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光波.(pō)细胞.(bāo)橙.色(dēng)
B.充沛.(pèi)灼.伤(zhuó)柑橘.(jú)
C.分泌.(bì)悠.长(yōu)花卉.(huì)
D.胡萝卜.(bǔ)花瓣.(biàn)碱.性(jiǎn)
解析:考查注音。

注音错误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完全错误;②声母错误,如“b、p”不分;③声调错误;④拼写错误。

答案:B
2.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

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
(2)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
解析:(2)句较为复杂,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

“例如牡丹”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同时“自然选择”与“人工栽培”进行比较,突出了人工栽培的进程快。

在作比较的同时,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答案:(1)举例子(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花辨红紫烂漫柑橘
B.三棱镜胡萝卜委谢
C.悠长万紫千红柔嫩
D.繁植粉蕊分泌解析:A项,“辨”应为“瓣”;B项,“委”应为“萎”;D项,“植”应为“殖”。

答案:C
4.“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
解析:首先从问句考虑,然后从结构上考虑。

参考答案:设问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并引出下文。

修辞上是间隔反复,使文章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细胞液是碱性的,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除了红花以外,还有黄色、橙色的花。

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

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

一般的花,大都初
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5.这三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解析:这里的“说明中心”也可以理解为“说明对象”,选文从“物质基础”方面阐述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参考答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它的物质基础——花青素的作用。

6.“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设问及其作用。

设问即自问自答,常出现在段首。

本文在段首多次出现设问,既能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注意。

参考答案:设问。

这种修辞方法可以使说明的问题更集中、醒目,也增加了文章起伏,使之有波澜。

7.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解析:选文主要采用了举例的说明方法。

答题时应举例说明。

另外还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别的方法不是很明显,要认真分析。

参考答案: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在说明碱性细胞液里的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成为蓝黑色时,举了墨菊和黑牡丹的例子。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细胞液分成酸、碱性的类别,每一类有许多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气流功能充满奇妙
①对气体施以一定的外力,它就会像水流一样能够流动而形成气流。

当我们往自己的手上吹气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气流的存在。

②气流很小的时候可以吹灭火柴和蜡烛;再大一些,能够吹起气球或是给自行车轮胎充气;非常强烈的气流常用来清洗机器上的油脂或棉布上的污垢。

有的时候,人们还会将空气压缩,存储到气箱或气罐中。

使用时打开阀门,被压缩的气体就会急速膨胀,形成猛劲的气流。

这种压缩空气常被用来喷涂、清洁建筑物。

③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中,气流的应用更是充满神奇的色彩。

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并付诸实现了利用气流来发电。

这种气流电站的构造很奇特,外形像一个既高又粗的大烟囱。

大烟囱直径10米,高200米,可以用来抽吸空气而使热气流迅速排出。

围绕烟囱的是一个巨大的环形曲面透明塑料大棚。

大棚与烟囱连接部分高约8米,边缘高2米,方圆252米。

烟囱的底部装有发电机。

由于塑料的透光和保温作用,大棚内的空气经太阳照射后便会逐渐升温,使棚内温度比棚外要高出20℃左右。

利用空气热升冷降的特点,再加上高大烟囱的急速排出作用,可以使热空气以每秒20—60米的速度,经由设在烟囱底部的发电机,并驱动发电机进行工作。

利用这种发电装置,这座电站白天可以发电100兆瓦;夜晚利用余热也可以发电40千瓦。

据推算,发电成本与核电站相似,利用起来十分合算。

④美国利用气流的作用,研制出一座无水的空气游泳池。

在一间直径6米、高7米的圆型房间里,安装一部大型鼓风机向顶部鼓风。

在气流的作用下,房间里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托力,使得人们可以在房间里漂浮,既像在水中游泳,又像在空中飞行。

这种环境,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进行仿生飞行科学研究,为人类生存开拓出新的适应方式。

⑤现在,有人正在研究利用气流的作用制作气幕屋顶。

当瓢泼大雨降落到体育比赛场地时,在体育场四周安装的高压空气喷管,就会把强大的气流喷向天空,将雨水移至它处。

这样,体育场就变换成为体育馆。

人们在巨大的气流和降雨声中观看比赛,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8.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文的中心句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不是开门见山,指出中心,而是先介绍什么是气流,让读者对所说明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之后再摆出说明的中心内容。

所以,中心句在第三段。

答案: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中,气流的应用更是充满神奇的色彩。

9.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气流给自行车轮胎充气,喷涂、清洁建筑物。

B.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气流发电站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经济效益。

C.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德国建成了气流电站,美国研制出无水的空气游泳池。

D.现在,人们已经利用气流制作成气幕屋顶。

解析:“现在,有人正在研究利用气流的作用制作气幕屋顶。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气幕屋顶还没有真正实现。

答案:D
10.请说说“据推算,发电成本与核电站相似”一句中“据推算”的表达作用。

解析:说明文中为了说明的准确性,往往对还没有确凿证据的论据用不确定的词语表述,本句就是这样。

参考答案:语言准确,有分寸;交代了气流电站“发电成本与核电站相似”这一结论是怎样得出的;表明这一结论的不确定性。

11.除了文中提到的利用气流的例子外,请你从生活中另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它是怎样利用气流的。

解析:本题为开放题,根据经验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如喷雾器、气垫船、吸尘器等。

说明略。

二、语言运用
12.(2010南京白下中考模拟,4)请你准备一段赠言送给老师或同学,尽量展示个性,简短深刻,富于感情,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赠老师:
赠同学:
解析:赠言要考虑所赠对象,对老师要注重赞美,对同学要注重祝愿,并要选用一种修辞方法。

答案示例:(1)赠老师:您是海洋,我是贝壳。

是您给了我斑斓的色彩……
(2)赠同学:青春像一只银铃,系在我们的心坎上,只有不停地奔跑,它才会发出悦耳的声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