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研究作者:马少华
来源:《管理观察》2019年第32期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利用313份企业调查问卷,研究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企业绩效、企业声誉的影响,即考察农业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

实证结果发现,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和企业声誉具有正向影响,且企业声誉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说明农业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名利双收。

关键词:农业企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企业声誉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识。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有些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相关,而有些研究则认为两者不相关。

为什么研究结论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一方面是现有研究在指标选取、样本选择、模型构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大部分的研究以一般企业为研究对象,缺乏对不同行业企业的研究,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

因此,本文选择农业企业为样本,利用企业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资料,研究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微观机制,为农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而产生积极效应提供参考。

1研究假设
企业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一种本质的、抽象的终极价值,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结果,而经济价值则是一种外显的、形象的具体价值,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动态过程,经济价值建立在竞争与效率的基础上,社会价值建立在利益相关者认可与支持的基础上,因此,经济价值体现为企业绩效,而社会价值则通常体现为企业声誉。

1.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键在于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

农业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高质安全的农产品或服务,使其农产品与其它同类型产品区别开。

这样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即具有品牌效应,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进而转化为消费者的货币投票,不但能够增加当期的销售收益,而且企业声誉得到大大提升,未来能够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

相反地,如果农业企业为了牟取暴利,提供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农产品,其行为一旦被曝光,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经过长期积累的企业声誉也将毁于一旦。

企业良好的形象是该企业生产安全产品的一种“信号显示”,理性消费者会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农产品。

显然,这有利于农业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经过消费者之间的传播,农业企业的知名度和声誉也得以提升。

受产业特性的影响,大多数农业企业的生产资源依赖于农村社区,无论是生产要素还是人力资源。

农业企业要融入农村社区,在追求企业自身盈利的同时,应以不损害农村社区为前提,在农村社区发挥“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的互惠作用,比如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或指导,为员工提供各种额外的福利等。

只有这样,农业企业才能获得农村社区的认可和信任,才能融入农村社区的“熟人社会”,拥有忠诚的消费者和员工基础,这无疑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为企业带来价值和声誉。

此外,农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无形中也或多或少承担了部分政府应该履行的责任,在此过程中,农业企业获得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与政府建立了良好关系,有助于政治资源和各种稀缺资源的获得,不仅积累了各种社会资本,而且提升了企业声誉。

企业声誉是企业拥有的一种异质性稀缺资源,可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此,本文假设:
H1:农业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2:农业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具有正向影响。

1.2企业声誉的中介作用
企业声誉是一个企业的“名片”,传递着农业企业在市场上优势地位的信息,使得其产品在市场上也区别于其它的同类型产品,农产品的差异化则成为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

在一个具有较为浓郁“人情文化”、信任感颇高、相对封闭的农村社区,如果农业企业的企业声誉较好,无疑能获得农户和农村社区的信任和认可,大大降低与农户合作、获取资源的交易成本。

通过上述分析,假设:企业声誉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只有当人们对某一企业产生认同感时,才会对企业存在的价值进行肯定,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

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农业企业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股东对其信任,合作者对其认可,消费者对其忠诚,政府对其好评等,自然而然其企业声誉得以建立。

企业声誉是农业企业的异质性资源,是向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质量等方面信息的信号机制,具有良好的广告效应,使企业绩效得到提升。

企业声誉的传导作用还体现在增加农业企业的发展机会,吸引优秀的求职者并留住他们,获得人才优势,获得更多投资者更高的信任和更多的投资。

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3:企業声誉在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以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农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企业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资料。

在广东、安徽等省份发放780份问卷,回收388份,并按照以下标准对问卷进行遴选:第一,企业基本信息缺失较多的问卷予以删除;第二,问卷题项的缺失率累等于或大于10%的问卷予以删除;第三,问卷题项的答案如果呈现明显规律性的问卷应予以删除,例如,成片的相同选项,或是答案呈现某种特定排列方式。

根据上述标准,有效问卷为313份,有效问卷率80.7%。

2.2变量测度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

按照Carroll(1979)的“金字塔”模型,从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个责任维度对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测量,并借鉴Aupperle等(1985)的研究成果,结合农业企业的产业特性和企业访谈资料,设计测量量表进行测度。

企业绩效。

采用基于感知调查的财务绩效测量方法,即通过对被调查者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地位、企业资产使用的有效程度以及相对于竞争者而言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进行调查。

企业声誉。

借鉴Turban和Greening(1997)、Tsui等(2006)的做法,利用本企业相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企业声誉水平进行评价的量表打分法进行测度。

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操作性,采用被调查对象对他们的企业声誉进行自我评价,事实上企业管理层比外部利益相关者更了解企业和本行业的状况。

控制变量。

借鉴现有研究成果,选取企业规模和企业发展阶段为控制变量。

其中,通过员工数量衡量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通过企业成立时间长短衡量。

3实证分析
3.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表1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结果,企业社会责任的均值分别为5.514,标准差分别为0.657,意味着样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力度相当。

企业绩效、企业声誉的均值分别为4.416、4.997,标准差分别为1.150、0.995。

控制变量方面,样本企业规模均值在2.415,即企业员工以101-500人居多,企业发展阶段均值为2.288,即以中小企业居多。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N=313),见表1。

从表1可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企业声誉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企业绩效与企业声誉显著相关;控制变量企业发展阶段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相关,而控制变量企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不相关。

以上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验证研究假设提供了一定支持。

3.2假设检验
3.2.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采用回归分析法检验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从表2可知,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绩效和企业声誉均具有明显影响。

因此,假设H1、H2得到验证。

此外,表2中所有模型的最大方差膨胀因子值(VIF)均小于3,远小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上限值10,说明所有回归模型中自变量之间均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企业绩效和企业声誉)的影响,见表2。

3.2.2企业声誉的中介作用
按照Baron and Kenny(1986)的建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在表3中所有模型的最大方差膨胀因子值(VIF)均小于3,远小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上限值10,说明所有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之间均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企业声誉的中介作用,见表3。

在模型1和模型5中,分别引入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和企業发展阶段,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企业发展阶段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性影响,而企业规模则对企业声誉有显著地影响。

在模型2中,显示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系数为0.344,p<0.001);从模型6的回归系数可知,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标准化系数为0.457,p<0.001)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假设H2通过实证检验。

在模型3中,企业声誉(标准化系数为0.413,
p<0.001)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模型4中,企业声誉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而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系数减小,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企业声誉在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问起完全中介作用,假设H3通过实证检验。

3.3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研究结论是否可靠性,本文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一,分别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删去一个测量指标,重新对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测量,并进行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和企业声誉的关系,发现得出的结论依然稳健;第二,删去15%的样本企业重复上述研究步骤,发现实证检验结果与上文一致。

鉴于此,本文认为实证研究结果具备良好的稳健性。

4结论和启示
通过对农业企业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获得313份调查问卷,研究农业企业履行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即考察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和企业声誉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企业声誉均具有正向影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声誉在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问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声誉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问起完全中介作用。

换言之,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也有利于企业声誉的积累,最终企业声誉向企业绩效转化,这说明农业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名利双收。

虽然农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然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则有限,如果不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能力,盲目的履行社会责任,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故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生产运营两者之间的关系。

企业应结合主客观条件,选择与企业相匹配的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模式。

对于初创期的农业企业而言,首要目标是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故企业的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生产经营,以实现盈利,如果过分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往往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股东、消费者和政府是其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在于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货币投票,从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销售量得到大大提升,企业绩效也随之提高;对处于成长期或是成熟期的企业而言,企业的目标是做强做大,除了履行遵纪守法、提供安全的农产品或是服务等基本的责任外,可充分发挥其产业辐射效应,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户增收等,这样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