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8高三上·建平开学考) 按要求选择
(1)下列用来称赞鲁迅文章精当的成语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 . 文不加点
B . 不刊之论
C . 标新立异
D . 言简意赅
(2)下列新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甲:这样/我是唯一的人/拥有这声车鸣/它在深山/唤醒一两位敏感的山民/并得到隐约的回声(海子《小站——毕业歌》)
乙:鸟声在汉城各座宫殿庭院内/如密密雨点落在鬼面上/一处处都是回响.(蓉子《古典留我》)丙:大丽花/开在后院里/月亮篱笆时,顺手带走一丝春天残余的香气(洛夫《花落无声》)
A . 传开、滴落、翻过
B . 传开、流淌、驻足
C . 散开、流淌、驻足
D . 散开、滴落、翻过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0分)
2. (6分) (2018高三上·安达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颇具人文情怀的儒家文化
以“人”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点,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
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
《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
人的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被尊重。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重视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伦关系。
儒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张已经织好的人伦网络当中。
没有人伦网络,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所以,儒家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不但有这五种关系,而且对应每种人伦关系,还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儒家认为这些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
每个人都有其独立意志、独立人格。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
从中国哲学传统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主体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践行上的主体性。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乃至杀身成仁。
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义”,都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缘于这种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
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
儒家从忧患意识出发,探讨的是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之与整体的义务和责任,强调的是入世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千古文人家国梦,修齐治平济世心。
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寓于他们的政治关怀和社会关怀中。
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
儒家倡导“德治”,孔子强调仁爱,“仁者爱人”;孟子说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进步的内容,最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设大同社会。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现出对社会理想的人性渴求。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际、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人与自然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在中国历代典籍的思想脉络里,不断地阐述和丰富“以人为本”的儒家价值理念。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这是我们新的传统、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关于文中儒家文化“人文情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地位和价值高于其它事物,人的生命理应得到尊重,这是儒家文化具有浓郁人文气质的一种体现。
B . 儒家文化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强调人的义务和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种责任的体现。
C . 儒家文化强调人的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由此培养出的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D . 儒家认为,人都存在于人伦网络中,它规定了各种人伦关系,也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
这些关系不可更改,是不能选择的“天伦”。
(2)下列观点与论据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B . 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贵于人。
(汉董仲舒)
C . 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明杨继盛)
D . 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的特点也就成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B . 儒家文化强调“爱人”,主张实行“仁政”,这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大同社会。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
C . 中国传统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最能体现在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上。
D .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的身心、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现代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3. (2分)(2020·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共享单车,曾被网民誉为“新四大发明”之一,未曾想却遭遇今天这样的窘境。
回想数年前,共享单车以席卷之势构筑了新的城市景观,占据了新闻头条,一遍遍颠覆人们的思维模式。
似乎资本汹涌与互联网思维配合,就可以平地起波澜,激活新经济领域的无限生机。
但随之而来的,是共享单车堆积成灾,盈利模式始终难寻。
共享单车尚未到盖棺论定的时候,但这一创新留给人们的思考仍是略带苦涩的。
共享单车的逻辑起点是符合市场期待的,即补足公共服务的细分领域。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本的大量涌入,与有限城市空间的激烈碰撞,造成的单车资源巨大耗损,最终将共享单车拖入难以为继的运转轨道。
共享单车对公共空间无所顾忌地侵占,以解决公共服务难题的名义制造了公共服务难题;为了抢占市场,不惜过量供给单车,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等。
共享单车在这些颇为基础的规则上走错方向,尽管其表现形态具备令人炫目的互联网诠释,也难以避免今天的这场整体性后撤。
(摘编自《共享单车陷困境:互联网思维不是悬空之物》,2018年11月30日光明网)
材料二:
共享单车使用场景以公共交通换乘接驳与短距离出行为主
[注]E为英文estimated(预计)的首字母。
(摘自《2018中国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专题研究》)
材料三:
虽然行业问题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带来了巨大的出行便利,也在全国掀起了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
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共享单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局。
在经历了一系列问题和行业“洗牌”之后,行业格局逐渐清晰,企业运营状况不断改善。
随着资本降温,行业恢复理性,一些企业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通过精细化运营,我们在很多城市已经实现盈利,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长久做下去。
” 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开逐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未来,共享单车行业要想行稳致远,仍然要坚持精细化运营,探索更多元的商业模式。
共享单车企业资产重,客单价低,必须要加快技术进步以提高精细化运营能力,通过硬件升级、算法优化等方式,实现线下运维线上化、可视化,将运维工作从冗余低效的机械工作中抽离。
除了科学、精细化运营,共享单车还需要探索更多商业化盈利模式。
共享单车可以向高附加值的电信行业学习,尝试引入体育、娱乐、休闲、文化等功能,让出行变得更有意思,同时开发白领专车、老年专车等更多产品来覆盖用户需求。
(摘编自《共享单车:“洗牌”过后再出发》,2019年2月27日经济日报)
材料四:
5月7日上午,哈尔滨市治理交通拥堵办公室联合市城管局组织召开全市共享单车规范管理对接工作会议。
会议提出要加快共享单车停车点位施划,各区城管执法、交管等部门将按照全市统一设计标准,遵循“方便群众、集中停放、保障畅通”原则,开展共享单车停车点位施划工作,尽快安装停车设备,确保共享单车方便市民的同时,不影响城市环境秩序。
会上,哈尔滨市、区各有关部门分别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就当前部分市民骑车时闯红灯、逆行、乱穿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以及企业和部分市民违规占用绿地、盲道和机动车道乱投乱摆、乱停乱放等破坏环境秩序问题向“哈啰出行”提出了整改要求。
会议要求,共享单车企业要按照政府部门工作要求,严格履行企业管理责任,增加单车和助力车运维人力投入和巡查管控频次,合理调配投放数量,不得过度投放,避免造成乱象。
同时,要利用手机APP软件加强市民文明骑行提示教育,引导市民安全骑行,有序停放。
(摘编自《哈尔滨共享单车集中停放》,2020年5月9日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共享单车是市民实现公共交通换乘接驳较为理想的交通方式,换乘接驳这一使用场景的需求大约占63%。
B . 共享单车在短距离出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提升了用户的出行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需求来作支撑。
C . 中国共享单车用户增长率在2016~2017年迅猛增长,2017~2018年略有下降,2018~2019年开始上升。
D . 2016到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逐年增大,其中2017年增速显著,2018年以来用户规模趋于稳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共享单车可补足公共服务的细分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却对公共空间无所顾忌地侵占,反而制造了新的公共服务难题。
B . 共享单车逻辑起点符合市场期待,但运行过程中在颇为基础的规则上走错了方向,需要调整前行方向,才可持续发展。
C . 共享单车带来了巨大的出行便利,在全国掀起绿色出行、健身骑行的新风潮,完全改变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
D . 共享单车企业可以向电信行业学习,尝试引入体育、娱乐等功能来吸引人骑行,也可以开发更多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
(3)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怎样才能促进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
4. (12分) (2018高一上·铅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奧斯维辛集中营逃狱记
中国网1月9日讯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在这里曾经关押了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只有144人,波兰人卡齐米尔兹·皮乔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已91岁高龄的他讲述了70多年前成功逃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以及自己不同寻常的生活。
1942年6月20日这一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出口处负责路障的一个党卫军士兵感到害怕,不知所措,因为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的汽车就在他的面前。
车里有4个全副武装的党卫军,其中一名少尉正朝他大喊大叫,骂骂咧咧。
“清醒一下,你这个家伙!”那个军官喊道:“赶快放行,要不我打死你!”那个卫兵吓坏了,连忙升起路障,让这辆马力强大的汽车过去,开远了。
然而,要是这个卫兵走近一点看,就会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汽车里那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因害怕而变得灰白。
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党卫军,而是穿着偷来的制服、开着偷来的汽车的波兰囚犯。
而行动的策划者——那名“少尉”,就是皮乔夫斯基。
皮乔夫斯基说:“我们是被送到那里的第二批人,被迫参与集中营的修建。
”囚犯们每天必须工作12至15个小时,在隔壁建造一座大型的新营区。
皮乔夫斯基回忆说:“在开始的3个月里,我们全都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
”但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
从1940
年6月到1941年6月,纳粹党卫军不断地杀害囚犯——用警棍将他们殴打致死,这是解决集中营拥挤问题最简单的方法。
饥饿、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将集中营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所有这些如今都记录在案。
但是皮乔夫斯基记忆中的细节仍然令人震惊。
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不仅用于吃喝,还要在晚上当尿盆使用。
“如果谁的勺子丢了,就要像狗一样就着碗吃;如果碗丢了,那就一点汤都喝不到了。
”他说。
有时候,德国卫兵们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假期而杀人。
皮乔夫斯基说:“当卫兵们感到无聊时,他们会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去捡回来。
当囚犯跑过去时,他们就朝他开枪。
然后声称该犯人试图逃跑,被他们阻止,于是为此得到三天的休假。
”
被关押在这里的囚犯如何应付这样的生活?皮乔夫斯基说:“有些人祈祷,但是那些在他们到来之前被关进集中营就曾祈祷的人会说:‘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
’”
有6个星期的时间,皮乔夫斯基被分派运送处决后的尸体。
“死亡墙位于10号和11号楼之间。
卫兵们将囚犯们排成队,然后从背后朝他们头部开枪。
”随后,就会有一堆脱光了衣服的尸体,由皮乔夫斯基抬着脚踝,另一个人抬着胳膊,扔到手推车上,再送到火葬场。
“有时一天是20具,有时是100具甚至更多。
这其中有男人、女人,还有孩子。
”他重复说:“还有孩子。
”
一天,一个名叫尤金尼厄斯·本德拉的乌克兰朋友来找皮乔夫斯基,本德拉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在集中营的汽修厂劳动。
他告诉皮乔夫斯基,德国人准备处死他(本德拉),已经列入死亡名单。
皮乔夫斯基说:“这一下我彻底绝望了。
”于是,逃跑的计划萌发了。
1942年6月20日,早上在仓库干活时,皮乔夫斯基暗中拧掉了一个锁门的螺栓,因此他们可以爬进去。
他们来到二楼的储藏室,破门而入,换上了军官的制服。
同时,本德拉用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开了一辆汽车过来。
他们开着汽车前往出口,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
到了路障处,由于极度紧张,汽车内的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苍白。
皮乔夫斯基说,“这是最富戏剧性的时刻,我开始叫骂。
”党卫军士兵服从了命令,升起了路障,汽车向着自由驶去,他们成了逃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屈指可数的144人之中的4个人。
(节录自中国网军事,2014年1月9日)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概括,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关押过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比例极低,成功者之一皮乔夫斯基回忆了集中营的严格管理。
B . —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本德拉伙同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了集中营指挥鲁道夫·胡斯的汽车,是成功逃脱的重要原因。
C . 在皮乔夫斯基的回忆中,纳粹对关押在集中营的“囚犯”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有时仅为了得到几天的休假就可随意杀人。
D . 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造成了大量的“囚犯”死亡,机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
(2)怎样理解“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一句话的含义?
(3)细节是生活的真实。
在这篇新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几个细节?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这几个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至少需要两个)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2016·长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厓门①吊古记
【明】方良永
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会县。
县官属谒既,予进知县罗侨,语之曰:“厓山之事,千古痛愤。
办香敬吊,行与子偕。
”乃具牲帛,僦民舟习海行者以行。
夜二鼓,乘汐出港口,风静波平。
天未明抵岸。
启篷窗,东视厓门甚迩,景色曚曚未辨。
登岸,典祠者逆于道左。
少顷至祠下,达观殿宇碑亭,考其营建颠末。
中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公,两庑皆祀同时死节诸臣。
其额与祭,则皆上请于朝,得旨俞允者也。
观礼毕,易便服,穿丛薄间,从西上直至山巅。
转顾后山苍翠,亭耸如扆②;环视左右山,逶迤盘踞,如虎伏龙行,水绕其势如弯弓。
隔岸诸峰层叠,秀丽如画。
较以形胜,此亦足恃,而顾不能救国之亡,岂地势无与于人事;抑天命已去,非此所能胜欤?悄然而退。
予回舟次,伫立岸上,见水鸟飞鸣而下上,渔歌互答于两涯。
追思往事,黯然伤怀。
徘徊间,典祠者曰:“前有奇石可往观。
”予遂乘小舟径诣石处,蹑磴仰视,巨石如屏。
屏石有刻,已磨灭不可读。
顾问典祠者,云旧有大刻“元柱国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近巡按广平徐公瑁易刻曰:“宋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死事于此。
”今石长字没矣。
予窃论弘范宜不足责宋之执政以国与人如弃遗余恬不知恤非得二公振起其间天理民彝③或几乎息。
彼弘范犹元臣也,何足深咎。
况二三公之名实,昭然史册间,当与日月争光;区区摩崖④ ,胡能轻重,而必与之较争哉!
因与罗尹论厓山事:谓当宋室播迁之时,三公非顾命大臣,皆无与国休戚存亡之义,即使不死,亦无敢非之者。
今其孤忠大节,乃出于寻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后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
祠有田三顷余,乃知县割废寺遗业所充。
又山故无虎豹,居民素不为盗,巡司虽设,频年无捕获功。
天既薄暮,予独坐舟中,感今念昔,屡就枕而不成寐。
既竣事,咸曰:“自有厓山之行,天日无此晴霁,风波无此平妥也。
”
(选自《方简肃文集》卷五,有删节)
【注】①厓门:即崖山,位于广东新会南大海中。
南宋末,宋军与张弘范统帅的元军在此决战,宋军全军覆没,张世杰、陆秀夫等大臣及宋少帝赵昺殉国,宋亡。
②扆(yǐ):屏风。
③民彝:人伦。
④摩崖:在山崖上书刻文字。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典祠者逆于道左逆:迎接
B . 考其营建颠末颠:开始
C . 乃知县割废寺遗业所充割:割据
D . 风波无此平妥也妥:安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僦民舟习海行者以行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B . 彼弘范犹元臣也,何足深咎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 . 昭然史册间,当与日月争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 乃出于寻常之所不料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出京巡察,途经新会,因感南宋厓山之事而痛心悲愤,所以请新会知县陪同,置备祭品,渡海前往敬吊忠烈。
B . 作者登厓山之巅,见群山蜿蜒,高耸如屏,流水环绕,势如弯弓,因此认为宋军覆灭在于未能据险坚守。
C . 近世的广平巡按监察御史徐瑁改刻奇石上的字为“宋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死事于此”,作者认为对摩崖石刻不必与之较争。
D . 作者认为,三公未被先帝托以辅国重任,并无和国家共存亡的责任,但却能忠贞自持,这使他们尤为后人怀念景仰。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予窃论弘范宜不足责宋之执政以国与人如弃遗余恬不知恤非得二公振起其间天理民彝或几乎息
(5)把文中画线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①岂地势无与于人事;抑天命已去,非此所能胜欤?
②皆无与国休戚存亡之义,即使不死,亦无敢非之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高三上·惠来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隋堤怀古①
张祜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②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③,回望空悲绿树烟。
【注释】①本诗写于唐朝后期,当时的帝王大多生活腐化,荒淫无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声色犬马等现实享乐之中。
②锦帆:陆楫《炀帝开河记》有“舳舻相继,接连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句。
③江都事:指炀帝南游江都,日夜纵酒荒淫,最后被缢死江都宫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题的“怀古”点明了题材,“隋堤”则是怀古对象,让人联想到隋炀帝的奢侈生活。
B . 首联后句写隋炀帝以“猛虎”自居,“自为”则写出其盲目自信,狂妄之态可见一斑。
C . 颈联运用数字形成对比,形象地写出了隋炀帝妄想江山永固却又难以实现的悲剧。
D . 尾联点明隋炀帝的下场,往事不堪回首,诗人以无奈的叹息和想象之景收束全诗。
(2)诗人面对“隋堤”,思绪万千,试分析诗中流露出来的情绪。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师者,________ 。
(韩愈《师说》)
(3)宁溘死以流亡兮,________ 。
(屈原《离骚》)
(4)________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夕阳西下,________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1分)(2017·辽宁模拟) 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5字)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友善奉献、和谐互助的社会风尚,3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团委、精神文明协调处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向央视全台和中国邮政员工发起了西藏“爱心棉衣”公益捐助活动,为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南木切乡小学募集棉衣和书籍,以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
去年新春,央视西藏站记者走访了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南木切乡小学,谢通门县位于日喀则市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平均气温6摄氏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西藏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急需保暖的棉衣和书籍,和团委沟通后,遂发起了这次公益捐赠活动。
9. (5分) (2018高一上·海口期中) 依据对联知识,补充下列对联。
(1)上联:屋后松竹添秀色
下联:门前梅兰________。
(2)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上联,“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上联: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下联: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