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合水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讨论 井水是合水县饮用人口最多的水源,除浑浊度合
格率较低外,其余指标合格率较高,一级水和二级水 所占比例较大,是水质较好的水源;泉水大多为公用 水源,无人管理,缺乏防护设施,人畜共饮,致使粪便 污染严重,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指数偏高,易导致肠道 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窖水全县饮用人口超过 2 万人, 36 份水样中三级水 10 份,四级水 15 份;县城及有自来 水的乡(镇)大部分人口生活用水均以河水为水源,由 县自来水公司及各乡供水站供应,其化学指标较好, 属二级水。
2 结果 全县 13 个乡(镇)共采集 213 份水样,其中井水
91 份,泉水 75 份,窖水 36 份,河水 11 份。经检测分 析,共获得 6 390 个检验数据。各类水源一般情况:井 水所在地层多为沙石层,全县共有井水水源 1 508 个, 饮用人口 7.77 万;泉水为地下泛渗水,沙石粘土地层, 共有水源 148 个,饮用人口 2.83 万;窖水水源来自雨季 集流储存,沉淀一段时间后饮用,共有窖水水源 4 976 个,饮用人口 2.18 万;河水水源为本县主要公用水源, 取水方法不一,有就近而取,有集聚而取,但更多的则 为各级政府为解决居民用水,用管道引来的河水;县 城自来水以瓦岗川河水和新村坝水库为水源。目前 共有饮用的河水 13 处,饮用人口 4.14 万。全县采集 检测的 213 份水样中,一级水 54 份占 25.4% ;二级水 82 份占 38.5% ;三级水 38 份占 17.8% ;四级水 39 份占 18.3%,见表 1。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2 年第 27 卷第 6 期 Bull Dis Control Prev 2012 Vol.27, No.6
·65·
• 防治与监测 •
甘肃省合水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高顺祥
甘肃省合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合水 745400
摘要: 目的 调查甘肃省合水县农村饮用水水源,检测水质,为提高农村水源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中华
合水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问题是污染严重,细
* 作者简介:高顺祥(1956-),男,副主任检验技师,主要从事卫生检验检测工作
·66·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2 年第 27 卷第 6 期 Bull Dis Control Prev 2012 Vol.27, No.6
分类
井水 泉水 窖水 河水 合计
水样数
品。由于水源分散,地理环境制约,单靠疾病预防控 制部门消毒工作难以完成,因此应由各乡(镇)政府出 面解决饮用人口较多的集中供水点的消毒问题。
91 75 36 11 213
表 1 2008~2011 年合水县采样水源综合分级评价情况
一级水 构成比(%)
水样数 构成比(%)
二级水 水样数 构成比(%)
三级水 水样数 构成比(%)
42.7
39
42.9
29
31.9
13
14.2
35.2
15
20.1
40
53.3
10
13.1
16.9
0
0.0
11
30.6
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并分级评价。 结果
在采集检测的 213 份水样中,一级水 54 份,占 25.4%,二级水 82 份,占 38.5% ,三级水 38 份,占 17.8% ,四级水 39 份,占
18.3%。 结论 甘肃省合水县农村水源主要问题是污染严重、细菌和浑浊度指数超标,已成为制约本县经济持续发展
10
27.7
5.2
0
0.0
2
18.2
5
45.4
100.0
54
25.4
82
38.5
38
17.8
四级水 水样数 构成比(%)
10
11.0
10
13.1
15
41.7
4
36.4
39
18.3
菌和浑浊度指数超标,建议:①加强水源防护。水源 要定期清淘,长期保持一定深度,河坝周围筑墙封闭, 上游 100 m 内加设防护栏,水源及上游设置一定数量 的防污警示牌,河边农户粪便、垃圾在指定地点堆放, 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②政府应投入经费,加快供 水单位的设备更新,同时增加过滤、沉淀、净化、消毒 等设备。③做好水源的消毒工作。对水源进行药物 消毒是目前降低污染,提高饮水卫生质量最有效、最 简捷的方法,合水县四类水源中除自来水公司定期进 行消毒外,其余水源均未按照要求和标准重视。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合水,甘肃
中图分类号:R123.9;R1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711(2012)06-0065-02
根据甘肃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安排,为了 全面掌握合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及卫生 状况,建立健全水质档案,切实搞好生活饮用水的卫 生防护和管理,提高全县人民的饮水卫生质量,降低 与水相关的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率,合水县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从 2008 年 3 月~2011 年 8 月,对全县 13 个 乡(镇)的各类水源进行了调查与监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甘肃省合水县的 13 个乡(镇),96 个行政 村,695 个自然村,总人口 16.37 万。水源现状调查采 用普查的方式,以乡(镇)为区域,以自然村为单位,全 县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通过询问、实地确认后逐项 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水源详细地点、位置、水源种类, 所在地地形土质、水量、深度,人畜饮用情况及饮用水 源人群疾病发生情况等,共 13 个不同区域具有代表性 的井水(机井、小口井)、泉水、窖水、河水 4 类水源,采 集 213 份水样进行检测。 1.2 检测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 饮 用 水 卫 生 标 准 生 活 饮 用 水 标 准 检 验 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色度、浑浊度、 有无异味、肉眼可见物、pH 值、电导率、总硬度、钙、 镁、铁、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氨氮、硝酸盐氮、亚硝 酸盐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共计 18 个项目。 1.3 综合分级评价标准 一级水:优良的生活饮用 水,各参数无超标现象;二级水:感官、细菌参数超标, 水质尚好、应消毒后饮用;三级水:感官、细菌、化学参 数超标 ,水质较差、应净化消毒后饮用;四级水:亚硝 酸盐、氟化物超标,水质不良、不宜做生活饮用水。
格率较低外,其余指标合格率较高,一级水和二级水 所占比例较大,是水质较好的水源;泉水大多为公用 水源,无人管理,缺乏防护设施,人畜共饮,致使粪便 污染严重,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指数偏高,易导致肠道 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窖水全县饮用人口超过 2 万人, 36 份水样中三级水 10 份,四级水 15 份;县城及有自来 水的乡(镇)大部分人口生活用水均以河水为水源,由 县自来水公司及各乡供水站供应,其化学指标较好, 属二级水。
2 结果 全县 13 个乡(镇)共采集 213 份水样,其中井水
91 份,泉水 75 份,窖水 36 份,河水 11 份。经检测分 析,共获得 6 390 个检验数据。各类水源一般情况:井 水所在地层多为沙石层,全县共有井水水源 1 508 个, 饮用人口 7.77 万;泉水为地下泛渗水,沙石粘土地层, 共有水源 148 个,饮用人口 2.83 万;窖水水源来自雨季 集流储存,沉淀一段时间后饮用,共有窖水水源 4 976 个,饮用人口 2.18 万;河水水源为本县主要公用水源, 取水方法不一,有就近而取,有集聚而取,但更多的则 为各级政府为解决居民用水,用管道引来的河水;县 城自来水以瓦岗川河水和新村坝水库为水源。目前 共有饮用的河水 13 处,饮用人口 4.14 万。全县采集 检测的 213 份水样中,一级水 54 份占 25.4% ;二级水 82 份占 38.5% ;三级水 38 份占 17.8% ;四级水 39 份占 18.3%,见表 1。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2 年第 27 卷第 6 期 Bull Dis Control Prev 2012 Vol.27, No.6
·65·
• 防治与监测 •
甘肃省合水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高顺祥
甘肃省合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合水 745400
摘要: 目的 调查甘肃省合水县农村饮用水水源,检测水质,为提高农村水源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中华
合水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问题是污染严重,细
* 作者简介:高顺祥(1956-),男,副主任检验技师,主要从事卫生检验检测工作
·66·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2 年第 27 卷第 6 期 Bull Dis Control Prev 2012 Vol.27, No.6
分类
井水 泉水 窖水 河水 合计
水样数
品。由于水源分散,地理环境制约,单靠疾病预防控 制部门消毒工作难以完成,因此应由各乡(镇)政府出 面解决饮用人口较多的集中供水点的消毒问题。
91 75 36 11 213
表 1 2008~2011 年合水县采样水源综合分级评价情况
一级水 构成比(%)
水样数 构成比(%)
二级水 水样数 构成比(%)
三级水 水样数 构成比(%)
42.7
39
42.9
29
31.9
13
14.2
35.2
15
20.1
40
53.3
10
13.1
16.9
0
0.0
11
30.6
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并分级评价。 结果
在采集检测的 213 份水样中,一级水 54 份,占 25.4%,二级水 82 份,占 38.5% ,三级水 38 份,占 17.8% ,四级水 39 份,占
18.3%。 结论 甘肃省合水县农村水源主要问题是污染严重、细菌和浑浊度指数超标,已成为制约本县经济持续发展
10
27.7
5.2
0
0.0
2
18.2
5
45.4
100.0
54
25.4
82
38.5
38
17.8
四级水 水样数 构成比(%)
10
11.0
10
13.1
15
41.7
4
36.4
39
18.3
菌和浑浊度指数超标,建议:①加强水源防护。水源 要定期清淘,长期保持一定深度,河坝周围筑墙封闭, 上游 100 m 内加设防护栏,水源及上游设置一定数量 的防污警示牌,河边农户粪便、垃圾在指定地点堆放, 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②政府应投入经费,加快供 水单位的设备更新,同时增加过滤、沉淀、净化、消毒 等设备。③做好水源的消毒工作。对水源进行药物 消毒是目前降低污染,提高饮水卫生质量最有效、最 简捷的方法,合水县四类水源中除自来水公司定期进 行消毒外,其余水源均未按照要求和标准重视。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检测;合水,甘肃
中图分类号:R123.9;R1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711(2012)06-0065-02
根据甘肃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安排,为了 全面掌握合水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及卫生 状况,建立健全水质档案,切实搞好生活饮用水的卫 生防护和管理,提高全县人民的饮水卫生质量,降低 与水相关的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率,合水县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从 2008 年 3 月~2011 年 8 月,对全县 13 个 乡(镇)的各类水源进行了调查与监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甘肃省合水县的 13 个乡(镇),96 个行政 村,695 个自然村,总人口 16.37 万。水源现状调查采 用普查的方式,以乡(镇)为区域,以自然村为单位,全 县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通过询问、实地确认后逐项 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水源详细地点、位置、水源种类, 所在地地形土质、水量、深度,人畜饮用情况及饮用水 源人群疾病发生情况等,共 13 个不同区域具有代表性 的井水(机井、小口井)、泉水、窖水、河水 4 类水源,采 集 213 份水样进行检测。 1.2 检测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 饮 用 水 卫 生 标 准 生 活 饮 用 水 标 准 检 验 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色度、浑浊度、 有无异味、肉眼可见物、pH 值、电导率、总硬度、钙、 镁、铁、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氨氮、硝酸盐氮、亚硝 酸盐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共计 18 个项目。 1.3 综合分级评价标准 一级水:优良的生活饮用 水,各参数无超标现象;二级水:感官、细菌参数超标, 水质尚好、应消毒后饮用;三级水:感官、细菌、化学参 数超标 ,水质较差、应净化消毒后饮用;四级水:亚硝 酸盐、氟化物超标,水质不良、不宜做生活饮用水。