程、水面、库区实行24h看护和监控。
同时,均建立了巡查
制度,对保护区实行逐日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2)特定指标监测情况。
各水源地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各水源地均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特定项目的排查性监测,并针对4个水源地均为引水
型平原水库的特性,对叶绿素a和藻类等营养状况进行监测,以评价富营养化情况。
3)应急监测情况。
各水源地全部安装了水质水量在线监测设备,重点监测化学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因子数值,并纳入“山东省水资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监控平台,监测信息专人负责,动态监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4 管理措施
1)管理组织成立情况。
市、县两级政府及水源地管理单位均成立了水源地保护领导机构,明确了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
各级水利、环保、住建、城管及公用事业等有关部门各负其责,联动执法检查,实行资源共享和重大事件会商,并配备了
专职管理人员,落实了工作经费,分年度制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计划,按时组织人员培训,管理能力稳步提升,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法规及预案体系建设情况。
2010年,经市政府同意印发了《德州市饮用水源
地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章办法,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的制定了相关规定办法。
各水库水源地管理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逐年修订完善了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逐步提高了应对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针对洪水和干旱等特殊状况,制定了供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并制定各预案应急演练计划,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的问题
1)长效稳定投入保障尚不健全。
市、县政府及各部门对水源地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对存在问题也能安排资金进行整改,但因水源地涉及投入大,需要长期投入,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资金落实困难。
2)实时水质监测能力不足。
4个水源地虽然建立了水质在线监测设备,但监测项
目有限,针对易超标项目等特征因子,仅能通过人工取样监测,监测频率不能满足动态管理要求。
3)因地质原因易导致个别项目超限值。
庆云水库库区水位严重降低时,易受当地地下水埋深浅、地下水苦咸等原因影响而导致库区水质氯离子超标。
2.2 对策及建议
针对4个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保障措施,进一步加
强水源地保护工作。
一是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
健全水源地管理机制,建立稳定的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适当探索市场融资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投资渠道。
二是强化水质在线监测能力。
因地制宜增加在线水质监测项目,完善水源地监测网络,提升应急监测预警能力。
三是加强水源调度。
针对庆云水库易受地质影
响因素,强化水源调度方案,及时补充库区水源,确保库区水质安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张海涛,王亦宁.进一步推进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8(9):17-19,38.
[2] 王孟,吴国平,邱凉.长江流域(片)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水利,2014(3):43-45.
[3] 李嘉荣,付健,刘昭伟.典型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价[J].2016第八届全国河湖
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论文集,2016: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