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观察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观察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
作者:严文涛
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6期
严文涛
(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湖南邵阳 422500)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244例,284肢,其中男性160例,女性84例,分别应用于股骨,胫骨,肱骨及尺桡骨骨折。
结果 244肢中有270肢骨折愈合,愈合率达95.07%出现断板12肢,钉板松动2肢,断板的发生率4.23%有10肢断板2肢钉板松动发生在肱骨骨折的病人肢体上;只有一肢断板发生在股骨骨折肢体的上。
结论锁定接骨板适合大多数长管状骨骨折治疗,对胫骨骨折尺骨和桡骨骨折股骨骨折效果良好但在治疗肱骨骨折特别是肱骨中段骨折肢体时,并非最佳适应证。
【关键词】四肢骨折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1)02(c)-0000-00
四肢长管骨骨折是创伤骨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以往的治疗方法只强调微创,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但出现如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内固定物变形断裂时,会给病人造成较大身心创伤和经济上的损失。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间我院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244例,284肢,随访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4例患者中男性160例,女性84例,共284肢年龄3~90岁,平均46.5岁。
股骨骨折70肢,其中开放性骨折6肢,假体周围骨折2肢;胫骨骨折96肢,其中开放性骨折肢,陈旧性骨折2肢;肱骨骨折70肢,均为闭合骨折,其中陈旧性骨折2肢;尺和桡骨骨折48肢,均为闭合骨折。
1.2 治疗方法
244例病人均以小切口切开复位骨折断端后放置锁定接骨板。
方法是先行小切口切开骨折断端,少量剥离切开侧的骨膜,不做全面剥离骨折端,将骨折块断端复位后再在小切口内的上下推移放置锁定接骨板,放置适中位置后用持骨钳固定,上下各上一枚锁定钉,有时先予以一枚拉力螺钉固定,然后透视,见位置良好后再上其它锁定钉,股骨和肱骨骨折一般上6枚或6枚以上,根据骨折块的位置固定锁定钉,上3下3;尺桡骨骨折一般4枚,上2下2;钉孔被皮肤遮挡处开孔打钉。
大的骨折块先用普通皮质骨钉固定后再上锁定接骨板。
术后病人予以全肢体纸棉和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患肢,上肢予以三角吊巾制动,下肢功能支具制动,基本不予石膏托固定,只有一例胫骨和一例肱骨陈旧性骨折予以植骨功能位石膏固定。
早期功能锻炼,两周拆线,一月后嘱不负重功能锻炼。
2 结果
两个月后开始门诊随访,随访时间2~48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6月,见表1。
3 讨论
骨折治疗的新理念是基于对骨生理骨折固定骨愈合的生物力学、以及对从前失败病例的深
刻理解而建立的[1]。
生物学固定原则[2]: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的附着;不以牺牲骨折部的血运来强求粉碎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如必须复位的较大折块,也应尽
力保存其供血的软组织蒂部;使用低弹性模量,生物相容性好的内固定器材;减少内固定物与骨
皮质之间的接触面积等锁定接骨板的特点是[3]:可以小切口或有限切开植入;具有和骨有限接触的特点;内植支架作用;所以锁定接骨板具有生物学固定概念从本组随访结果分析,应用锁定
接骨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244例284肢,有270肢骨折愈合,愈合率达到95.07%,均为
Ⅱ期愈合,可见锁定接骨板可以适合大多数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治疗,具有生物学接骨作用,固
定可靠,骨折愈合快。
尽管锁定接骨板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上有很多优点,但从本组284肢的治疗结果看也有不
足284肢中有14肢骨折不愈合,其中断板12肢,钉板松动2肢,失败原因主要以断板为主,
断板的发生率4.23%而且主要集中在肱骨骨折的病人肢体上,70肢肱骨骨折有10肢断板2肢
钉板松动锁定接骨板治疗后肱骨骨折失败的发生率17.14%,断板的发生率14.29%。
肱骨干中
1/3骨折是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好发部位。
从本组肱骨断板的发生部位看也大部分在肱骨的中
1/3骨折。
处原因分析如下: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骨折后,由于肱骨日常中所承受的是牵张应力,而在肘关节屈曲状态下肱骨中段还存在着向后的剪应力,肱骨骨折的应力侧应该在前侧,这和
股骨骨折及胫骨骨折不同。
由于接骨板一般都放在肱骨的后外侧,因此在承受牵张应力的同时
还会承受向后的剪应力,所以无论任何放置在肱骨后外侧的接骨板都有断板的可能性,锁定接
骨板也不例外。
分析发现,所有断板的肢体在断板处均有一枚拉力螺钉,包括股骨骨折断板肢体。
因此分析认为拉力螺钉在初上时由于有一定的拉力,会导致此处的锁定接骨板变形,又由
于后期拉力螺钉应力松弛,变形的锁定接骨板回位而易致此处锁定接骨板断板,因此,拉力螺
钉是导致锁定接骨板断板的另一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锁定接骨板在治疗肱骨骨折时,并非最佳
适应证,特别是中段骨折肢体。
必要时应放在前侧,并避免上拉力螺钉。
表中见,胫骨骨折肢体及尺骨和桡骨骨折在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时,全部愈合,股骨骨折
肢体只有一肢断板,从本组结果可见锁定接骨板是胫骨骨折肢体、尺骨和桡骨骨折肢体、股骨
骨折肢体较好的固定方式。
胫骨骨折肢体在过去的接骨板治疗过程中经发生不愈合,断板发生
率很高,治疗并发症也较多。
尤其在胫骨下端,有医生在此处进行了其他治疗方式研究。
本组
经锁定接骨板治疗后全部愈合,且未发生一例断板可锁定接骨板能解决了胫骨骨折肢体治疗困难、并发症多、不愈合率高的问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最佳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曹清,马宝通.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930~1.
[2] 康庆林,张春才,戴力扬.生物学内固定(BO)概念原理与方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270~3.
[3]WagnerM.GeneralprinciplesfortheclinicaluseoftheLCP[J].Injury,2003,34(2):31~6.
【收稿日期】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