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习题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习题精选第二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阳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
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
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地震灾害。
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东汉名士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
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袁绍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下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
A、商朝、秦朝、三国
B、春秋、战国、隋朝
C、商朝、秦朝、唐朝
D、春秋、战国、三国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于( )
A、公元200年
B、公元208年
C、公元220年
D、公元229年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曹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大败袁绍,统一北方
C、与刘备、孙权在赤壁展开大战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统一的国家是( )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宋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小明和小华一起归纳七年级学习过的主要战役及其作用。
小明说:“下图中的A点是赤壁之战。
”小华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
上述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3题【辨析题】
学习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后,七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对这一时期的各路英雄好汉议论纷纷,贬褒不一。
下面是几个好朋友的一段对话:
张明:我爷爷是个京剧迷,常看三国戏。
他对我说,曹操长着大白脸、三角眼,是个大奸臣、大坏蛋。
李刚:不能这么说。
京剧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有很大的不同。
历史上的曹操是个很有作为的人,可以说是个英雄。
王华: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曹操文武双全,足智多谋,他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真是遗憾。
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不削而稍弱矣。
”
——《资治通鉴》
材料三: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请结合所学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①______;②______
结合材料一图示以及所学,秦统一后确立了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地方上秦朝采取了什么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中的“上”“陛下”是谁?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这一建议有何巧妙之处?
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请分别写出魏蜀吴这三国的建立者。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关注台湾,关注南海,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时期,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
……南宋时,澎湖已隶属福建省晋江县,成为中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
……清朝派水师攻取台湾,设立机构,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材料二:吴胜利强调“我们绝不会牺牲南海主权权益,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不要指望我们在主权上作出让步。
”“南沙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在南沙岛礁进行必要的建设完全合情、合理、合法……”吴胜利表示,在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问题,中美很重要,中美海军很重要,合作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材料一中,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______ ,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设置的机构是______。
当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指出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的本质区别。
针对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请你分别给中国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