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课后答案【篇一: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

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目标。

3.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
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4.v型、a型和y型企业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5.需求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规律? 6.举例说明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7.劳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哪些不同? 8.什么是服务型制造?
9.假如你要创办一家生产彩色电视机的企业或者创办一家医院,你
将会遇到哪些生产运作管理问题?判断题:
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
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
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
a)飞机制造b)汽车制造c)快餐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
检 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a)高效b)灵活c)准时 d)清洁e)以上都不是
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
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c)有较多标准产品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 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型企业 b)v型企业 c)t型企业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

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a)大
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以上都不是7.以
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
a)生产率难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
过程分离
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8.当供不应求时,会
出现下述情况:
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d)质量和服
务水平下降 e)产量减少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思考题:
1.什么是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2.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与职能策略之间有什么联系?3.从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4.生产运作战略如何保证经营战略的实现? 5.生产运作总体策略包含哪些内容? 6.产品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7.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设计方面有哪些策略?8.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有哪些重要决策?判断题:
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1.低层决策被称为: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操作决策 d)预测e)设计决策
2.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是:
a)长期的 b)中期的 c)短期的
d)临时的 e)以上都不是 3.swot分析包括:
a)外部分析:识别机会和威胁b)内部分析;发现优势和劣势c)
提出不同组合下的策略 d)以上都包括 e)以上都不是
4.企业创造的价值是:
a)vb)v—pc)v—c d)p—ce)以上都不是5.哪项是事业部战略?
a)相关多元化b)不相关多元化c)垂直一体化d)水平一体化e)成本领先
6、哪项是公司战略?
a 成本领先
b 差异化
c 集中化
d 多元化
e 以上都不是7、商场不等
于战场,是因为:
a 要战胜竞争对手
b 要运用战略
c 要争夺市场份额
d 既要竞争,又要合作
e 以上都是
第三章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思考题:
1.讨论面向顾客设计思想的重要性。

2.讨论产品开发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3.如何组织好与产品开发有关的技术系统和生产系统之间的关系?4.产品开发过程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讨论科学合理地组织产品开发过程重要性。

5.讨论工艺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地位。

6.影响生产
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分析几种生产流程形式的特征,说明其适用条件。

8.说明产品一生产流程矩阵在生产流程选择决策中的作用。

9.比较分析并行工程与传统的产品开发组织的区别。

10.并行工程的实现技术有哪些?
11.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哪些方面支持企业产品开发过程?12.现代研究与开发工作是如何分类的?各有何特征?
13.企业r&d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各应采取何种策略?14.企业r&d的主要策略有哪些?应如何加快企业r&d 的速度?15.什么是新产品?其开发方向和程序是什么?
16.什么是产品设计的“三化”?为什么要实行“三化”?17.什么是并行工程?其主要思想和特点是什么?
18.产品设计是怎样进行的?如何进行产品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19.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判断题:1.产品或服务设计是影响客户需求满足、产品或服务质量、制造费用和竞争的优势的三主要因素。


2.零件标准化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3.模块设计是标准化的一种形式。


4.模块设计比较容易处理产品失效。

√5.cad可以提高设计者的生产率。


10.开发是将应用研究的成果转变为产品。


选择题:
1.研究与开发是指如下哪些活动?
i .基础研究 ii.应用研究 iii.将应用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商业上的应用a)ib)i和ii c)ii和iii d)i和iii e)i、ii和iii2.下列哪一项是产品和服务设计标准化的缺点?a)增加库存品种数b)增加培训费用c)减少设计费用d)减少产品多样性e)以上都是
第4章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思考题:
1.你所在地区的印刷厂或其他你所熟悉的企业的布置是什么样的?2.你如何收集数据帮助一家小企业(如小餐厅)改进它的布置?3.有哪些影响企业生产单元构成的主要因素?
4.分别叙述生产单元的专业化原则和形式,并对其优缺点做一简要比较,并说明其适用条件。

5.讨论几种布置类型的特点。

6.为什么要进行装配线时间平衡?装配线平衡的方法是什么?
7.研究非制造业设施布置的主要特点,提出几种布置方法。

8.在一家零售店的布置中,经理能操作的变量是什么?
9.走访一家超级市场并绘出其布置图,谈谈你的主要观察结果。

10.你最近注意到的零售业所进行的布置创新是什么?
11.为了适应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制造业的生产系统布置应进行哪
些创新?判断题:
7.循环时间(cycle time)是由最长的工作站的加工时间决定的。

√8.空闲时间为零,说明已达到完美的线平衡。

√ 选择题:
1.用于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加工系统是:
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 c)项目式的d)批量的 e)单件的2.用于生产复杂的、有特殊要求的一次性产品的加工系统是: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 c)项目式的d)批量的 e)单件的3.哪种加工类型更适合多品种生产?
a)装配线(assembly)b)单件小批生产(job-shop)c)批量
生产(batch)d)连续生产(continuous)e)项目(project)计算题:
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可生产五种型号的产品:a、b、c、d、e。

现有两个布置备选方案,如下表所示。

五种产品在六个部门间的移动和移动次数见下表。

哪一种布置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b方案的月运输量是:
故b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篇二:2013年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重点】
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epr: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流水生产线的分类:1,按生产对象是否移动
2,按生产品种数量的多少
3,按生产持续程度
4,按为此生产节奏的分类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特点:1,产品种类繁多,与批量与交货期又不相同
2,生产过程复杂
3,对生产能力适应性要求高
4,环境条件多变
5,生产计划的困难性
6,生产管理的动态性
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1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
2提高工艺水平
3建立柔性制造系统
业务流程再造四要素:1,重新设计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
2结构性重组
3全新的,整体性的信息管理合计评价系统
4新价值观,顾客首位
业务流程再造具体方法:1工作和业务组合为一
2步骤按自然顺序进行
3为同一工作设置若干处理方式
4超越组织界限,适合场所完成工作
5减少检查,控制和调整等工作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1生产设备数量和生产面积
2,设备效率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个劳动技能的熟练
3固定资产工作时间4企业管理水平
生产能力分为三种:1设计能力2核定生产能力3计划能力
主生产计划的三种策略;1恒定生产率2变动生产率3跟踪生产率新产品分类:改进型、换代产品、创新产品
新产品开发方向:1搞笑,多能化2复合化3,小型化,轻便化4智能化,知识化5艺术化,品味化
产品寿命周期:投入,成长,成熟,衰退
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质量的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五个方面,是组织是产品质量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达到顾客满意所进行的相关管理活动的总和
工序质量控制的工具:核查表,分层法,帕累托图,因果分析表,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
选址因素:1劳动力条件2原材料供应3产品销售4交通运输5地理位置6基础设施7气候8生活条件9环境保护条例10科技依托技术
设施布置原则:1生产经营服务2最短距离3单一流向4立体5安全6弹性
设施布置的类型:1工艺专业原则布置2对象专业化原则布置混合布置4固定布置具体会举例有仓库,零售店,或办公室布置的考虑因素
计算题:第8章第2-3节
【篇三: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
ss=txt>摘要
加入wto之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日益全球化,因此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人们也从经营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措施。


企业的竞争力究竟来源与哪个方面呢?我认为生产运作管理是企业
竞争力的最终源泉。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分析,通过对生产运作
管理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明确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职能,通过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给出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理论支持,利用这种科学方法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水
平。

前言
近些年来,电力企业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饱受诟病,腐败案件层
出不穷,高工资高福利也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走向市场、打破垄断、开展竞争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电企业全面加强生产运作
管理,增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发电供热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是生产运作管理的关键。

第一部分: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史
生产运作活动是一个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或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生产运作
管理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8 世纪末至19 世纪末的
早期放任管理阶段,即产业革命阶段,生产运作管理仅仅处于萌芽期,当时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劳动价值论”与“分工”理论。

第二阶段
起源于20 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

泰勒的科学方法使生产与运
作管理摆脱了经验管理的束缚,开始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

20 世纪20-30 年代的生产管理学,其着眼点主要是制造系统内部的计划和控制,称为狭义的生产管理学。

二战后,生产管理学进入现代生产管理的
新阶段,生产管理细分为计划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库存管理、作业管理等各个单项管理,由此在企业形成相对独立的职
能部门,在管理学科中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分支领域。

从20 世纪60 年代后半期到70 年代,物料需求计划方法成为一种全
新的生产与库存控制系统。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用系统观点来看待
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强调生产经营一体化,生产管理学开始发展成为包
括服务业在内的“运作管理”。

第三阶段从20 世纪80 年代后半期开始,开始由信息技术运作管理去考虑:如何利用新技术重新构建业务流程;改进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快速获得外部资源,以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如何
利用新技术改进企业与供应商、与顾客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当
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热点,新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正在不断形成。

第二部分:生产运作发展的新方向
理活动,而如何管理生产资源是关系到企业战略发展与企业竞争的关键。

这些生产资源管理活动包括成本、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交货速度和可靠性,对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柔性和新产品开发及服务,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重点等。

近年来,生产运作管理出现了许多新观念和新趋势。

国内外学者对市场全球化、全面质量管理、柔性、缩短时间、技术创新、人工参与、流程再造、环境问题、供应链管理、精益生
产等投入极大的研究热情,其研究动态成为当今工商界关注的热点。

人们对质量、基于时间的竞争、增值过程、环境保护及全球化竞争
观念的需求,充分说明生产运作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国内学者们
针对国有企业创新研究、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的利益关系、企业道德等研究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部分: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
1、电力工业的特点
电力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它是产、运、销同时完成。


力工业集产、运、销于一身,从生产电能到送达用户使用是以光速进行,电力的生产与消费时完成,即电能不能直接储存。

二是技术密集型企业。

现代电力企业是以超高压电网干线为骨架,以发电厂和用户联
成电网同步运行的企业。

以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为主体,以大量
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设备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受控系统,复杂
的电力系统必须以高度的自动化加以控制,并逐步发展到适时乃至超
前控制。

三是资金密集型企业。

电力企业的资产总额在美、日、法、英等工业化国家的企业中占全国第一位。

我国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名列全国各行业之首。

2、发电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有几项比较重要的管理内容。

其一是经济技术指标管理。

发电厂一台发电机组主、辅设备及其系
统的技术经济指标超过120 个。

每一个指标都标志着某设备、某系统、某部分经济性能的优劣。

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技术指标是指影响火力发电厂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设备及其系统经济性能的全部技
术经济指标。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四级:一级指标是发电
厂热力经济性的总指标——供电煤耗率等;二级指标是供电量、发
电煤耗率、燃料等指标;三级指标是发电量、厂用电率、汽机效率、锅炉效率、管道效率等指标;四级指标是汽机、锅炉及辅机设备、热力系统和燃料质量、数量等各项小指标。

热电厂的主要经济技

指标包括发电(供热)量、发电煤耗、发电(供热)厂用电率、供
电(供热)煤耗。

技术经济指标管理工作中,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技术
经济指标分析,查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运行状态及存在问题的大小,并
及时提出措施,以保证火力发电机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在最佳状态
下运行,供电煤耗水平最优,企业发电成本最低,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效益。

其二是可靠性管理。

发电厂可靠性管理是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手段管
理和指挥生产、规划设计、设备更新改造的先进模式。

它用直观的
各种标准、指标进行宏观综合分析,以判断生产运行状态、衡量其管
理水平、设备安全健康状况、经济效益等。

发电厂可靠性管理就是
要科学分析生产实际状况,找出不安全、不经济的潜在原因,采取措施
降低各种停运率,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充分发挥
现有的设备潜力,提高可用率,提高生产能力,提高安全、低耗、稳发、满发的经济运行水平。

并从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生产运行诸环节中制订并执行统一的可靠性规则,监察并分析发电厂系统
运行可靠性,以各项目可靠性来检验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生产运行等环节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并作为各环节技术进步和技术改
造的重要依据,提出各项可行的改进措施。

可靠性
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其
管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设备管理、检修管理的效果,影响各项技术
经济指标的完成。

其三是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发电厂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装置工业,企业
内部设备技术状态和组织状态的好坏,对企业本身及社会都有影响。

设备管理就是围绕设备从选择购进直到报废全过程而开展的系列管
理工作的一种新学科,也是对主要生产设备从设计、制造、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技术反馈到更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

其四是生产者队伍建设。

电力企业是设备型企业,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技术装备率、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加大等,电力企业的资本构成中不变资本在增加,相对的可变资本
即劳动力在减少。

为了管好用好发电设备,强调人机合一,通过加强员
工培训,完善激励机制等多种方式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第四部分: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所处的
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如果电力企业只是依靠垄断而不思进取,就无法改变在公众心中的“电老虎”的局面。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使传统意义上的电力公司定价成为越来越不可能的现实。


低价格,提高质量,满足客户要求,应该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方向。

电力企业只有具备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走的
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市场分析与研究:2004年秋季报告.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王振铭,郁刚.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前景与建议.中国电力,2003(9).
3、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曾旗,吕淑丽,徐君,张乾林. 企业生产运作能力的多层次综合模糊
评判[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4, (04)
6、朱岩,吴美丽,张冬梅编著. 生产运作管理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
社,2011,(9)
7、靳志宏主编.生产运作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8、[日]加藤治彦著,郑新超译.东方出版社,2006,(12)
9、王凤山,叶素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2)
10、陈荣秋主编.马士华,崔南方,周水银,林勇著.科学出版社.2005,(9)

11、柯清芳(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论生产运作管理对企业竞争力
的影响.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7月第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